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四个花样美男,灿烂整个华语世界!2002年最吸引两岸观众眼球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青春偶像剧,非来自台湾的《流星花园》莫属。这部根据日本漫画改编的剧作掀起的狂热和轰动,在国内近几年的文化市场上都是罕见的、流星曾经划过,光芒已然引退,众人褒贬不一。然而,在日韩剧席卷国土之时,在本土偶像剧创作如此迷惘之时,这样一部与众不同的偶像剧的出现,就不仅仅是一个梦的旅程一次视觉的冲击,它给我们的影响和启示依然值得探讨。元素:如何构造偶像的天空面孔要青春,服饰要新潮,剧情要离奇,细节要搞笑,观念要时尚,音乐要煽情。这是有人总结的日韩剧的成功秘诀,也正是《流》
简介: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邓丽君的绵音柔曲在大陆的蔓延,香港电影伴着流行歌曲和蛤蟆镜、喇叭裤风行内地,人们从录像厅租来《赌神》系列和香港的功夫片也成为当时的时髦娱乐。对于香港电影,我们有着太多说不尽的故事和喜爱的面孔。有人说香港电影是庸俗的商业产物,然而综观近百年来香港电影的起伏与今日的蒸蒸日上,这个人口仅680万的都市却能够年产电影一二百部,也曾经是两岸三地唯一可以在票房上抗衡进口大片的电影市场,如此的“东方好莱坞”怎能让我们一言以蔽之?作为华语电影的一部分,对香港电影的正视也是对中国百年电影的另一种审视。
简介:论渊源.“独立电影”应该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晚期的美国“地下电影”。“地下电影”形成于40年代,兴起于50年代,成熟于60年代。1960年夏季号的美国《电影文化》杂志,发表了该刊编辑,电影评论家,独立制片人卓纳斯·麦卡斯的文章《新一代的电影》。在这篇文章是,麦卡斯宣布新一代的电影人已经崛起,并将其称为“独立电影制作者”,并于9月30日首次发表宣言提出“电影完全是一种个人表现,因此电影的拍摄,应拒绝制片人,发行商和投资者的干涉”,“拒绝电影审查制度”,“寻求新的电影筹资方法”,“打破高成本电影神话,提倡低成本制作”,“摧毁不合理的电影发行放映制度,建立自己的合作发行放映中心”,“创立举办自己的电影节”等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伍迪·艾伦、马丁·西科塞斯,大卫·林奇、斯派克·李,斯蒂芬·索德伯格,科恩兄弟、格斯·范·桑特、奥利弗·斯通,吉姆·贾木许,昆汀·塔伦蒂诺等新一代导演的闪亮登场,“独立电影”终于获得了知识界的广泛认同,但同时,它也加快了向商业电影靠近的步伐。但无论是昔日“独立”,还是今日受主流商业所“招安”,那些曾经在电影体制之外浴血奋战的前辈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