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采用腰部正骨手法进行治疗时的效果与优势。方法:基于2020年2月到2022年5月我院康复门诊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髂关节紊乱80例患者,针对入选患者结合入院后的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腰部正骨手法,常规组应用单纯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基于改良McnNab、JOA和ODI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3天时的疼痛感显著低于常规组,同时在预后各项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髂关节紊乱治疗方面腰部正骨手法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更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疾病疼痛感,同时对于患者的腰椎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患者的远期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髂关节紊乱 腰骶部正骨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韧带缩短术治疗子宫脱垂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1 年1 月 ~ 2021 年 10月在我院就诊的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脱垂患者5例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经阴道韧带缩短术,术后应用POP-Q系统评估解剖恢复情况。 结果:5例患者手术前后 Aa、Ba、C、Ap、Bp点值及 TVL、 Gh、Pb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韧带缩短术治疗子宫脱垂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脱垂 骶韧带缩短术 POP-Q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体表性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8.6-2019.6期间本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A组(常规定时排尿刺激治疗)与治疗B组(体表性神经电刺激治疗),每组各51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A照组(P<0.05);治疗前,所有研究对象的尿失禁频次无显著差异,而在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七氟醚联合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在我院所收小儿麻醉患者中随机挑选出60例患儿,时间选取为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30例,分组选计算机表法。丙泊酚联合管麻醉为对照组患儿,七氟醚联合管麻醉为分析组患儿。整理两组数据,比较两组多项指标(包括生命体征指标,恢复时间及躁动发生率等多项内容)。结果治疗后,分析组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组患儿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组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6.67%(2/30),远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联合管麻醉相对于丙泊酚联合管麻醉更适用于患儿手术麻醉,更有利于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可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七氟醚 骶管麻醉 小儿麻醉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2~2022.4收治的78例患者,甲组39例运用传统方法治疗,乙组39例采用传统+管内注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并在组间做对比分析。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9%,高于甲组71.8%,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乙组VAS评分更低于甲组(P<0.05)。结论:和传统疗法相比,管内注射药物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能更明显的缓解疼痛,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骶管内注射 地塞米松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2~2022.4收治的78例患者,甲组39例运用传统方法治疗,乙组39例采用传统+管内注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并在组间做对比分析。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9%,高于甲组71.8%,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乙组VAS评分更低于甲组(P<0.05)。结论:和传统疗法相比,管内注射药物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能更明显的缓解疼痛,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骶管内注射 地塞米松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腰部穴位贴敷对产妇产程和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从时间2020年05月-2021年0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产妇中随机抽取98例进行分析。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将其分为两个独立小组。参比组产妇使用分娩球进行镇痛干预,实验组产妇使用分娩球联合腰部穴位贴敷进行镇痛干预。分析两组产妇干预后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镇痛效果、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干预后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均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产妇干预后的镇痛效果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好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产妇进行镇痛干预时,使用分娩球联合腰部穴位贴敷干预能够加速产程进行,减轻分娩疼痛,优化妊娠结局。

  • 标签: 分娩球 腰骶部穴位贴敷 产程时间 分娩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髂关节病变中应用MR诊断和CT诊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强直性脊柱炎髂关节病变患者中抽选73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接受MR诊断和CT诊断,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结果:MRI诊断准确度为93.15%、灵敏度为94.52%、特异度为91.78%,CT诊断准确度为80.82%、灵敏度为89.04%、特异度为78.08%,MRI诊断、CT诊断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度、特异度相比,MRI诊断明显高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901、5.352,P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MR CT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神经磁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50例,接受神经磁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50例,接受生物反馈的盆底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快肌最大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中采取神经磁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盆腔疼痛情况,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骶神经磁刺激 盆底肌康复训练 慢性盆腔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和MRI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点。方法选择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髂关节病变患者50例为对象,实施CT诊断、MRI诊断,分析影像特点。结果MRI诊断I级检出率高于CT诊断,P

  • 标签: CT MRI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病变 影像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早期强制性脊柱炎的诊断中髂关节CT的应用效果及准确性。方法:此文受试者选取于风湿免疫科科室中,在此科室的就诊时间为2019年12月起到2020年12月期间,人数共有50例,对50例病患分别以髂关节CT(CT组)和X线(X线组)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手段对患者的确诊率,以及对患者病灶分级的检出情况。结果:X线组确诊率为76%,较之CT组的98%明显更低(P<0.05);CT组患者关节面侵蚀、关节腔隙增宽、关节面骨质硬化、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相邻软组织肿胀征象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患者(P<0.05)。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诊断中,髂关节CT较X线有着更高诊断价值,因此可应用。

  • 标签: 骶髂关节CT 强直性脊柱炎 早期诊断 诊断效果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髂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确诊为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髂关节炎患者,时间选择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先后予以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髂关节炎患者的I级、II级、III级、IV级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髂关节炎患者的I级、II级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CT检查的数据指标,P<0.05,差异性显著;磁共振成像检查与CT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髂关节炎患者的III级、IV级的诊断准确性数据指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髂关节炎患者,可以获得显著的诊断应用价值,能够为早期髂关节炎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治方向。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强直性脊柱炎 早期骶髂关节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腰5/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接受经皮椎间孔镜后路椎板间与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到骨科接受诊治的腰5/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此10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后路椎板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腰椎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术后1个月时腰椎功能略优于对照组(P<0.05),但长期来看两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腰5/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后路椎板间时临床相关指标更优,但长期来看临床疗效结果相近,应结合患者病理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

  • 标签: 椎板间入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