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对造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不同的学派有不同解释:(1)地槽回返说认为:造带开始是地壳沉降成为槽地,后经回返作用褶皱成山;(2)板块俯冲碰撞说认为:岩石圈板块之间俯冲-碰撞而造;(3)多成因说认为: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有本质的差别。大陆造带不仅发生于板块边缘,更多的发生于大陆板块内部,大陆造带是在多成因、多种多样的机制下形成的。依据以下五种原则:1岩石圈的性质及其变形方式;2板块运动学方式;3造作用的构造体制;4下冲作用所卷入范围的大小及其对上驮板块所造成的影响;5造带增厚与剥露过程。将造作用划分为14种类型、21种造方式。特别是软碰撞型、弱造方式及盆耦合式是具新疆特色的造方式

  • 标签: 造山作用 软碰撞 弱造山 盆山耦合
  • 简介:大别带地壳具有三个结构层,中地壳以存在地震低速层和电性低阻高导层为特征。大别山区的下地壳由扬子地块基底岩石组成,它呈楔形俯冲大别板片之下,大别板片的基底又作为俯冲壳楔的前沿构成北淮阳区的中下地壳,形成造带现代地壳板片叠置式构造形态。

  • 标签: 大别造山带 构造演化 地球物理场 地壳结构
  • 简介:准噶尔造带地壳结构复杂,构造形态多样。根据地球物理资料,特别是国家“305”项目可可托海至阿克塞地学大断面反映出,准噶尔造带至少由四个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地质块体拼合而成。地体间为深断裂或超岩石圈深断裂分隔。在地块内部不同层次之间也常有巨型水平剪切或滑脱带存在,造成了准噶尔造带在垂向上有明显的分层性,在横向上具有不均一性和不连续性。

  • 标签: 准噶尔 地壳结构 超岩石圈断裂 地体拼合
  • 简介:论述了塘坝子等地的"飞来峰"是由汶川搬运到彭州等地来的巨型冰川漂砾.同时分析了"飞来峰"石灰岩呈角砾状是由冰劈作用和厚层冰雪压碎作用,再经胶结的结果,提出冰冻灰岩这一词语.

  • 标签: 冰盖 固体流 冰川漂砾 冰冻灰岩 冰劈作用 石灰岩
  • 简介:笔者依据1978年在西昆仑北坡震旦系内首次发现的冰成岩和磷决岩,通过分析和对比重新将震旦系划分为两统六个组:即下震旦统拾克马克力克群雨塘组、克里西组、波龙组和牙拉古孜组;上震旦统克孜苏胡木组和库尔卡克组.并认为其中的冰成岩与邻区阿克苏西部的属同原同期.

  • 标签: 西昆仑山北坡 震旦系 冰或岩
  • 简介:带综合地层学研究是造带研究的重要基础问题之一,由于受区域构造和区域变质影响,造带原始地层层序常受到强烈破坏,因此在区域地层研究中须采用综合地层学的方法。通过构造地层、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将南天山造带古生代地层划分为四个地层小区,建立各自的地层序列和南天山造带古生代地层的初步对比关系。

  • 标签: 南天山造山带 综合地层 古生代
  • 简介:中侏罗世龙山组广泛出露喀喇昆仑山一带的麻扎-康西瓦断裂以南地区以及阿克塔河、拖车湖、神仙湾、岔路口、甜水海等地,其界定和时代归属历来争议颇大。2012~2014年,神仙湾地区1∶5万区调,根据前人资料,结合1∶25万区调成果经综合分析,提出了新的认识:按中国地层指南要求把龙山组升级为群,对其下部砂砾岩层位新建阿克塔河组,上部灰岩层位新建岔路口组,完善了岩石地层序列;对该时期地质演化历史,以及提高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地质找矿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地层 龙山群 喀喇昆仑山 神仙湾
  • 简介:本文论证了新疆阿拉套推覆构造的存在以及形态特征。初步探讨了本区推覆构造与平移断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推覆体的差异运动导致平移断层的产生,平移界定了推覆体的侧向边界。本构造推覆运动发生在古生代晚期、侏罗纪末、第三纪末。指出山前中新生代盆地的边缘为推覆体所掩盖,从而在推覆体下发现了侏罗系煤层和油气显示。为煤、油气的普查勘探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新疆阿拉套山 推覆构造 平移断层 油气
  • 简介:博罗科努北坡是西天山地区重要的金铜矿产成矿远景区,处于非岩浆型被动大陆边缘这一特殊大地构造环境中,华力西中期花岗岩类侵入体十分发育.该区金、铜矿点众多,矿石建造以Cu-Au-Fe为主,矿床成因归为岩浆-热流体堆积型和流体-岩石反应堆积型两种类型.矿床成因类型受岩浆-花岗岩类侵入体和断裂构造活动的控制,研究其成矿模式对本区金、铜矿产资源的正确评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金铜矿床 成因类型 大地构造环境 成矿远景 断裂构造活动 火山活动
  • 简介:阿尔泰造带发育了一系列低压红柱石型与中压蓝晶石型变质带.红柱石型变质带发育了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十字石-红柱石带、矽线石带、矽线石-堇青石带:蓝晶石型发育了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蓝晶石带、矽线石带.中压的蓝晶石序列估算温度为445~747.6℃,压力为0.64~0.95GPa中压序列随变质作用增加.压力有增高趋势:低压的红柱石序列温度445~681℃.压力0.3~0.8GP乱自十字石带后.压力明显降低.可能是靠近热源而导致早期中压痕迹消失.因此红柱石型变质带不是一个正常的变质演化系列.蓝晶石型变质早于红柱石型变质.蓝晶石型变质序列可能与晚古生代弧-陆碰撞事件有关.红柱石序列的形成可能与碰撞相关的广泛花岗岩体侵入及中压岩石抬升有关.

