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状况,再提出整改对策。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8 月时段内接收的 60 例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 结果: ① 60 例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中,包括皮肤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全身损害症状、肾脏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骨骼系统症状、其他系统症状。②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中,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洛美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帕珠沙星、莫西沙星。③在患者年龄思考中,可知男性低于女性,且 55-85 岁为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高发年龄段,其次在 31-55 岁、 20-30 岁群体中。④于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期间,因静脉滴注导致的不良反应患者占比 75.00% ,口服给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患者占比 25.00% 。 结论: 于喹诺酮类药物给药期间,极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医疗应高度重视此类问题,预防躯体损害,确保机体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医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和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2年9月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患者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前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后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比较两组患者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药学干预,能够保证医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和效果良好,可以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提升,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治疗中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作用。方法:将2019年03月 ~2020年04月来我院就医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57例研究组肺结核患者和57例对照组患者,并将上述两组患者各项治疗数据作为此次研究的对比分析参考依据,研究组采用喹诺酮类药物与常规疗法相结合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止咳、护肝、化疗等常规性疗法进行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具体疗效和病灶吸收率,分析肺结核治疗中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结果:57例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3%比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7%要高(P<0.05);研究组病灶吸收率为88%与吸收率82%的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牙周病患者中采用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7年 6月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 10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每组各 51例,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牙周病患者中采用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可有效降低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某院2021年11月~2023年10月的200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统计患者中有哪些人出现不良反应及具体发生在哪些系统,统计不合理用药的具体形式。结果:①2000例患者中,有100例出现不良反应,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达到40.00%,消化系统次之,达到28.00%,呼吸系统为10.00%。此外,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心血管等均出现不良反应,但总体发生率较低。②有200例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药物用法不合理占比最高,为48.50%;联合用药不合理次之,为19.50%;重复用药再次,为18.00%;超适应症用药再次,为5.00%。除此之外,另有9.00%的患者出现其他形式用药不合理情况。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和不合理用药情况,亟需优化用药指南和加强药物安全监管。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米诺环素与碘甘油分别在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过程中的临床治愈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间收治的106例患有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病患进行奇偶数字分配,对采用盐酸米诺环素作为急性智齿冠周炎药物干预的研究组(n=53)与采用碘甘油作为急性智齿冠周炎药物干预的对照组(n=53)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急性智齿冠周炎病患治疗后的菌群情况。结果:采用盐酸米诺环素作为急性智齿冠周炎药物干预的研究组细菌密度为40.09±17.68(个数/千倍视野),明显小于采用碘甘油作为急性智齿冠周炎药物干预的对照组70.03±18.0(个数/千倍视野)的细菌密度。结论:相比较于碘甘油,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病患更适合用盐酸米诺环素来注入冠周和盲袋,盐酸米诺环素对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病患疗效更佳,可以有效改善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病患的口腔内菌群情况。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对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选择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药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6年 05月~ 2018年 07月收治的 88例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药物;对照组( 44例):选择拉米夫定药物展开治疗;观察组( 44例):选择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展开治疗;对比治疗治疗。结果:同对照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后 24w( 56.82%)、治疗后 48w( 68.18%) ALT复常率对比,观察组( 84.09%)、( 97.73%)均获明显提升( P<0.05);治疗前,在 HBV-DNA血清载量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 P>0.05);治疗后 24w、治疗后 48w,同对照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 HBV-DNA血清载量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减少( P<0.05)。结论: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药物的有效应用,对于患者 ALT复常率的提升以及 HBV-DNA血清载量的降低,效果显著,最终对于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好转,奠定基础。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艾滋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效果 艾滋病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出现,均会对患病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如果两种疾病合并出现,则威胁性呈现出更为明显增加,对此需要及时展开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 [1]。本次研究将针对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明确最佳治疗方法,以此说明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药物应用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6年 05月~ 2018年 07月收治的 88例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药物;对照组( 44例):男 30例,女 14例;年龄分布范围为 35岁~ 49岁,平均年龄为( 41.52±2.59)岁;病程分布范围为 4个月~ 10个月,平均病程为( 6.25±1.03)个月;观察组( 44例):男 32例,女 1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 37岁~ 51岁,平均年龄为( 41.53±2.63)岁;病程分布范围为 5个月~ 12个月,平均病程为( 6.29±1.0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 P>0.05)。 1.2 方法 对于入组后的两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期间,对照组具体为:选择拉米夫定药物展开治疗,用药方式为空腹口服,用药频率为 1次 /d,剂量为 100mg/d,为期 8w周治疗。