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基于G-R关系基础之上的MBS法和GFT法,对比分析了1970年以来汾渭地震带台站建设各阶段ML≥1.0的地震目录的完整性。结果表明:在基础地震台站建设阶段(1970-1977年),ML2.4-ML2.5级以上地震基本完整;在地震台站调整以及遥测台站建设阶段(1978—1997年),最小完整震级为ML2.2;在地震台站数字化阶段(1998年-至今),ML2.0-ML2.1级以上地震目录基本完整。从时间尺度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汾渭地震带相同起始震级所对应的拟合优度值基本呈稳定增加趋势,表明汾渭地震带的地震监测能力在逐步提高。文中采用改进的b值标准差法对b值基本稳定时所对应的震级进行了识别和评价,提高了最小完整震级识别的准确性,同时还分析了汾渭地震带最小完整震级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汾渭地震带北部Mc较中南部偏低。研究结果为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研究、地震台网优化布置提供了基本依据。
简介:精确定位的活动图像为了解断层产状和深部构造提供了重要基础信息。本文采用2014年5月7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山东地震台网及乳山台阵记录的乳山地震序列ML≥1.5级地震进行双差定位对比研究。定位结果显示:山东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经精定位后,震源位置呈现北西向(约315°)展布,剖面上地震分布较为均匀,震源深度3-11km。乳山台阵记录的地震经精定位后,震源位置呈现北西西向(约290°)展布,在空间上多处相对集中,体现了序列空间分布的丛集特征;剖面中心位置地震明显较少,此处似乎存在一凹凸体,序列地震基本发生在凹凸体的周围,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4-8km。从已有震源机制解、台站布局、精定位残差、现场调查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认为,乳山台阵精定位结果更加准确。
简介:简要介绍了新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的形成过程,重点分析了潜在震源区三级划分、东西部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技术途径的差异、不同级别活动块体边界带对高震级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控制作用、发震构造模型及其在潜在震源区划分中的应用等主要技术特色。共划分出29个地震带、77个地震构造区和1199个潜在震源区。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中综合方案相比,东西部地区潜在震源区的个数都有较大的增加,其中东部地区体现在震级上限6.0、6.5和7.0级的中强潜在震源区个数的明显增加,与划分工作中加强了该地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判识研究相关;而西部地区体现在震级上限7.5和8.0级的高震级潜在震源区个数的大幅度增加,与划分工作中注重了活动块体边界带高震级潜在震源区划分,以及强调应用发震构造模型指导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技术特色相协调。
简介:利用安徽台网记录的2010年以来全球29次Ms≧7.7级地震,从“一震多井”和“一井多震”2个方面,结合井孔地质水文条件,分析安徽台网水位水温观测对全球不同大震的远场效应。研究得出:①同震响应产生的水位阶变,主要由于压应力或拉应力作用于含水岩体时,造成含水层的孔隙压力发生变化所致;②井孔各含水层水压受地震应力变化波动水位出现震荡,由于井孔内混合水含量比震荡打破其内在平衡,故水温随水位震荡出现阶变,水温变化滞后于水位震荡变化;③远场效应的各项特性主要与该井地下结构所受应力变化强弱有关,地震能量释放波及其地下结构变化,导致井中水位、水温观测产生远场效应。这些研究结果,为安徽流体观测异常变化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物理基础,也为安徽及邻近地区的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简介:九江—瑞昌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在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38秒发生5.7级地震,震中位于九江—瑞昌市之间(北纬29.7°,东经115.7°)。这是华南地震区近几十年发生的最大地震,造成房屋倒塌1.8万间,人员死亡13人和20多亿元经济损失,引人瞩目。由于这次地震是发生在江西省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的九江地区,令人颇为意外。与此相似,福建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在1992和1997年也在地震活动水平较低内陆的龙岩连城、永安小陶发生了5级地震,是否意味着在这一地震活动时期,华南地震区的陆域破坏性地震往往首先在历史上少震、弱震地区出现,或者存在发生新生性地震的趋势。所以,我们在从事地震预测预报之时,不仅要以史为鉴,关注破坏性地震的重复性,还应重视现代地震活动新的特点,从整体上审视华南地区板内破坏性发展趋势。本报告是在福建省地震局领导大力支持和资助下,由福建省地震局老科协工作者协会组织的各个学科主要会员承担的专项研究课题所取得的成果。该课题自2006年初确定,主要通过收集闽赣两省前人资料和九江—瑞昌地震科考及有关成果基础上,于2006年6月到九江、瑞昌等地地震现场考察之后,经室内分析、计算与综合研究后,根据各个不同学科的侧重点,各自独立编写8篇专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