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金水六君煎在改善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力方面的临床疗效,并借此探讨其对各炎性反应因子及免疫因子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收住我院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且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50mL静脉推注,2次/d,持续15d。观察组予加味金水六君煎分2次/d热水冲服服用,同样治疗15d后观察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各免疫因子评分、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受益情况分析及血浆IL-2、IL-6、IL-10及TNF-α水平变化等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8.89%,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治疗前各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后,观察组各免疫动能均较治疗前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较治疗前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比如可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等,对照组出现1例(2.22%),观察组2例(4.44%),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药不会增加患者用药不良反应(P〉0.05)。观察组KPS和体重变化的稳定率和改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2组患者治疗前血浆IL-2、IL-6、IL-10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结论:加味金水六君煎在改善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力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并不升高,并可以增强癌症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加味金水六君煎 肺肿瘤 围手术期 免疫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扶正活血抗癌方对H22肝癌小鼠抑瘤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选择移植性肝癌H22小鼠为模型,设生理盐水组(对照组)10只,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治疗组)10只,予扶正活血抗癌方灌胃,均为15d。观察扶正活血抗癌方的抑瘤作用,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NK细胞杀伤功能、T淋巴细胞表型变化及IFN-γ、IL-4含量。结果:扶正活血抗癌方对荷瘤小鼠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28%;实验组小鼠NK细胞杀伤百分数均比生理盐水组显著增加(P〈0.01);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实验组更能改变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实验组小鼠T细胞分泌IFN-γ及IL-4能力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扶正活血抗癌方具有抑制肿瘤组织生长的作用,对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增强小鼠体内T细胞免疫功能、NK细胞的杀伤功能以及体液免疫功能。

  • 标签: 扶正活血抗癌方 肝癌 抑瘤 免疫调节
  • 简介: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以Wistar、SD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复方中药、环孢素A、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等4组。各组受体大鼠术前第1天开始至术后1月分别灌胃给药,每日1次。生理盐水组仅给予生理盐水2mL/d,复方中药组给予复方中药2mL/d,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10mg/(kg.d),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给予复方中药1mL/d+环孢素A5mg/(kg.d)。各组受体于术后第1、3、5、7天分别取尾静脉血,经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术后第7天,每组各处死10只大鼠,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每组余下大鼠观察生存期。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①复方中药、环孢素A、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4.0±1.4)d,(18.4±1.5)d,(27.8±2.0)d(P〈0.05);②在同一时间点,其他用药组大鼠外周血IL-2的值明显下降(P〈0.05),复方中药组、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IL-10的值则有所上升(P〈0.05),而环孢素A组IL-10的值无明显变化(P〉0.05);③各用药组大鼠移植肝病理排斥反应程度明显降低,以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最为明显。结论:复方中药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且与环孢素A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2、上调IL-10的水平有关。

  • 标签: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 大鼠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免疫调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最早记载于我国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近几年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女贞子有效成分女贞子多糖、齐墩果酸等,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加强体液免疫调节细胞免疫、降低超敏反应引起的炎症等功效,并且涉及抗肿瘤的免疫调节。作为一种中药常用药,其具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退虚热的作用,可以治疗肝肾阴虚不足所导致的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阴虚发热等症。因此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其有降血糖,降血脂,消炎等作用。

  • 标签: 女贞子 免疫调节 抗肿瘤 降血糖 降血脂 消炎
  • 简介:中医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功能的基本物质,与现代医学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相关。脾气虚证是全身性气虚证的代表,近年研究认为脾气虚的产生是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对身体机能影响的综合表现,针灸补脾气穴位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补脾气中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失调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 标签: 补脾益气法 脾气虚 神经 内分泌 免疫
  • 简介:脏象学说是中医学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中医学的脏腑与西药学的脏器名称虽相似,但生理病理的含义却不完全相同。一个脏腑的功能可以包括几个脏器的功能,而一个脏器的功能可以分散地由几个脏腑的功能来体现。

  • 标签: 中医学研究 脏象学说 免疫 人体脏腑 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
  • 简介:道地药材通常是指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气候等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炮制讲究、疗效突出、质优量大、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1]。道地药材的理念根植于传统中医药理论,是古人评价中药材质量的独特标准。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道地药材产生于历代医家的临床验证总结,它的形成与我国特有的生态地理环境、传统文化背景及古代中医药理论息息相关。因此,道地药材不仅仅具有基原特定、产地特定等等这些自然科学相关要素,还承载着传统文化及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历史,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特性。随着国家对道地药材的重视,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正在逐步应用到其研究中去,使道地药材科学内涵的阐明更加全面和系统。

  • 标签: 道地药材 形成要素 科学特性 人文内涵
  • 简介:中医学历经干百年,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仍能与它平行存在,共同发展,显示了活跃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学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并能有效地指导临床。

  • 标签: 中医学理论 免疫机制 淋巴细胞 免疫应答
  • 简介:菊芋(JerusalemArtichoke).又名洋姜、鬼子姜,地姜、地环、姜不辣.是具有许多功效、药食两用的食材。菊芋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长期食用可有效提高生活品质,远离糖尿病的困扰。

  • 标签: 调节血糖 菊芋 药食两用 生活品质 洋姜 糖尿病
  • 简介:十二字颈椎操的口诀,总结起来是:冼、梳、提、搓;旋、按、转、磨;蹲、摩、吐、调。准备动作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全身尽量放松,均匀呼吸。

  • 标签: 颈椎操 十二 气血 调节 准备动作
  • 简介:纵观20世纪中医学的发展,历经了被彻底否定、废医存药等一系列曲折。但在国际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人就认识到中药的作用机制有三:一、双向作用;二、正常化作用;三、适应源样作用。无独有偶,英国也有人认为:中医药的治疗思想是追求内环境的稳定以抵抗疾病,胜于直接治疗疾病。

  • 标签: 稳态调节 中医养生保健 中医药疗法 中药 作用机制 双向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 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重要性。 方法:选取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检验科 62 例患者的免疫检验血液样本。采用奇、偶数分配方式将上述 62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31 例。对照组为常规免疫检验,观察组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检验后结果主要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检验后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意义( P < 0.05 )。结论: 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应用于临床免疫检验中,可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辅助医生获取更为可靠的检验结果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和水平,可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重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褪黑素作为重要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对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部分中草药中含有丰富的褪黑素,不仅可外源性补充体内褪黑素水平,其复方亦可内源性调节机体褪黑素的分泌。通过中草药调节褪黑素治疗疾病、维持机体健康已成热门话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草药内源性调节人体褪黑素进行综述,为中医药防治疾病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褪黑素 中医药疗法 内源性
  • 作者: 袁银智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家庭药师》2023年第11期
  • 机构:广东华夏高级技工学校,广东广州510900
  • 简介:腧穴双向调节效应是中医针灸治疗的核心作用之一,它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生理机制来达到调节身体健康的作用,而影响双向调节作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本文试从腧穴双向调节作用的古代文籍记载、作用表现、取决因素、作用途径等方面对作用进行浅析,进一步强调腧穴双向作用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和阐明其相互作用原理研究的重要性,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为临床医生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借鉴性思路及理论依据。

  • 标签: 腧穴;双向调节;中医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