观察组具体为:拉米苏定药物应用方法同对照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保持一致;此外,选择替诺福韦酯药物展开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频率为 1次 /d,用药剂量为 300mg/d,为期 8w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以及 HBV-DNA(乙肝病毒基因)血清载量。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用药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20.0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资料( ALT复常率)、计量资料( HBV-DNA血清载量)各以 n( %)、 表示,各行 X2检验、 t检验,结果 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LT复常率对比 同对照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后 24w( 56.82%)、治疗后 48w( 68.18%) ALT复常率对比,观察组( 84.09%)、( 97.73%)均获明显提升( P<0.05)。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日渐增多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我国是成人乙肝病毒( HBV)感染的高发地区 [1]。 HIV和 HBV存在相同的传播途径,二者易发生混合感染,且相互之间影响艾滋病( AIDS)合并 HBV感染者的病情进展。我国 HIV和 HBV混合感染的发生率为 4%~ 11%,平均低于一般人群乙肝 HBsAg携带率( 9.09%),国内调查显示, HIV感染者中 HBsAg阳性率为 11.2%。 AIDS合并 HBV感染时,会对其病情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HBV是人类病毒性肝炎中最主要的病原体,全世界约有 20亿人感染 HBV,其中有 2.4亿人为慢性 HBV携带者。我国乙肝患者及携带者人数众多,每年有大量患者死于 HBV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控制 HBV复制,减少病毒引起的慢性细胞损伤,阻止疾病向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发展是抗病毒治疗的意义所在。 HIV合并 HBV感染,二者对感染者的机体组织会产生叠加伤害,治疗时需同时控制,现阶段国家免费抗 HIV病毒治疗的药物中 3TC和 TDF对 HIV和 HBV两种病毒同时具有抑制作用。拉米夫定作为核苷类似物之一,其表现出的抗病毒效果显著,其对于 DNA链合成以及延长可以显著抑制,但是此种药物的单独应用,难以获得理想效果 [2-3]。 替诺福韦酯作为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性药物之一,其在抑制新型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并且在抗病毒方面获得的效果显著,联合上述药物对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后,对于患者血清病毒载量的降低、体内 HBV复制的抑制以及血清 HBeAg转换的促进均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4-5]。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同对照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后 24w( 56.82%)、治疗后 48w( 68.18%) ALT复常率对比,观察组( 84.09%)、( 97.73%)均获明显提升;治疗前,在 HBV-DNA血清载量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治疗后 24w、治疗后 48w,同对照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 HBV-DNA血清载量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减少,充分证明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药物应用可行性。 综上所述,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药物的有效应用,对于患者 ALT复常率的提升以及 HBV-DNA血清载量的降低,效果显著,最终显著促进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好转。 参考文献 [1]刘胜昔 .替诺福韦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72周疗效观察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 09): 992-994. [2]马玉梅 .三联疗法治疗艾滋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 1例临床分析 [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5( 11): 1043-1045. [3]罗敬福,陈冰,杨夙昕,等 .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J].当代医学, 2016, 22( 13): 146-147. [4]刘玉玲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療分析 [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21): 195-196. [5]张毅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应用抗病毒治疗的护理观察 [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5): 194-195.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分别联合纳布啡与布托啡诺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胃肠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下胃肠手术老年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65岁,ASAI或Ⅱ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纳布啡组(N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术后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N组:舒芬太尼1μg/kg+纳布啡1mg/kg+托烷司琼10mg;B组:舒芬太尼1μg/kg+布托啡诺0.1mg/kg+托烷司琼10mg。记录术后2、6、12、24和48h时静息和咳嗽时疼痛VAS评分及镇静Ramsay评分,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纳布啡组患者术后2、6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均低于布托啡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分别联合纳布啡与布托啡诺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胃肠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下胃肠手术老年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65岁,ASAI或Ⅱ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纳布啡组(N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术后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N组:舒芬太尼1μg/kg+纳布啡1mg/kg+托烷司琼10mg;B组:舒芬太尼1μg/kg+布托啡诺0.1mg/kg+托烷司琼10mg。记录术后2、6、12、24和48h时静息和咳嗽时疼痛VAS评分及镇静Ramsay评分,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纳布啡组患者术后2、6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均低于布托啡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 方法: 将我院与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接治的 60 例小儿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0 例,采取综合治疗,研究组 30 例,则施行 布地奈德气雾剂 治疗, 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要短于对照组 ( P <0.05 ) ,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儿予以 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 ,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小儿肺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本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94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每组各47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患儿治疗,探究组执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的患儿经过治疗后的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 探究组从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进行小儿肺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能有效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不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小儿肺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本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94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每组各47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患儿治疗,探究组执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的患儿经过治疗后的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 探究组从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进行小儿肺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能有效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不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