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症处方穴特点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文献研究方法,检索近5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计算数量和频次,分析其特点,挖掘其规律。结果:检索到针灸治疗抑郁症文献177篇,使用腧穴158个,使用总频次为1630次,其中百会、太冲、三阴交和神门使用最为频繁。从经脉看,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穴使用最多;特定穴中五输穴使用最多;配穴以远近配穴法多用。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症以近端百会配合远端太冲、三阴交、神门等穴为主要处方。

  • 标签: 抑郁症 针灸 腧穴 取穴特点
  • 简介:目的:对比火针药物治疗棘韧带损伤疗效差异。方法:将16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火针组(80例)采用火针治疗,取阿是穴(选取疼痛部位椎体棘突为中心点);西药组(80例)采用药物治疗.口服萘丁关酮胶囊。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4周判定疗效。结果: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6.3%,西药组为6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棘韧带损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 标签: 火针 棘上韧带 劳损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高脂血症小鼠疗效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清洁级昆明小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各40只,针刺组和药物组各20只。除正常组外采用高脂饮食饲料喂养制备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造模第15天检测正常造模动物各20只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针刺组开始电针双侧"丰隆""曲池""三阴交"穴10min,每日1次,连续干预10d;药物组灌服辛伐他汀,每日1次,连续10d。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血清TC、TG、LDL-C、HDL-C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第15天,模型组小鼠血清TG、TC、LDL-C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HDL-C含量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10d后,针刺组、药物组小鼠血清TG、TC、LDL-C以及MDA、E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血清HDL-C、NO含量以及SOD活力高于模型组(P〈0.05,P〈0.01),且针刺组改善作用优于药物组(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能够调节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抵抗脂质过氧化,并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

  • 标签: 高脂血症 针刺疗法 脂代谢 抗氧化 自由基 血管内皮细胞
  • 简介:In2015,applicationofacupunctureisrecommendedbyAmericanAcademyofOtolaryngologyinthelatest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AllergicRhinities.Itiswritteninthe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forAllergicRhinities:Cliniciansmayofferacupuncture,orrefertoaclinicianwhocanofferacupuncture,forpatientswithARwhoareinterestedinnonpharmacologictherapy.

  • 标签: 针灸疗法 临床实践 耳鼻喉科 过敏性 科学院 指南
  • 简介:目的将讨论温暖为消沉治疗刺破技术治疗学效果和机制。有消沉60个病人全部方法A随机各30个盒子被划分成治疗组和控制组。治疗组在心,肺,肝,脾和肾,有Amitriptyline控制组,HAMD规模和EEG-变化点挥动Jiaji温暖针技术被对待在治疗前后被观察。结果治疗组全部有效率是100%,比有80%控制组好一些(P<0.05);治疗组HAMD规模比控制组好(P<0.05);在治疗组和控制组之间症状改进比较是重要(P<0.05);频率比较和EEG-波浪振幅是重要(P<0.05),有不有毒并且在治疗组副作用。结论温暖为消沉刺破技术比Amitriptyline有更好效果,并且有不有毒并且在治疗组副作用。温暖针技术能有效调整频率和振幅EEG-波浪,并且行动改进压抑状况。

  • 标签: 温针灸 夹脊穴 抑郁症 疗效观察 患者 脑电Α波
  • 简介:目的:比较痛经时针刺单穴十七椎和多穴针刺治疗痛经疗效差别,为取穴提供依据。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和多穴组,每组19例。单穴组取穴十七椎,多穴组取十七椎、三阴交、地机、次醪,两组分别在疼痛发作第1天开始针灸治疗,每天针灸1次,1个月经周期连续治疗3天,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并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oxMenstrualSymptomScale,CMSS)患者痛经总频率、痛经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单穴组痊愈率为68.4%(13/19),有效率为31.6%(6/19),多穴组分别为78.9%(15/19)、21.1%(4/19),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疼痛总频率评分、痛经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明显降低(均P〈0.001),但两组间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在疼痛时进行针刺,只取一个穴位十七椎即可达到选取多穴相同止痛效果。

