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孕妇实施产前护理干预,以降低产妇分娩的焦虑水平和提高新生儿Apar评分。方法对在我院产前就诊的100例孕妇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试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对孕妇焦虑水平和新生儿Apar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孕妇产前总体焦虑水平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1),而且本组干预前后焦虑水平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产妇进入产程后,其产前、产后的焦虑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新生儿Ap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孕妇的痛苦,使孕妇拥有了一个自然、理想、安全、健康的分娩经历,从而提高产程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干预措施也可明显提高新生儿的Apar评分。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和建议。方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精神障碍患者家属SAS标准分平均(57.22±11.96)分,焦虑倾向者430例,阳性率71.67%,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焦虑倾向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OR=0.351,95%CI:0.169-0.727);配偶(OR=0.124,95%CI:0.038-0.402);子女(OR=0.259,95%CI:0.076-0.877)及兄弟姐妹(OR=0.223,95%CI:0.068-0.731);复发(OR=0.104,95%CI:0.012-0.911),公费医疗(OR=0.118,95%CI:0.022-0.644)为焦虑倾向的保护因素;心境障碍(OR=1.833,95%CI:1.017-3.305)为焦虑倾向的危险因素。结论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焦虑倾向阳性率较高,提示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积极地采取心理疏导、干预和宣传教育,维护其心理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精神科医护人员的情绪状态。方法随机调查辽宁部分地区精神病院医护人员93人(简称精神科组),综合医院医护人员93人(简称综合科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两份量表均由20个条目组成,分1-4级评分。让受试者根据自己半年来的实际情况、主观感受自我评定,受试者不记名独立完成问卷,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科组和综合科组的SAS总分均值(标准分)分别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DS总分均值(标准分)分别与常模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进一步作单项因子分比较发现精神科组医护人员SAS的焦虑(1)、害怕(2)、恐惧(3)、躯体疼痛(7)、乏力(8)、多汗(17)等单项因子分均值比综合科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明显差异(P<0.05)。而在SDS中的躯体性障碍易疲倦(10)的单项因子分均值比较,综合科组高于精神科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影响基层精神科医护人员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与医院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经济状况、整个社会对精神卫生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现行的管理体制以及近2年全国频繁发生的病人伤害医护人员案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欣慰的是,近两年国家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并加大投入力度,建设高标准医疗设施等举措,给精神卫生工作和精神科医护人员带来了一片曙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首发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首发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家属共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宣教,实验组在接受医院常规宣教基础上再提供护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护理;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调动家属心理、社会支持系统、放松技巧。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所得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家属抑郁明显好转,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首发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疾病家属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首发精神疾病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常规护理和个体心理干预(药物宣教、患者疾病的知识讲解)。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变化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首发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家属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和家属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保证患者取得良好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患者采取人文护理干预模式对焦虑水平、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4患者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32例,开展人文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水平、社会功能等指标影响情况分析。结果焦虑评分组间患者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焦虑评分干预后比对照组低,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SDSS评分(8.6±1.1)分比对照组(13.8±0.9)分低,差异性强(T=20.697,P<0.05)。结论人文护理干预模式用于精神科患者护理中,改善了患者焦虑水平,提高了患者社会功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状态焦虑中的作用。方法127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自愿者因护理干预方式不同而分为二组,二组自愿者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其状态焦虑(S-AI)评分测评。实验组(64例)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护理干预后进行其在患者住院期间的状态焦虑(S-AI)评分测评;对照组(63例)未进行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也进行其在患者住院期间的状态焦虑(S-AI)评分测评,并对二组的状态焦虑评分值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T-AI,S-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S-AI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住院期间对照组S-AI评分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住院期间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期间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状态焦虑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观察音乐疗法联合精神科常规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影响价值,具体探究对患者焦虑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开展实验,取80例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遵循“平行序贯法”进行小组划分,1组:40例患者实行常规干预策略,2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音乐疗法,随之进行效果比对。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得出:2组采纳方案更具可实施性,具体可见于,患者在焦虑量表因子评分、社会能力、社会兴趣评分、激惹评分方面。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谈,在其临床护理方案的横向选择中,采用音乐疗法联合精神科常规护理策略,可令患者焦虑症状与社会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应用价值突出,值得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