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沙子沉积后的再次活动和贯入是深水碎屑沉积层系的重要作用。北海中部和北部的古近系地层很好地记录了这些作用所形成的特征,那里有大规模的砂岩贯入体在很大范围对砂岩和泥岩层段的储层形态和流体流动性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规模、形态以及与母岩砂体的关系,在北海古近系地震资料中看到的大规模砂岩贯入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翼状砂岩贯入体,表现为从边缘陡倾的整合砂体的一侧或顶部(有时)发源的不整合地震异常,可能属于沉积成因或贯入成因。这些贯入体的厚度可达50m,可以10~35°的角度切入已压实的泥岩层段达100~250m。翼状贯入体的形成可能与原有构造没有关系,但通常会利用包围泥岩中的多边形断层系。第二类:锥形砂岩贯入体,表现为从独特反射点发源并向上延续约50~300m的锥形振幅异常,而这种反射点位于可能的母岩砂体的上方几米至1公里处。这些贯入体的厚度可达60m,其大部分范围都与层面不整合,倾角介于15-40°之间。供砂层系的性质是推测的,但可能具有近于垂直的软弱带,如喷蚀通道(blowoutpipe)或多边形断面,而贯入体本身似乎并不受原有断层系的控制。第三类:项部贯入岩复合体,是在较大规模母岩砂体之上形成的贯入体网络。这些贯入体要么太薄,要么形状太复杂,因而地震数据无法很好地显示。尽管各个贯入体的规模很小,但所构成的顶部贯入岩复合体的体积却可能有重要意义。大规模的砂岩贯入体通常终止于不整合面,如Balder组底面(古新统最上部)、Frigg组顶面(下始新统)或渐新统底面,在那里它们可能已突出古海底。由于砂岩贯入体通常都有很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因此可以成为重要储层和厚泥岩层序中有效的流体通道。由于砂岩贯入体的地层位置�
简介:在北海许多古近系深水砂岩的附近都发育了大规模的砂贯入复合体,它们可以模拟为是通过单期的砂子液化体贯入裂缝中并在海底挤出的。大规模岩墙贯入和挤出所涉及的能量至少为10^13J数量级,而这些能量主要用于推升巨大数量(3.1×10^11kg)的颗粒物质和流体。还有少部分能量是作为摩擦效应而消耗的。据计算,海底出口点的流动最初是紊流,速度大约为每秒十分之几米,并且随时间而减小。对这个过程进行的动力学评价可以分析可能的触发机理,并为母岩砂体初始液化的功能提供支持。地震有可能释放埋藏期间这些砂复合体液化和贯入所需的能量,但在古近纪北海这样的热沉降盆地并不常见。因此,这一过程所需的孔隙流体很高超压可能是由流体流入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