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本课题从肩凝期肩周炎主要病变是肩胛部的肩胛骨粘连立论。探讨疗效好,安全性强的无痛无创疗法——肩胛部推拿为主(简称“推胛法”)的手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并通过X线照片动态实验,阐明其机理。方法:临床研究通过单盲随机方法,运用手法治疗为主,分肩部推拿治疗(简称“推肩法”)的“对照组”和推胛法治疗的“治疗组”,观察病例52例,其中对照组22例24个肩;治疗组30例33个肩,共57个肩。二组病例均同时进行药熨和自主练功。对照组以推拿肩关节及上臂为主,治疗组的推拿肩胛部为主。连续治疗20天,结束疗程。实验研究通过对21名健康青年肩关节、肩胛骨运动X线动态观察,测量肩关节活动与肩胛骨活动的关系。结果:临床研究经统计学检验,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基本治愈率72.4%;对照组总有效率87.5%,基本治愈率33%。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证明推胛法是治疗肩凝期肩周炎最有效方法,安全可靠。实验研究证明肩关节外展、上举,需肩胛骨活动,才能实现;说明推胛法是治疗肩凝期肩周炎的科学方法。
简介:目的:探究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中开展中医骨伤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为对象,数字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33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3例,进行中医骨伤康复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恢复期间生活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治疗时开展中医骨伤康复治疗,可以促使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恢复,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测技术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椎旁肌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德国生产的西门子SIEMENS.NOVUS.MRI检测扫描仪,对AIS患者49例,男11例,女38例,年龄6.22岁进行凸凹侧椎旁肌的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左右椎旁肌群大小、形态变化,(主要是竖脊肌、腰大肌)凸侧椎旁肌较凹侧变短、增粗,凹侧椎旁肌较凸侧不同程度变细、变长,以顶椎区最明显。结论AIS患者顶椎区椎旁肌的肌耐力较差,容易疲劳,尤其是凹侧更为明显,相对来讲凸侧肌肉厚,力量较大,故此,即使凹侧经过大量有效的锻炼,还是拉不过凸侧的劳损点的拉力。相反,松解凸侧劳损点,能迅速降低凸侧拉力,调整相对力的平衡,对纠正脊柱侧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结构修复的影响。方法:2000—01/2002—12随机抽取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治疗组60例采用股骨头坏死治疗仪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疼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行走距离评分。结果:髋关节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组为(15.47±3.25)分,治疗后为(26.80±6.5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5.2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2.30,8.35,P〈0.01)。生活能力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11.75±2.73)分,治疗后为(18.17±3.44)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0.0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5.17,8.35,P〈0.01)。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9.67±2.88)分,治疗后为(13.87±3.57)分,对照组治疗前为(8.80±3.04)分,治疗后为(12.13:t3.23)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24,5.76,P〈O.01)。行走距离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6.80-a:1.73)分,治疗后为(10.25~1.6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5.10-a:1.79)分,治疗后为(8.90也.78)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91,6.67,P〈O.01)。结论:“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均有切实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