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术前分型和T分期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徳国西门子公司MACNETOMVerio3.0T磁共振,对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3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一周采取美国通用电气公司64排128层LightSpeedVCT平扫以及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并经多平面重组图像处理。观察患者术后病理,对照来比较和评价其准确率2。结果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检查结合MRI技术对于进展期的胃癌检出率为100%,以MDCT临床T2期诊断可以看出其灵敏度为63.11%,特异度88.11%,准确度为77.67%,阳性预测值为67.12%,阴性预测值84.12%。结论多层螺旋CT双增强扫描与MRI联合技术对于进展期胃癌术前分型与T分期准确率较高,值得作为胃癌术前常规检查项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术前分型和T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0例,患者于术前1周内给予东芝CT平扫以及双期(静脉期、动脉期)增强扫描,同时给予多平面重组图像后处理,选择年资较高的腹部放射学医师两名来进行术前CT分型和T分期,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准确率进行评价。结果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结合多平面重组图像后处理,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检出率高达100.0%,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大体分型和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84.0%和76.0%,T3期和T4期的胃癌CT分析准确率显著高于T1期和T2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结合多平面重组图像后处理,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术前分型和T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将其当成胃癌患者的术前常规检查项目,能让胃癌局部侵犯的术前分期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科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预检分诊,观察组予以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预检分诊,对比两组分诊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性、病情分级准确性、预见性措施实施率高于对照组,分诊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可提高急诊科护士自我效能,提高分诊准确度,缩短分诊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操作程序应用于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本院门诊进行标准操作程序的头痛病人204例,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分针管理模式,实验组采取标准操作程序门诊分诊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预检分诊所需时长以及患者满意程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诊所需时间分别为(32.7±7.1)秒、(48.9±10.3)秒,实验组分诊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8.2%、76.2%,实验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操作程序应用于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预检分诊准确度,提高分诊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患者就医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ST-T段改变在冠心病早期诊断准确率及预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20.10-2021.10月,1年内收治的7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心电图ST-T段改变情况诊断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心电图诊断准确率及预后治疗。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明显高于心电图,预后良好的患者QTc间期、QRS时限值明显低于预后不佳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T段改变诊断阳性率不高,但特异性高,是临床早期诊断冠心病的辅助手段,患者QTc间期、QRS时限值则可以作为评估预后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将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用于急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4例急性胸痛患者分组研究,乙组根据经验分诊,甲组应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预检分诊,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甲组分诊时间与乙组相比,相对更短(p<0.05);甲组分诊准确率、识别高危胸痛患者比例、预见性护理干预实施率、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83%、80.43%、97.83%、95.65%,与乙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中应用价值较高,可缩短分诊时间,提升分诊准确率,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在甲亢治疗中,监测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指导临床药物调整,是T3、T4敏感可靠,还是TSH敏感、可靠,尚不清楚。本文观察了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66例治疗4周以后,T3、T4、TSH的变化,结果发现,4周后病人临床症状缓解,T3、T4恢复正常,但TSH仅有轻度变化。未恢复至正常水平,部分患者临床上已有药物性甲减的表现。T3、T4已恢复正常,但TSH仍在正常偏低水平。本文结果提示,在甲亢治疗初期(治疗后1月至数月),由于治疗前过高的T3、T4对垂体TSH的抑制作用尚未完全缓解。故TSH不能准确地反映甲亢治疗初期甲状腺功能变化,因此,临床上甲亢治疗的最初几月中,药物剂量的调整应据临床症状及T3、T4测定,TSH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