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汉阳陵地下博物馆是我国首个遗址保存在恒温恒湿环境的博物馆,但遗址表面仍然析出了硫酸钙(CaSO4·2H2O)。本研究通过对汉阳陵13号坑封闭展厅内环境温湿度、土壤蒸发量、遗址本体及地下水可溶盐的长期监测分析硫酸钙(CaSO4·2H2O)产生原因。结果表明,13号坑环境湿度长期保持100%,由于遗址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空气中水分子在土壤表面不能转化为液态水返回到土壤中,而随着土壤水分蒸发遗址表面土壤溶液浓度逐渐增大,溶液中离子相互发生反应在遗址表面析出白色的硫酸钙。

  • 标签: 遗址 环境 可溶盐
  • 简介:<正>彰法山位于潜山县城以北,南麓距合(肥)宿(松)公路及县城约500米,是一座红砂岩长条带缓丘,东西绵延10余公里,地势高出两边农田15——20米。1978年文物普查发现其南麓有密集的战国、汉唐宋墓群,1979年至今,县文管所为配合基建工程先后在此清理了残古墓18座,依顺序编号为M1—M18(图一),其中战国墓11座,唐墓5座,宋墓2座。9号墓是一座战国墓,1991年4月7日在县造纸厂基建工地发现的,由于施工取土,墓坑被挖毁1/3,为及时抢救文物,我们对该墓的残存部分进行了清理。现将9号墓的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战国墓 安徽潜山 文物 长江中下游地区 普查 唐宋
  • 简介:2005年,在洛阳市西工区发掘—批东周墓葬。其中,春秋墓M8781是洛阳市发现为数不多的春秋早期墓,保存完整。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随葬有青铜器、玉石器、骨器、木器等器物。

  • 标签: 洛阳市 014中心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春秋早期
  • 简介:2017年7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商务中心区中学工地发掘了M9。该墓是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构成的土洞单室墓,出土釉陶俑、陶器共计32件。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测该墓的年代应为初唐偏晚时期。该墓为研究豫西地区初唐时期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标签: 三门峡商务区中学9号唐墓 釉陶俑 彩绘俑
  • 简介:3有关税的文书尝试在普通百姓被为政者或上级征收金钱、物品等广义的税的背景下,探讨于阗语文献有关税的文书中,到底有怎样的内容。3—1文书的种类3—1—1户籍与被课税者的确定以及缴纳命令等首先能考虑的是纳税者的名单。虽然之前未必正确掌握,但关于这种名单的存在及其实例已经在第一部分2—3中论述过。

  • 标签: 文书 于阗 札记 世俗 出土 和田
  • 简介:于阗的税制和文书行政体制2与税相关的人2-1纳税者2-1-1纳税者的确定众所周知,在于阗语文书中有几件记录何人成为课税对象的文书。

  • 标签: 8-9世纪 文书 于阗 札记 世俗 出土
  • 简介:砚台山遗址位于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上机房营子村南,地处阴河右岸的砚台山上(图一),属于三座店水利枢纽工程考古发掘项目。砚台山以一个舌形凸出、自南向北深入

  • 标签: 区发掘 发掘简报 台山遗址
  • 简介:大同云冈第1、2窟图像一体设计而成。两窟周壁与中心柱四面配置第7、8窟以来流行的法华经、维摩诘经图像,结合中心柱上端及窟顶图像,共同表述奉持释迦佛所说大乘教法,将来往生至弥勒菩萨所居兜率天并最终成佛之意涵。

  • 标签: 云冈第1、2窟 法华经图像 维摩诘经图像 中心柱
  • 简介: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上海博物馆)主办的第9次释光(Luminescene)与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定年代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7月11-13日在兰州召开。这次讨论会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中国第四纪科学委员会干旱区环境专业委员会共

