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梳妆用具。远古先民以盘之类的容器盛水当做镜子照其像,古代称“鉴”或“照子”,后来才叫“镜”,取其能照影像而名。《释名》所谓:“镜,景也,言有光景也”。镜在古诗文中又叫“菱花”。

  • 标签: 十二生肖 敦煌市 铜镜 星宿 馆藏 日常生活
  • 简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十一月四日,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停止使用银币,但在现存实物中,却有民国二十五年、民国二十六年银币,共三类六种。第一类: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孙像帆船图案币。分一元(图一),(中元即半元)(图二)两种。一元币直径3.2厘米,厚0.175厘米,成色80%,重13.5克;中元币直径2.6厘米,厚0.15厘米,成色80%,重6.7克。

  • 标签: 半元 造币厂 日本帝国主义 孔祥熙 总统罗斯福 戴老
  • 简介:<正>“曹盖”(或叫“跳曹盖”,一说“咒乌”)和“十二相”(或叫“跳十二相”,一说“咒偶”,也有按白马语直译为“挫喔”),都是我省境内白马藏族一种民俗祭祀舞蹈,也是一种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木制面具艺术。虽然、曹盖与十二相都是白马藏族的民族习俗,是在春节及春耕、秋收后的祭祀舞蹈,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色彩,(?)象特征,跳演时不同的习俗与身式,它们不是一种舞蹈和面具艺术,而是属于不同的两种民俗舞蹈和民俗活动。

  • 标签: 十二相 白马藏族 山寨 面具艺术 马人 祭祀舞
  • 简介:海拉尔市文物管理所沙宝帅同志在民间收集到一枚十二生肖铁钱,据说是在海拉尔西山沙坑里捡到的。铁钱重76.8克,直径5.92、郭厚0.62、穿宽1.1厘米。正面穿上一人头戴似尖顶皮帽(与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帽子形状相近),骑在一个动物上面。穿左、右、下各是三...

  • 标签: 十二生肖 辽代 铁钱 加官进禄 巴林左旗 蒙古人民
  • 简介:铜镜是中国古代人照面饰容的器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各时段铜镜的时代特征相当明显,其镜背所装饰的各种花纹和铭文实际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尚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众多类型的中国古代铜镜中,出现于隋、盛行于唐、延续至宋辽,直至明代的生肖铜镜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此类铜镜出现的背景,以及持续时间久远的原因与人们赋予此类铜镜的特殊功能有很大关系。目前有关生肖铜镜的讨论不多,除孔祥星等作了初步论述外,几乎没有专门的讨论。本文将在收集整理历年各地考古出土的十二生肖铜镜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展开相关讨论。

  • 标签: 古代铜镜 十二生肖 日常生活 思想文化 社会风尚 持续时间
  • 简介:在朋友处见到新近收集到12枚丝绸之路钱币,拓了来,介绍给读者供研究。

  • 标签: 钱币 丝绸之路 朋友
  • 简介: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至二十六年间,国民政府曾试制多版较传统小型之银元,亦曾向美国订购相当数量.但此缩水银币从未发行。各界对其制造时地现仍有不同说法,笔者将在美、台等地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与同好互相探讨分享。

  • 标签: 银币 民国 孙中山 1936年 国民政府 资料整理
  • 简介:1982年,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岳家嘴的隋墓中,出土了一组形制别致、独具特色、具有代表性的隋代十二生肖兽首人身灰陶俑。十二生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年方式,本文就其十二生肖俑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所展现出来形制的不同,试析古代生肖俑的演变历程。

  • 标签: 十二生肖 灰陶俑 赏析
  • 简介:《前秦建元二十年籍》“新上”附籍者中新生儿的年龄,证明高昌地区曾于建元十四年(378)、十七年(381)、二十年(384)三次造籍,当时可能存在三年一造籍的常规。鉴于前凉与东晋政治关系密切及刘宋已实行三年一造籍的定式,前秦高昌三年一造籍的常规可能源于东晋。本户籍第三栏所载“场地”即北凉赀簿中的“空地”,最后一户土地全部售出的情况与北凉赀簿中宋通息户“赀尽”的状况类似,表明本户籍第三栏的登录内容可能是依据赀簿对土地计赀的需要而设。因此第三栏所登录的土地情况,应为每户土地的持有状况,而非只记录土地异动情况。

