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总结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1999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9例,均行经主动脉瓣心肌切除术,依据二尖瓣病变情况和心肌造影结果决定是否行二尖瓣替换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经胸超声复查手术效果.结果全组共死亡2例.1例为术后1周猝死,1例为二次行二尖瓣机械瓣替换术后死于肾衰竭、肺感染.存活患者手术效果良好,解剖狭窄解除,峰值压差降低至(20±13)mmHg(1mmHg=0.133kPa),二尖瓣收缩期向前运动基本消失.术后随访18个月,存活患者心功能恢复至Ⅰ级,术前症状均明显减轻.结论外科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围手术期护理尤为关键.选择合理术式,有效解除流出道梗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化学消融过程中执行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对6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实施调查,均行化学消融治疗,电脑法分组,有试验组、参考组,均有31例,试验组行全面优质护理,参考组行常态护理,均在2023年7月-2024年7月入选,分析心理和生活情况,比较满意率。结果:施护前SAS、SF-36评分在实验组、参考组无差异,P>0.05。施护后SAS评分在试验组低于参考组,SF-36评分在试验组高于参考组,P<0.05。满意率在试验组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而言,化学消融期间执行全面优质护理很必要,患者心理、生活均改善,满意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心脏超声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收治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成立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成立常规组,为两组开展心脏超声检和MRI检查,进行两组阳性检出率和心功能对比。结果:实验组左心室舒张末径、心尖部心肌厚度均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心脏超声造影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MRI检查阳性率(P<0.05)。实验组LVM、LAV、AT均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心脏超声造影诊断效果显著优于MRI,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儿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资料。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肌薄(LVPW)、间隔肌薄(IVS)等指标。按症状分为心力衰竭组和无心力衰竭组。结果:心力衰竭组LVEF降低,LVPW、IVS增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与室壁增厚呈负相关(r=-0.482,P<0.01)。结论:儿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室壁增厚、心室扩张充盈受限。随着病情进展,心功能越差,室壁越厚。超声检查对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采用超声诊断的价值及诊断率分析。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收治时间在2019年度2月-2020年度1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采取超声诊断方式、X线诊断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部位心肌肥厚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检出率95.00%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房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7年收治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整理患者相关检查资料及病例档案,根据患者有无发生房颤分为非房颤组和房颤组,分析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具体危险因素。结果 选入214例梗阻性肥厚心肌病患者,其中发生房颤者42例(19.63%)。房颤组与非房颤组年龄[(52.16±6.38)岁vs(43.18±5.29)岁,P<0.05],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病程[(6.1±1.2)年vs(3.4±0.6)年]、左心房直径[(44.5±4.83)mm vs(42.84±4.65)mm]、钙通道阻滞剂(35.71% vs 18.02%)、血浆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79.4±9.2)pg/mL vs(188.6±26.5)pg/mL]等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NYHA分级、钙通道阻滞剂、左心房直径、NT-proBNP等均为男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病程、血浆BNP则为女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病程、NYHA分级评分差、血浆血浆BNP水平。结论 高龄、病程延长、NYHA分级评分差、NT-proBNP水平均为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并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诊断准确性。方法:以本院确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n=38)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n=40)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诊断研究,两组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指标差异性及对肥厚型心脏病诊断效能。结果:肥厚型心肌病患者LAD、LVPW 及T波倒置、ST段下移、R波波幅升高幅度均高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且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均达90%以上。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可在分析患者左心心室壁、室间隔厚度同时,配合心电变化指征,实现对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准确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在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因射血分数低、心功能不全,且超声检查提示心脏扩张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后,结合临床综合诊断,明确缺血性心肌病者31例,扩张型心肌病者31例。结果:经分析,两组患者右室内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主动脉瓣口收缩期峰值速度、左室舒末容积、左室缩末容积、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鉴别缺血性心肌病及扩张型心肌病,可以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该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式护理对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影响。方法:调查对象为HOCM患者,调查样本量为62例,在2023年7月-2024年7月开展调查,按病床号分组,有一般组、实践组,均有31例,一般组行普通护理,实践组行整体式护理,分析不良情绪并统计并发症。结果:施护前分析HAMD、HAMA等数据,实践组、一般组无差异,P>0.05。施护后分析HAMD、HAMA等数据,实践组低于一般组,P<0.05。并发症在实践组有3.23%的发生率,其发生率在一般组达到22.58%,即实践组低,P<0.05。结论:整体式护理执行后能减轻HOCM患者的心理问题,减少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式护理对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影响。方法:调查对象为HOCM患者,调查样本量为62例,在2023年7月-2024年7月开展调查,按病床号分组,有一般组、实践组,均有31例,一般组行普通护理,实践组行整体式护理,分析不良情绪并统计并发症。结果:施护前分析HAMD、HAMA等数据,实践组、一般组无差异,P>0.05。施护后分析HAMD、HAMA等数据,实践组低于一般组,P<0.05。并发症在实践组有3.23%的发生率,其发生率在一般组达到22.58%,即实践组低,P<0.05。结论:整体式护理执行后能减轻HOCM患者的心理问题,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