  • 标签: 电子自旋共振 文物鉴定 学术研讨会 释光
  • 简介:2002年9~12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湖北枣阳九连墩之"一号墩"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两座(M1、M2)及其祔葬车马坑(CHMK1、CHMK2)。各遗存单位保存基本完好,尤其是M2未被盗扰,出土了数量多、种类全、保存完好的大量随葬器物。资料表明,该墓为战国中期大型楚墓,墓主人是M1墓主的夫人,身份为楚国上大夫级别的高级贵族。该墓的发掘与整理为楚墓葬制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枣阳 九连墩M2 楚墓 战国 高级贵族
  • 简介:湖北枣阳九连墩M1、M2祔葬车马坑(CHMK1、CHMK2),是东周时期楚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车马坑之一。车马坑与主墓呈东西分布,主墓墓主头东足西,车乘是衡西舆东。2号车马坑陪葬8乘车,16匹马。车乘为南北横向并列式一排摆放,马匹侧卧于辀的两侧,一侧的马一律顺向。从结构上看,车乘可分为格軨舆、格軨棚架舆、格栏舆三种,其中8号车为无輈车,车型为格軨棚架舆。车乘的摆放方式应与当时车马出行的阵列有关。这些车马的发现,对我们研究古代车乘的结构、制造工艺、阵列的摆放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九连墩 东周时期 楚国 车马坑 车乘 车马阵列
  • 简介:1997年5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队,在鹿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配合下,对鹿泉市城关镇北新城村砖场发现的两座汉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M2是一座“中”字形土圹木椁墓,虽早年经盗挖并焚毁。仍然出土了玉器、铜器、铁器以及陶器、石器等。根据出土随葬品,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推测该墓为西汉时期某代真定王的墓葬。

  • 标签: 河北 鹿泉市 汉墓 发掘简报
  • 简介:望山M2出土了一批性质为遣策的竹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遣策所记的青铡礼器与墓葬出土的实物重新对应,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见解。在器物对应和定名方面,认为遣策所记的“卵缶”同于尊缶,而“迅缶”同于浴缶或盥缶;在竹简的编联问题上,认为46号简和47号简应缀合。

  • 标签: 青铜礼器 遣策 编联 对应
  • 简介:2008年5月10至5月19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荆门市博物馆、京山博物馆对京山县坪坝镇苏家垄墓地进行了实地踏勘和抢救性发掘,清理残墓一座,出土西周末至春秋初年的曾国青铜器和陶器9件。此墓的发掘更进一步证明了1966年7月出土97件曾国青铜器的地点为墓葬。

  • 标签: 苏家垄墓地 M2 曾国青铜器
  • 简介:采用光度法和亚硫酸氢钢静态分解法研究了不同相对湿度0.1%SO2存在条件下,仿古铜-锡-铝合金的腐蚀情况。在无可溶性氯离子存在下,青铜腐蚀的第一和第二临界相对湿度值分别为50%和65%左右;在有可溶性氯离子存在下,其两个临界相对湿度值均有所降低。从而给出了青铜保存的最佳湿度范围。

  • 标签: 青铜器 SO2 相对湿度 腐蚀
  • 简介:现藏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博物馆透雕。虎呈站立式,张口含咬鹰头部,右前蹄踩踏鹰颈部,颈部饰有项圈及叶片纹。鹰、虎耳上均饰有叶状纹、心纹、圆圈纹,并镶嵌有绿松石和料石。

  • 标签: 公元前 匈奴 金牌 乌兰察布 博物馆 内蒙古
  • 简介:近几年,金属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愈来愈引起了纸张保护领域的关注。特别是铁离子和铜离子,不仅引起纸张的腐蚀,而且引起特殊的问题如墨水锈迹和狐斑。1988年,制备了FeCl3和CuCl2涂布的纤维素样品,欲通过加速老化、DP(聚合体平均黏度)和FTIR研究这些离子对纸张降解的影响。

  • 标签: FECL3 自然老化 FTIR 纤维素 纸张 铁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