  • 标签: 痛经 针刺疗法 取穴 十七椎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在改善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肽物质方面的作用,探讨艾灸治疗VD部分机制。方法:87例VD患者随机分成艾灸组(43例)和西药组(44例)。艾灸组隔附子片灸百会,悬灸神庭、大椎;西药组口服吡拉西坦素片,经4个疗程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智能检查量表(HDS)、智能改变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学习记忆相关脑脊液中活性物质生长抑素(SS)、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结果: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1.4%(35/43),优于西药组63.6%(28/44)(P〈0.01)。两组治疗前后HDS、MMSE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均改善(P〈0.05,P〈0.01),艾灸组MMSE、ADL量表评分改善优于西药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脑脊液SS、AVP水平较治疗明显升高(均P〈0.01),艾灸组治疗后SS、AVP水平西药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艾灸无论在改善临床症状积分还是在调控学习记忆相关神经肽物质方面均优于口服吡拉西坦素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艾灸 生长抑素 精氨酸加压素
  • 简介:目的:评估穴位组织特性(不同经络、组织、神经节段)电针针感频率、强度产生针感电流量影响。方法:电针针刺21名健康志愿者,根据穴位不同组织特性配成5组:足三里vs阳陵泉(ST36vsGB34,不同经络)、内关vs大陵(PC6vsPC7,不同组织)、足三里vs水道(ST36vsST28,不同神经节段)、关元vs中脘(CV4vsCV12,不同神经节段)、足三里vs关元(ST36vsCV4,不同组织、经络、神经节段)。电针频率为15Hz,电流量以受试者能忍受但不产生尖锐性疼痛为度,间断电针3次,通电时间共90s。记录酸感、麻木、胀满、沉重、麻刺、压感、钝痛、热感冷感针感和产生针感电流量,比较配对穴位间各种针感发生频次、强度电流量间差异。结果:各种针感频次在配对穴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针刺9种感觉中,胀满、麻木和酸感最常见和最明显,沉重、压感和麻刺次之,钝痛、热感和冷感发生频次均较低;部分针感强度在配对穴位间存在差别,酸感、胀满、沉重感在ST36较ST28更强(均P〈0.05),胀满、麻木在ST36较CV4更明显(均P〈0.01),胀满在CV4较CV12更明显(P〈0.05);电针针刺电流量在配对穴位间相近(均P〉0.05)。结论:在产生针感电流量未见明显差异状态下,电针针感次数穴位不同组织间未见明显相关,穴位间针感强度差异可能与穴位位于不同神经节段相关。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同一穴位产生各针感频次及其强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 标签: 电针 针感 穴位研究 针感强度
  • 简介:目的:横向对比观察电针急性胃黏膜损伤(AGML)模型大鼠胃、大肠、小肠、胆下合穴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胃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影响,探讨胃腑下合穴治疗胃腑病变是否存在相对特异性。方法:将7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承筋组共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均采用WRS法诱导建立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并治疗10d后,取材,肉眼观察胃黏膜损伤并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胃组织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组织NF-κB表达。结果:①模型组比较,4个下合穴组胃黏膜UI、血清HMGB1含量胃组织TNF-α、NF-κB表达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②足三里组比较,其他治疗组胃黏膜UI、血清HMGB1含量和胃TNF-α、NF-κB表达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①电针相关内腑下合穴均可通过调节HMGB1、TNF-α、NF-κB抑制机体免疫应答,减轻炎性反应,降低黏膜损伤等来实现AGML模型大鼠干预治疗作用;②足三里组总体干预效应优于其它治疗组,部分说明足三里穴对应胃腑之间存在相对特异性。

  • 标签: 电针 下合穴 AGML模型大鼠 HMGB 1 TNF-α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电针消化系统相关下合穴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影响,探讨大肠下合穴上巨虚治疗大肠腑病是否存在相对特异性。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下巨虚组阳陵泉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溶液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10d,取材,肉眼观察大鼠结肠溃疡炎性反应并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含量结肠中TNF-α、HMGB1表达。结果:1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结肠溃疡炎性反应评分、血清IL-1β含量、结肠TNF-α(除上巨虚组外)和HMGB1含量均较高(P〈0.05,P〈0.01);2模型组比较:足三里、上巨虚组溃疡评分明显偏低(P〈0.05,P〈0.01);全部4个治疗组IL-1β、TNF-α、HMGB1含量均明显偏低(P〈0.01);3上巨虚组比较:其他3个治疗组IL-1β、TNF-α、HMGB1含量均明显偏高(P〈0.05,P〈0.01),且下巨虚、阳陵泉组溃疡评分也明显偏高(P〈0.05)。结论:1电针"上巨虚""足三里""下巨虚"和"阳陵泉"均可降低结肠溃疡评分,且降低血清IL-1β含量结肠TNF-α、HMGB1含量,有效阻抑UC所致结肠炎性反应;2四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应趋势为:"上巨虚"〉"足三里"〉"下巨虚"〉"阳陵泉",且"上巨虚"相对而言效应最佳,存在相对特异性。

  • 标签: 电针 下合穴 UC模型大鼠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迁移率族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颞三针为主口服西药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作用差异,探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更佳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轻至中度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综合治疗组电针颞三针为主并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药物组仅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定结果。结果:两组FIM评分治疗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综合治疗组(74.97±9.52)比药物组(66.70±9.23)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HOQOL-BREF各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综合治疗组比药物组改善更明显(P〈0.05,P〈0.01)。结论:电针颞三针为主配合口服氟西汀胶囊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症 针灸疗法 电针 颞三针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病经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了针刺痛经大鼠β-内啡肽(β-EP)、下丘脑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卵巢激素(雌激素E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P孕激素受体(PR)影响。结果:针刺治疗后,β-EP、GnRH、GnRH—R、FSH、LH、E2、ER、P和PR水平改变,因此针刺痛经大鼠HPOA有调节作用。结论:针刺痛经大鼠HPOA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调节HPOA性激素及其受体表达有关。

