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大北-克深地区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气藏,储层物性较差,初期产能较低,酸化和压裂是提高产能的主要措施。对泵压、排量以及酸液注入量等酸化施工参数与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单位厚度的酸液注入量与产能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对砂浓度、泵压、排量以及压裂液注入量等压裂施工参数与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单位厚度的压裂液注入量与产能具有较好的对数关系。此外,对于裂缝性气藏,产能的大小还取决于裂缝的发育程度。通过成像测井资料获得测试层段的裂缝参数,对裂缝参数与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裂缝密度和面缝率与产能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酸化和压裂施工参数对产能的影响,得出综合裂缝参数的酸化井和压裂井产能预测公式,相比单一考虑液体注入量的产能预测结果更加精确,并以实例进行了论证。
简介:塔中志留系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物性差,自然条件下油气产能低,实施酸压和加砂压裂改造后,油井初期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但产量下降较快,有效期短,采出程度低。重复改造是主力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老井挖潜和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治理措施,由于影响重复改造效果的因素较多,重复改造选井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采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塔中志留系低渗透砂岩储层重复改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采用多元回归法建立了产能预测模型。利用产能预测模型对塔中志留系低渗透砂岩储层8口井进行了产能预测,结果表明预测产能与实际产能的相对误差仅为7.79%,处在工程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塔中志留系储层的现场实践也表明,运用该方法选择的重复改造井压后增产3.0倍,稳产时间增长80天。该方法能够为低渗透油气藏的重复改造选井提供参考和借鉴,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简介:对于低渗透油藏非自喷井,抽汲求产是主要的常规试油求产方式。但抽汲求产得到的试油资料有其独特之处,即由于是周期抽汲求产,其井底压力变化不是连续下降,而是随着抽汲和恢复的更迭,流压呈锯齿状变化。应用连续求产为条件的现代试井理论,无法对这种资料进行产能分析,造成了对抽汲井产能认识的含糊甚至不合理。应用试油抽汲求产的产能资料进行开发预测,往往会造成盲目乐观的预测结果。依据不稳定产能评价理论,结合抽汲求产特点,对低渗透储层产能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渗透储层非自喷井,早期产能高并且下降迅速。渗透率越低,早期产能下降速度越快、幅度越大,对回收总量贡献越大,产能偏高的误差越大。抽汲周期时间越短,早期产能偏高的误差越大。
简介:应用火烧山油田历年动态监测资料对油田储层特征与开采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重点从不稳定试井曲线形态分类入手,结合生产动态,计算其特征参数,按裂缝发育程度对火烧山油田储层划分为四种流动系统,即裂缝系统,双渗系统,孔隙系统,其它系统。对储层各流动系统的渗流特征、开采特点,在各层中的贡献与分布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应用剖面测试资抖对储层剖面动态特征,裂缝发育规模也做了叙述。通过对大量的动态监测资料统计分析深化研究,对火烧山油田储层有较深入的认识。并且首次对储层的裂缝发育程度及其在开采过程中的意义做了系统的描述。此项研究虽然仅仅是个开端,但对建立地质模型,储层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指导生产、治理油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