  • 标签: 阿尔泰 变质作用 中压蓝晶石序列 低压红柱石序列
  • 简介:复杂的大陆造带并非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循的,它可依照“生物结构”,解析为按一定基本构造样式或构件组合而成的四维蓝图。通过对各构造相单元(基本构件)的研究可清楚地再造造演化过程。依据比较解剖学的原理,按古沉积盆地的地壳结构类型与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为基础,将新疆境内大地构造相分为离散背景、汇聚背景、碰撞背景及走滑背景下形成29种构造相

  • 标签: 大地构造相 离散背景 汇聚背景 碰撞背景 走滑背景
  • 简介:由安徽省地质调查院负责完成的'大别带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项目成果获200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安徽省地调院继大别超高压变质岩研究领域又一突出成果,是大别超高压变质岩研究的继续和深化。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调局和安徽省地矿局的支持下,省地调院徐树桐教授等开展的'大别带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在大别北部发现榴辉岩及其中的超高压变质作用标志,被认为是在大别带研究中继发现金刚石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对了解北部条带状片麻岩形成的背景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超高压变质作用与碰撞造动力学'的二级课题,研究人员在大别北部青山以东及磨子潭等地发现数十处榴辉岩露头,且榴辉岩石榴子石中的金红石、磷灰石、单斜辉石出溶,表明大别北部超高压带

  • 标签: 地质调查 大别山造山蒂 安徽 大别山
  • 简介:大别造带金属矿床成矿基本特征杜建国,孙先如(安徽地质调查院合肥230001)(安徽地质实验研究所合肥230001)大别造带是横亘中国中东部的秦岭-大别-苏鲁造带的一部分。造带内不仅有全球出露面积最大的高压(HP)-超高压(UHP)变质带,同...

  • 标签: 大别造山带 金属矿床 长江中下游 成矿带 北淮阳 构造带
  • 简介:皇城银矿床,是大别北麓首次在中生代火山岩中发现的一个浅、易、富中型矿床。中生代白垩纪火山活动在时间、空间、物质等方面对于矿床的形成起着支配和导向的活动,成矿流体来自岩浆岩和雨水,是陆相火山作用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单一型银矿床。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做出了新的解释。

  • 标签: 银矿床 成因 火山作用 皇城山
  • 简介:新疆阿尔泰造带南缘包括额尔齐斯构造带,为重要金矿床成矿带之一.文章以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为基础,应用金矿成矿过程中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理论,对阿尔泰造带南缘金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阿尔泰造带南缘-盆转换系统内金的构造-流体-成矿作用体系中构造主导作用、流体直接作用及构造和流体耦合作用与金矿成矿机理和时空分布特征间的关系.

  • 标签: 阿尔泰造山带 金矿 成矿背景 构造-流体-成矿作用
  • 简介:宣城市陈滑坡群由四处滑坡组成,其中Ⅰ、Ⅱ、Ⅲ号滑坡已发生滑动,造成坡下橡塑厂房倒人伤重大灾害发生,Ⅳ号滑坡雏形目前已经形成,至今未发生大规模的滑动,却一直存在缓慢下滑的迹象,已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如遇强降水的引发,将可能产生大规模突发性滑坡,直接威胁山下敬老院、橡塑厂等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本文论述了陈滑坡群的形成条件、特征及危害,对Ⅳ号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 标签: 滑坡群 形成条件 特征及危害 稳定性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本文重点研究了大别潜山,牌楼地区榴辉岩P-T-t轨迹,探讨了大别山地区榴辉岩成因,认为榴辉岩原岩主要是碱性玄武岩,少部分洋脊拉斑玄武岩岩浆早期结晶分异堆晶岩及部分钙质沉积岩。它们在华北与杨子板块碰撞时(260±30Ma),地壳向下俯冲到40-60km处,温度550°-830°C,压力1.1-2.1GPa的条件下形成的。在构造抬升过程中,榴辉岩产生了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角闪岩相温压条件:460°-570℃,0.4-0.7GPa。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流体包体成分主要为NaCl-H_2O,H_2O,NaCl-CO_2-H_2O体系,变质作用过程从早至晚由氧化向还原环境转化。熔融包体的发现表明:榴辉岩形成具有局部深熔作用。从榴辉岩产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地区榴辉岩不是一种成因,同时具有B类、C类榴辉岩特征。

  • 标签: P-T-T轨迹 榴辉岩成因 大别山
  • 简介:攀枝花市硔箐含铂钯超基性岩体受北北东-北东向的纳拉箐断裂控制,从内向外为一次结晶分异为橄榄岩(中心)→橄辉岩→辉石岩→辉长苏长岩,成环带状。矿体均产于含长角闪二辉橄榄岩相下部内外接触带中,分为底部矿和内部矿,铂族元素与铜镍矿化带在空间上紧密相随,矿化范围大体一致。初步认为铂族元素是在岩浆熔离作用所产生的硫化物液相中聚集起来的,属于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熔离-热液交代的硫化物铜镍铂型矿床,若有贯入式熔离岩体存在,就有找到新矿体的可能。

  • 标签: 铂镍矿 超基性岩体 岩浆熔离—热液交代 硔山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