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的离宫别苑,原本是古北口外大小二十座行宫之一,肇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经乾隆大规模扩建,前后经过八十多年,才最后建成。这在时间上几乎与“康乾盛世”相始终。山庄初步建成后,康熙每年去木兰围场举行秋猕之典,必住山庄,“计一岁之中幸热河者半,驻畅春园者又三之二”。乾隆也是一年之中约有半年的时间驻跸避暑山庄。在此期间,由皇帝指派或批准韵大学士、军机处和各部院大臣扈从行在,处理政务,因此,避暑山庄在当时又成为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这就说明,“康乾盛世”与清帝在山庄处理军国重务及其政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避暑山庄以及融汇汉、藏、蒙各族寺庙建筑艺术的外八庙,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园林艺术和宗教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也是“康乾盛世”国家统一、封建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昌盛的体现;而且,正是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才形成了避暑山庄及其寺庙群的格局。
简介:康区作为藏族三大方言区和三个传统的人文地理区域之一,因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文化与社会的差异性、多样性突出,民族支系繁多等特点,人们对康区人文特点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困境和障碍。也造成康区研究较之于卫藏和安多一直相对薄弱和滞后。本文在综合并兼顾地缘、经济方式、民族交往与互动、历史演变、文化特点等诸多因素基础上,对康区人文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讨论。提出康区具有五个突出的人文特点:一是康区是农牧混合与农牧过渡地带;二是康区地处民族走廊地带,是藏族与西南众多民族互动与交融的地区;三是康区是藏、汉民族交流互动及西藏与内地之间的连接通道;四是康区是一条历史文化沉积带,积淀着许多古老的历史遗留;五是康区地域文化具有突出的多样性、复合性与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