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1999年9月,笔者在礼县石桥镇发现1件青铜,器身刻铭标明器物所属的地名、器名及重量,且铭文显示该器物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大秦帝国的西垂发祥地有关。本文对该铜的年代、历史背景、铭刻内容等问题作一考释。

  • 标签: 西祠器 礼县 铜豆
  • 简介:八角星纹彩陶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年)时期的盛食器,1978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现藏山东省博物馆。这件彩陶口径26、足径14.5、通高28.4厘米。泥质红陶,深盘圜底,喇叭形圈足,造型规整匀称。陶采用彩陶工艺装饰。器表先施一层白色陶衣,其上用褐、红等矿物染料绘成图案,图案为八角星纹,象征东方的太阳纹。

  • 标签: 彩陶 八角 大汶口文化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遗址 省博物馆
  • 简介:胜,又称厌胜.源于先民原始信仰中的祝祷行为。后演变为用符咒等法祛邪祈吉的一种较普遍的民间传习。例如,清袁枚《新齐谐·滇绵谷秀才半世女妆》云:“蜀人滇谦六.富而无子,屡得屡亡。

  • 标签: 文化 古代 原始信仰
  • 简介:正定现藏有三方朱熹书“容膝”刻石,一方存隆兴寺,两方藏于民间。隆兴寺藏的一方刻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为原始刻石,但漫漶严重。第二方系摹刻前石而重立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文字保存较完整,可弥补第一方刻石文字之缺。第三方仅见拓片,应为三方“容膝”刻石中时代最晚者。

  • 标签: 正定 明代 “容膝”刻石 范志完
  • 简介:中国的古代钱币延续了两千多年,一直以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枚枚小小的钱币,蕴含了不同社会时期的政治生活、经济发展、商贸往来、民俗文化等各个方面。除了正式流通的钱币外,还有一种钱币,形制与流通货币相似,只是在特定的渠道流通,主要用于馈赠、赏玩、祈福等,钱面上的图案和文字有特定的意义,表达人们的一种心理愿望和向往。此类货币被称为钱币的非正用品,一般都统归为胜钱,它们虽然是正式流通货币的衍生物,但也是中国钱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标签: 古代钱币 民俗性 流通货币 功能 政治生活 经济发展
  • 简介:在汉代胜钱中,许多钱上有带钩图案。《中国钱币》2010年第3期发表了刘春声先生题为《趣味盎然的早期压胜钱》的文章。文中介绍了五枚汉代胜钱,其中三枚都有带钩图案。那么为什么汉代胜钱上会有带钩图案,这种图案代表什么含义,它为我们研究此类胜钱的性质、用途和断代提供了怎样的依据和启示,本文试谈一点浅见。

  • 标签: 图案 汉代 《中国钱币》 2010年 断代
  • 简介:《浅析怀宁藏“永通万国”胜钱母范》一文报导:“1986年春.怀宁县在开展全县文物普查时,于该县秀山乡秀山村一村民家,发现了一件‘永通万国’胜钱范……此‘永通万国’胜钱范,铜质,盆形,长方形圆角,范面长15.5厘米,宽11.3厘米,范厚2厘米,重810克,范中心有一方形凸起,高约为0.6厘米,左右各有一宽0.5厘米,高0.3厘米,‘×’字形浇铸槽,

  • 标签: 钱范 铜质 文物 辨伪 山村 发现
  • 简介:明人于谦治黄河水患时曾铸铁犀于开封城外,类此镇河兽在黄河边及其它水系都有发现,少数民族地区也有遗存。文章描述了这一特别的文化现象,认为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观念,并与古代民间宗教中的“镇”“”巫术及其风俗背景密切相关。

  • 标签: 黄河 镇河兽 镇压 风俗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