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行系统评价判断其疗效。方法:检索自1990年—2017年12月期间国内发表的有关以针刺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DR的临床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行Meta分析,上述过程由两名研究者独自完成,如遇分歧,可进行讨论或寻求第三方协助解决。结果:最终8篇文献纳入,共62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15例,对照组313例。Meta分析显示予以针刺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DR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Chi2=4.40,df=7(P=0.73),I~2=0,OddsRatio(OR)=3.71,95%CI[2.43,5.67],Z=6.08,P<0.00001],1篇文献报道在其治疗期间未有副作用发生,其余文献未提及其不良反应。结论:以针刺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DR安全有效,但该次纳入文献量以及研究数量偏少且质量不高,还需更多高质量临床RCT研究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级与其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将412例糖尿病患者按照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观察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分析中医证候要素与DR分级之间的关系。比较气虚证、燥热证、血瘀证、肝虚证、阴虚证、气郁证、阳虚证、脾气虚证、痰湿证、肾虚证在DR各级之间的分布情况。结果出现较多的前10个中医证候要素为气虚证、燥热证、血瘀证、肝虚证、阴虚证、气郁证、阳虚证、脾气虚证、痰湿证、肾虚证。气虚证、燥热证、血瘀证、气郁证、脾气虚证在DR各级之间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湿证、肾虚证在DR各级之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虚证出现频率1级低于2级、3级、4级、5级(P〈0.005)。阴虚证出现频率1级低于5级(P〈0.005)。阳虚证出现频率1级低于4级、5级(P〈0.005),3级低于4级、5级(P〈0.005)。痰湿证出现频率1级低于4级、5级(P〈0.005)。肾虚证出现频率1级低于4级、5级(P〈0.005)。结论DR患者中气虚证、燥热证、血瘀证、肝虚证、阴虚证出现较多,其中肝虚证在中晚期较重,阴虚证晚期较重,气虚证伴随疾病整个过程;气郁证、阳虚证、脾气虚证、痰湿证、肾虚证出现略少,但阳虚证、痰湿证和肾虚证晚期明显加重。
简介: 目前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正日趋增多,DM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之后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DM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1],2002年全世界DR患者总人数为644~805万.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平均寿命的延长,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DM患者人数不断增加,DR患病率也逐步提高.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地10家医院1991~2000年住院的3469名2型DM患者,DR并发症的患病率为31.5%,已接近或部分超过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2].……
简介:【摘要】研究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眼底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眼科收治的,100例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72眼)和对比组(74眼)。对比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片及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裸眼视力、眼底微循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裸眼视力、眼底微循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羟苯磺酸钙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眼底微循环情况明显改善,同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