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半两钱的版别常以“两”字的变化情况来划分.传统的分法有“大人两”、“小人两”、“连山两”、“十字两”,但其中的竖划多只顶框架的上栏而不出头。有种半两中竖却是穿过框栏,与上横相接。比起常见的“两”字犹如多出个颈脖,人称“有颈半两”。而正是多了这么一点,就成了一种珍稀的版别。我们注意到.在丁福保的《历代古钱图说》里没有这种版式。后来此书出了个马定祥的“批注本”,评介了不少新的版式.也没有提到“有颈半两”。
简介:以现代眼光来看,古中国的货币是没有制度可言。譬如金银虽自古即有价值,却没有制造金银币,即便铸过货币形状也不是用来作流通工具;真正作流通用的,基本上都是铜钱。到清朝时,大体上仍然是银钱平行本位;大数用银,小数用钱,铜钱与银两间基本上维持一千文兑一两的比价,以增减铜钱的重量来配合市场的变化。
简介:《钱币博览》2004年第2期中,笔者对“上海壹两”的来龙去脉做出了说明。现因蒐集到更多英文资料.于此再做一次梳理,同时将随其后出现的“关平壹两”纳入.祈使中国泉界对此有更完整的了解.能与国际认知接轨。
简介:荆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三段式画像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征集,入藏时破为十块,后经修复完整后,虽裂纹依稀可见,但整个镜背纹饰繁缛、清晰、自然,镜面光亮,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鉴赏性,现将这面铜镜介绍如下。铜镜为圆形,高圆钮,圆形钮座,平缘,直径18.5、钮径3.6、沿厚0.6厘米,重1032克(图一)。镜背纹饰以铭文带为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两条夹钮的平行线,将主体纹饰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纹饰中部有一圆形立柱,
简介:仔细辨识“三段式神仙镜”上区图像,并结合铜镜铭文,可知“三段式神仙镜”上区图像应为“九子母”画像,此类铜镜宜定名为“九子镜”.这种铜镜大概于东汉后期首先由四川地区的工匠制造,后流传到陕西,一直到三国魏晋时期还有零星生产.
简介:宋、辽、金玉器是中国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皆受中原玉器的影响却又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依据近年来出土的玉器实物资料,结合传世玉器,对这一时期玉器的类型、工艺、用途、鉴别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简介:历史上的白铜钱相对较少。笔者藏有两枚北宋白铜钱。其一为宣和通宝小平钱(图1),钱径24mm,穿6mm,厚2.3mm,“宣”字较大,“和”呈斜势,“宝”字方贝。查阅诸谱均未见此品,应是宣和小平钱的又一版别。
简介:我县文化馆藏有一枚西汉四铢半两,径2.4、穿0.9厘米,穿上横郭(见图)。秦汉半两钱,大多无记号。西汉文帝五年到景帝六年,国家、地方、官民皆可铸币,因而出现了品类繁杂的半两钱,这时的铸币上偶尔出现一些记号,但是也并非无意而成,有的星月、竖
简介:一、裴文中先生与史前陈列馆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奠基人、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裴文中先生(1904年~1982年),于20世纪40年代曾两度应聘到燕京大学历史系任教,讲授史前考古学,并筹建史前陈列馆.这在中国考古学史上,也是富有历史意义的两件创举,今就这两个方面作一些记述.
简介:1884年6月6日,法国与越南在京城顺化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共19条。主要内容为:越南接受法国保护;法国有权在越南各地驻军;法国设总监督,控制越南对外关系;保证保护权的行使;在东京各地设监督,节制越南官吏等。从此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简介:开元通宝钱自唐武德四年始铸.到南唐清泰三年停钱,前后共经历了二、三百年历史,铸量较多,版别丰富。开元通宝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种,即早期钱多为光背,但铸工较好。
简介:山西侯马东周、两汉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在配合侯马市的基建工程中,我站分别于1957年夏、1958年秋、1985年春、1990年和1992年冬,在侯马市房管局商品房基地、铁厂、农业局、蔬菜公司批发市场等地发掘出东周至两汉时期墓葬共28座(图一)...
