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电生理检查在风心病,肺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检查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断上述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病患资料均为本院疑似心内科疾病80例,入组起始时间为2022年6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6月,均对所有病患行心内科电生理检查,并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观察心内科电生理检查对风心病,肺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阳性检出人数及诊断效能。结果:金标准检查疑似80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例中,风心病阳性有21例,风心病阴性有59例;心内科电生理检查对风心病阳性检出有19例,风心病阴性有61例;心内科电生理检查与金标准对风心病阳性检出人数未体现显著差异(P>0.05)。金标准检查疑似80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例中,肺心病阳性有33例,肺心病阴性有47例;心内科电生理检查对肺心病阳性检出有31例,肺心病阴性有49例;心内科电生理检查与金标准对肺心病阳性检出人数未体现显著差异(P>0.05)。金标准检查疑似80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例中,动脉粥样硬化阳性有26例,动脉粥样硬化阴性有54例;心内科电生理检查对动脉粥样硬化阳性检出有25例,动脉粥样硬化阴性有55例;心内科电生理检查与金标准对动脉粥样硬化阳性检出人数未体现显著差异(P>0.05)。心内科电生理对风心病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71.43%、90.16%;心内科电生理对肺心病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50%、87.88%、91.84%;心内科电生理对动脉粥样硬化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25%、84.62%、92.72%;由此可见其对风心病,肺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均具备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心内科电生理检查能够提高风心病,肺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检查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240例,依据临床症状的不同进行分组,患者均实施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等检查项目。比较各组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情况。结果240例患者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异常者分别为86例(35.8%)、103例(42.9%)、15例(6.3%),各项神经电生理检查正常者与异常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最高(27.6%),B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最高(73.0%),C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最高(91.5%),D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最高(23.5%),与各组其他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主要的电生理表现,运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反映患者的神经异常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为疾病的明确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本院收治的糖尿病神经病变(DPN)患者64例,其中有症状DPN23例,无症状DPN23例,无DPN23例,分析三组NCV指标。结果:有症状DPN组内患者正中神经MCV指标、正中神经SCV指标、尺神经MCV指标、尺神经SCM指标、腓总神经MCV指标和腓浅神经SCV指标,和无DPN组患者对比,P<0.05;无症状DPN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比无DPN组低,P<0.05;有症状DPN组内患者远端潜伏期明显高于无症状组,波幅低于无症状组,P<0.05;23例有症状患者中H反射异常率为86.96%,F波反应异常率为34.78%。结论:运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方式可对DPN实施鉴别诊断,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健康教育在视觉电生理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本院眼科需要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前后顺序将患者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观察组则予以针对性健康教育,比例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变化。结果:观察组紧张、恐惧情绪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应用在视觉电生理检查患者中效果明显,可提高检查结果一致率,为临床诊断与治疗予以准确数据支持,同时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强化患者认知,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快速心律失常诊断过程中运用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方式的效果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院内的74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运用随机分配方式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运用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方式开展对照组的诊断工作,运用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方式开展观察组的诊断工作,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诊断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整体诊断有效性明显超过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到2018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102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患者临床资料。将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方式)、观察组(采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方式)与联合组(采用以上两种检查方式)三组,对比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联合诊断方式下,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准确性都比较高,但是两种检查方式联合检查结果准确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大多采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这两种方式诊断宫颈病变情况,联合两种诊断方式可有效提升诊断结果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使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与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的效果及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选择该时间段在本院实施产前检查的60例孕妇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系统超声检查,之后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胎儿畸形检出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结果:对比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胎儿超声系统检查的胎儿畸形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产科超声检查,患者漏诊率及误诊率明显低于常规产科超声检查(P<0.05),孕妇对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满意度高于产科超声检查,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应用于孕妇产前检查中能够及时发现胎儿的异常发育情况,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行CT检查与普放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3月-2015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不同诊断方式对照组(普放检查)、研究组(CT检查),评定检查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病症误诊者1例,占比1.7%,低于13.3%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肺部孤立性球性病变患者诊断过程实施CT检查手段作用突出,可提高病症诊断率,降低误诊率,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检查与胸部X线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5例疑似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在病理确诊前均对其进行螺旋CT检查以及胸部X线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螺旋CT检查肺癌的准确性为91.1%,胸部X线检查肺癌的准确性为66.7%,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显著差异。结论螺旋CT检查在肺癌临床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由于费用高,因此对于疑似肺癌患者的早期检查应选择胸部X线进行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电生理检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断、射频消融术(RFCA)后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7月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8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观察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诊断38例患者心律失常均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经电生理检查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诊断,38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诊断正确,两者检出率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电生理检查不仅能准确地揭示快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而且是判断快速心律失常RFCA成功与否的可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