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人群双侧内关穴区激光多普勒血流量的侧性及其相干性。方法:共计30例健康受试者参与血流检测。受试者先在控制室温条件的房间中休息40min,然后用PeriFluxSystem5000~录受试者双侧内关血流15分钟,每5分钟为一时间段进行分析。受试者以40岁为界分成年轻组(n=18)和年长组(n=12),计算不同组间左右内关血流量的不平衡系数和Coherence值。结果:在三个时间段内,右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为9.74±3.36PU、9.83±3.63PU、9.69±3.40PU,左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为6.73±2.22PU、6.99±2.37PU6.77±2.32PU,经检验左右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虽然不平衡系数年长组高于年轻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herence分析结果提示,从0.5Hz到1.5Hz之间,其波峰对应的频率值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右侧内关血流灌注值高于左侧内关,双侧内关激光多普勒血流量的Coherence分析可为不同年龄人群微循环状态的改变提供一种潜在的无创评价方法。

  • 标签: 穴位 穴位侧性 激光多普勒血流量 内关穴 Coherence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调督针法与常规针法的疗效差异,总结调督针法的临床疗效和运用规律。方法: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调督针法组采用调督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2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MBI、F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O.01),两组N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组间对比MBI、FMA评分及ND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A后,调督针法组MBI、FMA评分显著高于传统针刺组(P〈0.05),ND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法相比,调督针法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梗死 调督针法 针刺疗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目的:比较头针、梅花针叩刺头部区域结合语言训练和单纯语言训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缺血性中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语言训练治疗;观察组在语言训练基础上,取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中线行针刺治疗,出针后,在顶颞前斜线、顶中线、顶颞后斜线、曲鬓穴和悬厘穴连线四线围定区域,用梅花针轻叩2~3遍。采用《汉语失语成套测验》计分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失语检查法各亚项评分。结果:两组在治疗后信息量、流利性、复述、词命名、颜色命名、反应命名、回答是否题、听辨认、执行指令各亚项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梅花针叩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疗效显著,其效果优于单纯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

  • 标签: 失语 缺血性中风 梅花针疗法 头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