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中多项尿检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期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差异。结果:通过诊断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各项尿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项尿检指标有效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其应用价值显著,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项尿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于高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将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者的35例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象,为所有受检者实施多项尿检,分析其临床检验价值。结果研究组尿蛋白定性检验阳性率为34.29%(12/35),健康组尿蛋白定性检验阳性率为0,差异比较较为显著(p<0.05)。相较于健康组受检者,研究组尿α-MG、尿MALB水平均高于阴性及正常受检者,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项尿检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患者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较高,能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损害及评价肾损害的程度,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患者应用多项尿检诊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适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断手段。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接收的3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患者(实验组),同时选择37名健康人(对照组)作为对照,所有入选者都接受多项尿检诊断,观察和比较2组入选者的检查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的所有入选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以及尿α1-MG微球蛋白(尿α1-MG)等指标都明显偏高,2组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患者应用多项尿检诊断的临床疗效突出,可推广。
简介:摘要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临床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血液标本50例,测定血液标本溶血前后的14项生化指标。结果溶血前后大多数生化指标均有变化,其中,DBIL、TBIL、TP、LDH、CHO、TG、AST、ALT、ALP、CRE项目溶血前后均有明显差别(P<0.05),而UA、Ca2+、BUN、GLU溶血前后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溶血血液标本可影响多项临床生化指标,进行血液生化时应注意血液标本的筛选和质量,应尽量防止溶血现象发生或对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表述。
简介:摘要:应用多项中医外治法联合干预视神经萎缩患者的治疗,通过针灸、拔罐、刮痧、耳穴等手段,对从2022年4月-2023年3月的在我病区的住院病历69例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指标视力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干预后有较好的疗效。结论是进一步加强整体观、辨证论治、辨证施护,进一步研究此类方法更好地提高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肾脏损害指标的变化及对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按病程不同分为,高血压肾病A组35例;高血压肾病B组40例;高血压肾病C组25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比较单项检查和联合检查的阳性率。结果各组高血压肾病尿MA、β2-MG、RBP、NA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项联合检测阳性率53.0%明显高于单项检测40.0%(χ2=3.92,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0.0%明显高于三项联合检测76.0%(χ2=4.94,P<0.05);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尿RBP与β2-MG和NAG呈正相关(r=0.669,r=0.597,P均<0.01)。结论检测尿RBP、mALB、β2-MG、NAG是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测定对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多项尿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6例DN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干化学法检测的尿蛋白定性结果将其进一步分为弱阳性(±)DN组(9例),阳性(+)DN组(9例),强阳性(++)DN组(30例),超强阳性(+++)DN组(28例);同时选择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RF)以及免疫球蛋白G(IgG)项目;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24h尿蛋白(UTP)项目;采用干化学试纸条法检测尿蛋白定性项目,并比较两组各项尿蛋白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mAlb、IgG及TRF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Z=-3.43,Z=-2.61,Z=-3.51;P〈0.01)。UTP项目尿蛋白弱阳性DN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5);尿蛋白阳性、强阳性及超强阳性DN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Z=-2.66,Z=-2.89,Z=-4.03;P〈0.01)。α1-MG和β2-MG两项:尿蛋白弱阳性DN组和尿蛋白阳性DN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尿蛋白强阳性DN组和尿蛋白超强阳性DN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Z=-3.89,Z=-5.37,Z=-2.64,Z=-3.71;P〈0.01)。结论:多项尿蛋白联合检测对诊断早期DN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是mAlb、IgG及TRF三项对DN早期诊断更具有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血肌酐的CKD-EPI方程和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在我国人群的中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江苏省院肾内科住院的174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所测GFR为金标准,表示为eGFR;用基于血肌酐的CKD-EPI方程和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估算患者GFR,比较两种方程的准确性和95%一致性。结果CKD-EPI方程与MDRD方程相比,在15%准确性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在30%和50%准确性上处劣势,分别为(43.7%vs56.3%,P=0.006)和(63.8%vs77.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CKD-EPI方程95%一致性范围小于CKD-MDRD方程。结论与CKD-MDRD相比,CKD-EPI方程在中国人群中估算GFR并不占明显优势,且计算方程相对复杂,并不值得盲目推广。仍需开发适用于我国人群的新方程,或者对EPI公式进行本土化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