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通过碘盐销售点开展预防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每县随机抽取1个干预村和1个对照村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碘盐销售点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他们向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干预期6个月。开展基线和干预后社区居民碘缺乏病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听说过碘缺乏病的比例提高了35.2%(P〈0.01)。知道缺碘会造成智力损害的比例提高了33.3%(P〈0.01),认为碘缺乏病可以预防的比例提高了35.0%(P〈0.01),知道经常吃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的比例提高了38.0%(P〈0.01);行为方面,主动购买碘盐的比例提高了5.9%(P〈0.05),正确使用碘盐的比例提高了16.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是否接受干预是影响KAP水平的主要因素:干预后知识得分和行为得分的OR值分别为11.51(P〈0.01)和1.87(P〈0.01)。结论该模式可显著提高居民碘缺乏病KAP水平,适合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开展。
简介:目的了解青海省人群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要求进行,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人体肠道土源性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结果5县(市)检查10688人,查见土源性线虫3种,其中蛔虫感染者950人,感染率为8.89%;鞭虫感染者6人,感染率为0.06%;检查12岁以下儿童1834人,蛲虫感染者122人,感染率为6.65%。城市人群蛔虫感染率为7.79%,农业区为10.67%,牧业区为3.16%。城市儿童蛲虫感染率为5.49%,农区为7.78%,牧业区为11.59%。学龄前儿童和学生蛔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4.69%和14.13%。5~岁组儿童蛔虫感染率最高,为18.73%,其次为10~岁组,为14.42%。结论青海省人群中土源性线虫的感染以蛔虫为主,低年龄组的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感染最严重,感染率以农区较高,以上人群是今后防治的重点地区和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民族、性别、年龄、患近视时长、坐姿、文理科以及专业(医学和非医学)与近视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836名青海本地生源大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调查。结果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性别、患近视时长、坐姿、文理科以及专业(医学和非医学)与近视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青海本地生源大学生的民族、年龄与近视程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对青海省西宁市本地生源大学生近视程度的调查显示患近视时长、性别、坐姿、文理科以及专业对于青海本地生源大学生的近视者近视程度有明显影响,而民族与年龄因素与近视程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关系。
简介:目的探讨青海省人间鼠疫流行势态,为调整青海省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青海省人间鼠疫的分布和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958-2016年间,青海省发生人间鼠疫疫情188起,发病468例,死亡240例,病死率为51.28%;流行期为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以9月份最高;累计28个县(市)发生人间鼠疫,囊欠、玉树、共和、兴海和曲麻莱等地区病例数较多。患者感染方式以剥食染疫旱獭为主,其次为疫蚤叮咬,染疫藏系绵羊传播位居第三位。468名病例中以肺型居多,首发以腺型为高。结论青海省人间鼠疫发病形势总体呈下降趋势,鼠疫防治策略精准,措施有效。
简介:据《中国劳动保障报》报道近年来,青海省抓住医改契机,累计投入1.7亿元,加强中藏医药体系建设。目前,全省7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藏医药服务。青海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后,将中医院、藏医院、蒙医医院纳入其中,组织实施县级中藏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中藏药房、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等中藏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制定藏医常见病诊疗规范、疗效标准等行业技术标准。目前,全省有中藏医医院46所,省到县各级综合医院均设有中藏医科,逐步配置诊疗和康复保健设备。同时,青海将中藏医药治未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省级增补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中,中藏药13(3种,占全部增补药物的65%,基层中藏药使用率明显提高。
简介:青海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是专门用于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业务管理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信息化技术,是新农合必不可少的基本管理手段。这能大大地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方便广大农牧民快速实现报付医疗费用,减轻农民因患大病的医疗费用负担。但是,由于我省独特的地理环境,互联网宽带在很多乡镇村还没有实现全覆盖,这就使得我省基于互联网宽带的新农合信息系统费用补偿机制无法在全省实现。但是随着在我省各乡镇村无线网络的覆盖应用WAP技术与有线宽带互联网的相互补充,使全省参合农牧民医疗费用实现快速及时报付,提高了我省新农合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格尔木市结核病流行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格尔木市2004—2010年结核病例按年度、性别、年龄、民族、婚姻、职业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0年7年间共计报告结核病1219例,其中初治涂阳肺结核463例,复治涂阳41例,重症涂阴431例,结核性胸膜炎113例,肺外结核171例。职业分布中农牧民患病比例较高(38.5%),其次为工人(24.8%)、个体(18.1%)等人群。讨论格尔木市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其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成效明显,但应该充分认识到农牧区结核病流行较广泛的严重性,针对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减轻影响农牧民健康的因素,提高农牧区群众健康水平,从而降低结核病发病率,进而控制结核病疫情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