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调督针法与常规针法的疗效差异,总结调督针法的临床疗效和运用规律。方法: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调督针法组采用调督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2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MBI、F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O.01),两组N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组间对比MBI、FMA评分及ND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A后,调督针法组MBI、FMA评分显著高于传统针刺组(P〈0.05),ND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法相比,调督针法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简介:颈椎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影响了大量人群的生活质量。现代生活中,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坐姿、低头使用手机、长时间操作电脑等久坐久站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可能导致颈椎疼痛的发生。而传统的针灸康复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无副作用的特点,逐渐成为缓解颈椎疼痛的一种非药物治疗选择。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人群双侧内关穴区激光多普勒血流量的侧性及其相干性。方法:共计30例健康受试者参与血流检测。受试者先在控制室温条件的房间中休息40min,然后用PeriFluxSystem5000~录受试者双侧内关血流15分钟,每5分钟为一时间段进行分析。受试者以40岁为界分成年轻组(n=18)和年长组(n=12),计算不同组间左右内关血流量的不平衡系数和Coherence值。结果:在三个时间段内,右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为9.74±3.36PU、9.83±3.63PU、9.69±3.40PU,左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为6.73±2.22PU、6.99±2.37PU6.77±2.32PU,经检验左右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虽然不平衡系数年长组高于年轻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herence分析结果提示,从0.5Hz到1.5Hz之间,其波峰对应的频率值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右侧内关血流灌注值高于左侧内关,双侧内关激光多普勒血流量的Coherence分析可为不同年龄人群微循环状态的改变提供一种潜在的无创评价方法。
简介:Epilepsyiscerebralfunctionaldisturbancesyndromeinducedbyvariousfactors.Itistheparoxysmalabnormalityofconsciousnesscausedbyabnormalover-dischargeofcerebralcells.Theclinicalmanifestationsaresuddenfallingdown,lossofconsciousness,salivation,eyedeviation,convulsionoffourlimbs,sheep-likesoundorsharpscreamingandbecomingasanormalpersonafterwakeningfromtheseizure.Inthepersistentseizurestate,ifnoanymanagementisappliedpromptlytoterminatetheseizure,itwillinducedeepcoma,highfever,dehydration,brainedema,respiratoryfailure,evenmentalabnormalityanddeath.EpilepsyistermedasXianZhenginChinesemedicine.LongevityandLifePreservation:XianZheng(《寿世保元·痫证》)[1]says:'Thediseaseiscausedbyfright,orthepatienthasbeenfearedandfrightenedasthefetusorafterbirth.Fearmakesqidescending,frightmakesqidisturbed;fearactsonkidneyandfrightonheart.Thedisturbanceofheartandkidneymustleadtodeficiencyofliverandkidney.Liverdeficiencyproduceswind,spleendeficiencyproducesphlegm.Theretentionofwindandphlegmstirsupwardandresultsinepilepsy.'
简介:面瘫,又称面肌麻痹,是一种面部肌肉无法正常运动的疾病,导致患者面部表情失常,给患者的生活和社交带来困扰。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面瘫的康复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针灸在面瘫康复治疗中的方式。
简介:面肌痉挛是一种疾病,常常被称为“痉挛性斜视”,它是由于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收缩或痉挛引起的,并会导致面部畸形或扭曲,这种疾病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到普通的面部表情,导致表情僵硬或异常。该病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是目前的研究显示,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面肌痉挛的重要因素之一,神经肌肉接头传导异常,也可能会导致面肌痉挛,同时长期暴露在噪音、光线过强、荧光灯等外界环境刺激下,会对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引起面肌痉挛,另外其也可能由生理因素、压力、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可能包括各种药物、物理疗法、针灸疗法等,以下是针对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探讨。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痛风的发病率出现增加趋势。痛风会为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生产活动。当患者处于痛风急性发作期时,常常会出现单一或者多个关节疼痛,且疼痛难以忍受,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此时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能通过穴位刺激加快患者的血液循环,改善气血瘀滞现象,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疼痛的缓解,并加快患者的新城代谢,促进患部的尿酸结晶的溶解代谢。当患者处于痛风静止期时,患者可以日常进行针灸穴位治疗,起到调理身体预防痛风发作的作用。那么中医针灸是什么呢?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治疗痛风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简介:目的:验证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术后肠麻痹患者分为3组,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及支持治疗的同时,A组(35例)立即接受针刺治疗,穴取内关、足三里、上巨虚;B组(36例)接受西医常规方法治疗,如灌肠、口服吗丁啉或莫沙比利等;C组(36例)接受西医常规方法治疗5天无效后,加针刺治疗,取穴同A组。治疗3周后评价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为97.1%(34/35),优于B组的58.3%(21/36)与C组的80.6%(29/36)(均P<0.05);A组治愈患者的治疗天数明显短于B组、C组(均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治疗术后肠麻痹,早期针刺效果更好。
简介:现在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出现失眠的次数也在增多。在夜里人们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而且失眠的情况逐渐有向年轻化转变的趋势,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然而真正把失眠问题当作一种疾病去医院就诊的患者却少之又少,只有当出现明显的失眠症状时才开始重视。其实失眠并不需要运用一些西药进行系统性的治疗,可以尝试中医针灸来改善睡眠状态。
简介:目的:比较浮针疗法和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浮针组采用浮针治疗;温针灸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穴取肩髑、天宗、阿是穴等,两组均配合功能锻炼。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及活动相关性疼痛评分(VAS)、肩关节活动范围(ROM)受限度及综合评分。结果:浮针组基本痊愈率为27.3%、总有效率为97.0%,温针灸组分别为6.1%、75.8%,浮针组疗效优于温针灸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ROM受限度及综合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01);浮针组对VAS、ROM受限度及综合评分的改善均显著优于温针灸组(P〈0.001)。结论:浮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较为显著,操作简便,依从性较好。
简介:目的:探寻治疗肩周炎的较佳疗法。方法:按随机、对照、单盲法的研究原则,将174例患者随机分为用毫针组(56例)、电针组(57例)和温针灸组(61例)。3组均穴取肩前、肩髃、肩髎、臑俞、外关、合谷,分别行毫针、电针和温针灸疗法,均留针30min。治疗均为隔日1次,治疗5次为一疗程。并于每次治疗前后测量、记录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和活动度评分。结果:电针组、温针灸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53/57)和95.1%(58/61),均高于毫针组的78.6%(44/56)(均P〈0.01),而电针组与温针灸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疗程治疗,电针组疼痛下降指数(4.28±0.22)、温针灸组疼痛下降指数(3.74±0.17)均明显大于毫针组(2.78±0.18,均P〈0.01),而电针组也大于温针灸组(P〈0.05);温针灸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改善值(76.92±5.53)和电针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改善值(60.37±3.80)均大于毫针组(42.50±3.67,均P〈0.01),而温针灸组也大于电针组(P〈0.01)。各组1疗程治疗后肩关节疼痛下降指数和活动度改善评分均大于自身初次治疗后之值(均P〈0.01)。结论:3种针灸疗法对肩周炎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电针和温针灸的疗效要优于毫针针刺。3种疗法均能较明显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但以电针镇痛效应最佳,以温针灸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最佳。在选穴相同、病情相似的情况下,临床疗效的改善程度主要取决于疗法及治疗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