  • 标签: 《前秦建元籍》 造籍 赀簿
  • 简介:1973年,湖南长沙市郊马王堆汉基出土了帛书《五十二病方》,学术界关于其成书年代有三种说法。本文从此书的内容、文字、语言等方面予以考证,认为《五十二病方》的成书年代应在战国晚期。

  • 标签: 马王堆汉墓 《五十二病方》 成书年代 战国晚期
  • 简介:中国的历史很长很长,有文献可考的就有五千年。有关这五千年的文献记载浩如烟海,了解五千年的历史,如果从文献人手,最直接,最科学的办法是翻阅廿五史。但是在廿五史的第一部即大家所熟知的《史记》中,对早期的历史的记载也有诸多缺环,至少是语焉不详,所以导致后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不但怀疑三皇五帝为子虚乌有,连夏商王朝也认为多属虚无飘渺。文献既不可全信,从二十世纪起,中国学者找到了一种了解过去真实历史的科学方法,这就是从西方引进的近代考古学。如果将瑞典人安特生早期在中国所做的工作计算在内,田野考古学在中国已有近九十年的历史了。

  • 标签: 三皇五帝 田野考古学 近代考古学 商王朝 《史记》 文献记载
  • 简介:1996年,笔者在皖南山区偶然得到一枚安徽省造当二十文光绪元宝铜元(彩页1)。此币红铜质地,直径32.5ram,厚2.05mm,重14.7g。正面中心为“光绪元宝”4字,上环“安徽省造”,下环“每元当制钱二十文”;币背中心为蟠龙,上环英文安徽省名,下英文纪值。

  • 标签: 光绪元宝 安徽省 得一 皖南山区 英文 铜元
  • 简介:安徽省六安市地处大别山深处,是当年鄂豫皖苏维埃根据地的中心地区,1931年5月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就诞生在该市的金寨县境内六安.该行下设印钞厂和造币厂,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发行了纸币、油布币和金属货币,为苏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对皖西北苏区银行及所发行的货币研究进展缓慢,原因是文字及实物资料都比较缺乏.笔者根据本区发现的实物资料,谈皖西北苏维埃造二十文铜元几个相关问题.

  • 标签: 皖西北苏维埃 铜元 手工铸造 铸币时间
  • 简介: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命名的美学原则初探张亚杰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保护最好的皇家园林,1994年12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位于河北省承德市,1703年始建,1790年竣工,占地546万平方米,分为宫殿区和...

  • 标签: 避暑山庄 美学原则 十二景 建筑主题 六景 自然风景区
  • 简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在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向近代商业经济发展演变进程中,现代银行的出现,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与促进作用。鸦片战争后,英、法、德、日、俄等国列强在侵入中国的同时。相继在华开设银行.以操纵中国的经济,垄断中国的国际汇兑业务与国内金融市场,并通过大量贷款,逐渐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银行成为它们对华实行经济侵略.加紧资本输出,掠夺中国财富的重要工具。

  • 标签: 中国通商银行 半殖民地半封建 钞券 光绪 近代中国 商业经济
  • 简介:田先生近得二十五两银铤一枚,经沪上估客鉴定,多言赝品。田先生心中无底,便拿来让我看。此银铤背面布满蜂窝,正面凿刻34个铭文,内有南宋孝宗皇帝赵奋(shen)的淳熙年号。从包浆、形制、重量、行文习惯、官职互应关系分析,当属南宋银铤无疑。我对田先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即嘱我写一篇考据文章,以彰其名。

  • 标签: 银铤 南宋 行文习惯 宋孝宗 铭文 形制
  • 简介:奉呈一枚民国二十九年伍拾圆军需公债券(封底),供同好共赏。该券券幅225×208mm,彩色单面,由“中央信托局印制处”承印。券面上部为一淡蓝色花框,花框由坦克、飞机、弹头及“军需”两字等图文组成。右下方钤一红色税票型印章,章内文字为:“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军需公债伍拾圆”。

  • 标签: 钱币 军需公债 伍拾圆券 中华民国
  • 简介:我国学者对邢窑的真正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50至70年代的邢窑研究,虽有较大进步,但没有突破文献与器物“对照研究”的局限。80至90年代,邢窑遗址在河北临城和内丘县相继发现,解开了中外学者长期关注的“邢窑之谜”,理论研究和工艺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 标签: 白瓷 邢窑 古窑址 临城 内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