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日本)滨岛敦俊一、序论关于旧中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城隍庙,过去曾有邓嗣禹、那波利贞两位作过概括性的论述(邓35.那波34),近年有中村哲夫、D·Johnson诸位在整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了新的探讨(中村76,D·Johnson8...

  • 标签: 城隍神 朱元璋 城隍庙 城隍祭祀 中书省 士大夫
  • 简介:变通旗制·消除满汉畛域是清末直隶“新政”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直隶地方政府通过实行垦荒政策.提倡“移民实边”以缓解放人的生活压力。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旗人也积极参与社会改革,一方面通过建立新式学堂提高旗人的素质;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新式社团参与政体改革,督促变通旗制处加快改革步伐,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 标签: 垦荒 移民实边 八旗教育 八旗宪政
  • 简介:吏部是清代中央人事管理部门,与明代比权力下降较大,运行中受到多方牵制且尚书兼差过多,无暇部务。丙午改制中,因与宪政要求冲突,吏部裁留成为论争焦点。基于自身利益和本位主义,改裁双方斗争激烈。陆润庠等吏部尚书为使吏部能够见纳于宪政,在体制内进行技术性改革。在机构改革与权力调整不同步的情势下,吏部最终被裁,其职权并入内阁。

  • 标签: 丙午改制 吏部 吏部尚书
  • 简介:《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发动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所谓“孔子改制”,其实是经过康有为改造了的孔子,使之适应变法维新的需要,用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康有为原本是中国传统的儒家莘莘学子,但在青年时代,由于“薄游香港”,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从而倾心“西学”。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陡然上升,他迫切希望用西方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去替代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富强救国,于是他又成了“西学东渐”的关键人物。探求康有为的“孔学”与“西学”意识,无论对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或是研究“旧学”与“新学”的撞击,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 标签: 康有为 孔子改制 变法维新 封建专制主义 思想演变 西学
  • 简介:在观念层面上,“崇德改制”与随后发生的“丙子之役”这两个事件之间具有特殊的意义及关联性。在朝鲜看来,“崇德改制”关涉整个天下秩序的变更,表达了金-清政权取代大明、成为新的天下共主的诉求。对于金-清政权而言,其诉求的正当性根据在于天下“惟有德者居之”,而现实基础则是蒙古与朝鲜的臣服。相较蒙古,“小中华”朝鲜的归顺尤具特殊意义,它既能增强皇太极有德之君的形象,又能消解明朝支配天下的正当性基础。因此,征朝就成为清政权改号称帝后的当务之急。通过“丙子之役”,清朝的军事征服将朝鲜纳入其政治框架,但并没有完全取得预期效果,朝鲜仍然不承认清朝的正统性。

  • 标签: 崇德改制 丙子之役 朝鲜 清朝
  • 简介:奏鈔是唐前期三省體制下處理日常政務的主要文書,隨着唐宋間中書門下體制的發展,一度淡出歷史舞臺。北宋元豐改制將中樞政務劃分爲"有法式事"與"無法式事"兩部分,奏鈔恢復行用,成爲處理"有法式事"的專用文書,並以"條例"作爲判事依據。從奏鈔的實際運用中可以看出,元豐改制重建的三省與唐代已有所不同,尚書省在政務運行中吸收了中書門下體制的諸多特點,中書與門下兩省亦存在新的制衡機制。而奏鈔復用的更大意義在於將皇帝從繁3)的細務中解放出來,標誌着宋代君主走向政務前臺的進一步深化。

  • 标签: 奏鈔 徐謂禮文書 元豐改制 中書權重 條例
  • 简介:借鉴企业管理之长,创建一支爱岗敬业、富有创新能力的管理干部队伍;把学科教育作为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从小处着眼,从学科中抓落实;注重学生心灵成长,开设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世界;肯定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在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同时,不断挖掘'挫折教育'的要义……陕西省咸阳高新一中校长于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