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中医温补脾肾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确诊收治的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治疗。结果经过1个月的分组治疗后,试验组通过加用中医治疗后,患者的水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各项指标有差异(P<0.05)。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试验组(加用中医温补脾肾法)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BUN,Scr,GFR)均优于治疗后(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各项指标有差异(P<0.05)结论在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中,中医温补脾肾法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芪黄益肾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慢性肾衰竭属脾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在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芪黄益肾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海昆肾喜胶囊口服,疗程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降低,两者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是94.45%,对照组为63.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口淡不渴等证候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口淡不渴等证候积分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黄益肾汤应用于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肌酐水平,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中医内科方法来对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将其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利用西医方法来进行治疗,即使患者服用肾炎四味片,观察组患者利用中医内科方法进行治疗,即使患者服用健脾益肾颗粒剂。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蛋白以及肾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有12例痊愈,有10例患者显效,有效患者有6例,另外2例患者无效,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患者有4例患者痊愈,有6例患者显效,有10例患者有效,另外10例患者无效,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存在。在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之后,比较其24h尿蛋白定量,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利用中医内科方法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使患者的尿蛋白减少,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健康体检中超声对肝胆胰脾肾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时段: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8月,研究对象:我院接受的 1500例健康体检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医院的超声扫描仪检查,分析和观察最终的检查结果。结果: 1500例健康体检者在使用超声扫描仪进行检查后,有 362例出现阳性病,检出率为 24.13%( 362/1500)。其中,肝脏疾病为 293例,占比 19.53%,包括: 4例肝硬化, 230例脂肪肝, 41例肝囊肿, 14例肝血管瘤, 4例原发性肝癌;胆囊疾病为 32例,占比 2.13%,包括: 19例胆囊炎, 5例胆囊息肉, 8例胆结石;脾脏疾病为 24例,占比 1.6%,包括: 18例脾肿大, 6例脾脏肿瘤;肾脏疾病为 13例,占比 0.87%,包括: 10例肾囊肿, 3例多囊肾。结论:在对肝胆胰脾肾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超声扫描检查的方式,其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中应用和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