  • 标签: 针刺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原发性痛经 激素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痛经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了针刺痛经大鼠β-内啡肽(β-EP)、下丘脑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卵巢激素(雌激素E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P孕激素受体(PR)影响。结果:针刺治疗后,β-EP、GnRH、GnRH-R、FSH、LH、E2、ER、P和PR水平改变,因此针刺痛经大鼠HPOA有调节作用。结论:针刺痛经大鼠HPOA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调节HPOA性激素及其受体表达有关。

  • 标签: 针刺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原发性痛经 激素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言语治疗脑卒中和脑外伤后构音障碍疗效。方法:将61例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言语治疗同时配合针刺颈项部廉泉、金津、玉液、风池、翳风和完骨为主,对照组(31例)只给予言语治疗,治疗9周后评价言语和声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单词清晰度和篇章正答率均明显提高(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优于对照组67.7%(21/31)(P〈0.01);治疗后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经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最长发声时间(MPT)均显著延长(均P〈0.01),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针刺配合言语治疗能改善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和声学水平。

  • 标签: 构音障碍 针刺疗法 言语治疗 发音清晰度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穴位埋线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未行造模外,其余2组大鼠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造摸。模型组不予干预,正常饮食,穴位埋线组于"上巨虚""天枢""大肠俞"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治疗15d后观察大鼠腹泻、便血症状和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核因子-κBp65(NF-κBp65)相关信号分子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蛋白表达。结果:穴位埋线组大鼠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得到较快控制,大鼠黏膜组织损伤明显改善;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增多(P〈0.01),β2AR表达减少(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减少(P〈0.01),而β2AR表达增多(P〈0.01),两组脾淋巴细胞NF-κBp65和β2AR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结肠炎有明显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F-κBp65相关信号分子β2AR,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标签: 结肠炎 穴位埋线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2 核因子-κB p65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穴位埋线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未行造模外,其余2组大鼠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造摸。模型组不予干预,正常饮食,穴位埋线组于"上巨虚""天枢""大肠俞"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治疗15d后观察大鼠腹泻、便血症状和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核因子-κBp65(NF-κBp65)相关信号分子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蛋白表达。结果:穴位埋线组大鼠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得到较快控制,大鼠黏膜组织损伤明显改善;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增多(P<0.01),β2AR表达减少(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减少(P<0.01),而β2AR表达增多(P<0.01),两组脾淋巴细胞NF-κBp65和β2AR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结肠炎有明显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F-κBp65相关信号分子β2AR,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标签: 结肠炎 穴位埋线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2 核因子-κB p65
  • 简介:目的:探讨针刺STZ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内质网应激IRE1-CHOP信号通路相关凋亡基因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选取10只普通饲料喂养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70只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小剂量STZ制作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30只,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西药组(二甲双胍),每组10只。治疗4周,测大鼠RBG,胰腺组织CHOP、IRE1、Bax、Bcl-2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治疗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RBG均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和空白组RBG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胰腺CHOP、IRE1、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针刺组和西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胰腺CHOP、IREl、BaxmRNA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针刺组和西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组(P〈O.05),针刺组和西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针刺组西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Bcl-2mRNA表达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针刺组和西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针刺组西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Z糖尿痛大鼠胰腺组织存在内质网应激,IRE1-CHOP信号通路是抑制胰腺内质网应激主要通路,针刺可以通过IRE1-CHOP信号通路改善胰腺组织内质网应激,抑制凋亡基因,保护胰腺组织。

  • 标签: 针刺 凋亡 糖尿病 需肌醇蛋白1
  • 简介:《内经》九针出现为后世针具刺法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后世针灸临床并未真正实现九针应用。员利针为九针之一,本文以员利针为例,介绍陈立新先生遵于《内经》,挖掘复原九针针具诊治规律探索。详述基于《内经》员利针针形、针法临床运用。

  • 标签: 九针 员利针 立新七针 复原 筋痹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西药治疗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疗效差异。方法:选择60例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各30例。电针组电针曲池、太冲;西药组口服卡托普利。两组均治疗14&后观察24h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结果:电针曲池、太冲能降低青年高血压患者各时段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P〈0.01),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曲池、太冲可明显降低青年高血压患者各时段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准差,治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西药组比较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患者中杓型非杓型者人数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曲池、太冲具有较好长时降压效果,可有效改善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是针灸降压有效穴组方。

  • 标签: 高血压血压变异 电针 曲池 太冲
  • 简介:目的:比较耳穴贴压和口服西药治疗中年失眠症疗效差异。方法:选择中年失眠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耳穴贴压组(32例)和地西泮组(31例)。耳穴贴压组选取耳穴肝、脾、神门3穴,予单耳耳穴贴压;地西泮组口服地西泮2.5mg,每日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为90.6%(29/32),优于地西泮组61.3%(19/31)(P〈0.01)。耳穴贴压组治疗后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各项评分均较治疗明显降低(均P〈0.01),地西泮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总分亦较治疗降低(均P〈0.01);耳穴贴压组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总分均优于地西泮组(P〈0.05,P〈0.01);同时耳穴贴压组还在阿森斯失眠评分中早醒、总睡眠时、白天情绪、白天状况、白天思睡5个方面较地西泮组显示出明显优势(均P〈0.01)。结论: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优于口服地西泮。

  • 标签: 失眠症 耳穴贴压 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