简介:拙文《两宋金银钱通考》曾发表于《钱币博览》2007年第4期,本文为其续篇。一、两宋金银钱的铸造工艺金、银的熔点远高于青铜,以铸造铜钱的工艺来铸造金银钱,主要的问题是材料的耐热性和干燥度。耐热性不够,则表面易破坏,导致铸成品粗糙或不易脱模。相对铸铜钱适当的干燥度,在更高的温度下,残余水分大量气化.或进入型腔急剧升高气压使得金银液不得注满而形成铸缺,或直接导致材料崩塌使得型腔被破坏。
简介:笔者不久前在赵泰老先生处帮助整理安徽泗县平山出土罐藏数千枚半两钱时,拣出一枚花穿半两。其径24.0mm,穿6.7mm,重3.3g,正八角型花穿(其中面穿向内有坡度),角与角对称精确,花型美观,平背光洁齐整。“半两”二字含汉隶风格,方正严谨.“人”字短两,钱文与穿孔八角形图案风格统一,肉好平坦、圆整,外廓有一点流铜注角,通体生坑锈色斑斓,包浆完整。从整体风格推断,此钱应为文景时代所铸。
简介:笔者藏有两枚异品古钱。一.面“工”字五铢钱五铢钱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前后铸行7百余年,其版别十分复杂,更有人在币上进行“外科手术”,盗铜牟利,形成磨郭、剪边、埏环和对文等异常现象。笔者所藏系磨郭(边)五铢钱。
简介:“半两”钱始行于战国之秦。自秦惠文王二年(—336)“初行钱”,经历秦朝、至汉武帝元狩四年(—119)铸“五铢”(其间武帝初年曾短期行“三铢”钱),前后跨越三个朝代,流通二百余年。从秦始皇时(—221)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种统一的法定货币,对以后的币制有着深远影响。其轻重、厚薄、大小有很多变化,但其文则始终为“半两”二字。尽管版别极多,笔意各殊,却因字数既少,笔划亦稀,一般研究者只据秦始皇统一文字,李斯创小篆为界,
简介:在世界各国硬币中,如果按品种多寡来排列座次的话,那么除中国和印度而外,就要数德国最有资格坐上这第三把交椅了。
简介:论秦半两钱蒋若是Basedonhistoricaldocumentsandarchaeologicalfindings.theauthorarguesthatduringtheperiodofWarringStates.noBanliangCoins...
简介:九八年我在县集市从一民族青年手中购得二枚靖康重宝铜钱,查钱书无图谱,无说明无记载,在此介绍给广大同好,以求共同欣赏。
简介:宋代典章文物多有可观,钱币文化亦堪称高峰:两宋金银钱的发展演变脉络是比较清晰的:北宋多为年号钱,形制、钱文与流通铜钱相近;南宋年号钱并非主流,而以寿庆宫钱和吉语钱为其特色。具体讲来,北宋初年宋元、太平皆有与铜钱同版之银钱,淳化元宝金钱面版亦与铜钱无异。
介绍两品有颈半两
细说“上海壹两”——“纹银壹两”、“上海壹两”、“关平壹两”及香港造币厂
再谈“上海壹两”与“关平壹两”
荆州博物馆馆藏的一件三段式画像镜
汉代铜镜上的“九子母”图像——对“三段式神仙镜”的再认识
两宋辽金玉器
两品北宋白铜钱
穿上横郭半两
燕园怀旧两篇
越南同庆十两银锭
唐开元两品略谈
山西侯马东周、两汉墓
两宋金银钱杂论
花穿半两形成试析
两枚异品古钱
“半两”钱文字略考
德国拜恩两盾银币
论秦半两钱
两枚靖康重宝钱币
两宋金银钱摭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