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贵州素来以优越的气候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民族风情闻名于世。贵州的优秀作品显然不仅止于此。贵州人的聪明与勤劳,造就了许多让世界惊奇的作品,堪称“贵州神作”。它们伴随着贵州岁月长河,从历史的山坳中奔流而出。当这条长河即将流进21世纪第三个10年的时候,活跃在潮头浪尖的这些“贵州神作”,也闪耀着新的光彩。
简介:金陵机器制造局创办于1865年,位于南京聚宝门外扫帚巷西天寺。1869年,该局已能生产多种口径前膛炮、炮弹、炮车及枪弹。次年,在通济门外神木庵旧基兴建火箭分局。1871年9月,在通济门外九龙桥兴建火药分局。1879年,归并乌龙山机器局。1881年,仿制成功美式加托林轮转机枪(十门连珠格林炮)。1884年,仿制成德国克鲁森式37毫米2磅子后膛炮和美式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四门神机连珠炮)。至此,该局已可生产劈枪炮,24磅生铁开花炮、12磅子来福铜炮等前膛炮,亦可制造山炮、加托林轮转机枪、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等后膛枪,亦能配套生产炮弹和炮架。其生产的枪械质量并不亚于西方,价格却便宜两三成,在中法战争中,供应清军军火起到一定作用。当时海口封禁,进口国外枪炮受制于人。
简介:18、19世纪,作为整体符号体系的儒家世界开始受到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冲击,一种普世主义的帝国宇宙观逐渐动摇,并试图在作为他者的西方面前寻求一个相对化的自我定位。各路知识分子在亦敌亦友的西方参照下,整合国内分化的各种势力,加入到西方所建构的国家秩序与话语体系中来。建国以后,如何在新生政权的意识形态框架下处理少数民族他者问题成为工作的重点,这一时期的民族识别与民族政策基本确立了中国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框架。在西方社会的冲击下,建国以前的汉民族想象与建构是一种自我寻找与定义,而建国以后的汉民族书写却依赖于对少数民族他者的分类,进而体现主体汉民族的现代性与同质性。90年代以来,随着少数民族意识的觉醒与西方学者的深入研究,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民族建构策略在"作为自我的他者"和"作为他者的自我"的双重影响下不断遭遇实践与理论困境。这一历史生成的学术困境——即将中国作为一个符合国际格局的民族国家进行表述,还是将其作为一个超民族、超国家、超社会的体系进行书写——需要在长时段的历史事实与知识脉络中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