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3月下旬,本刊编辑部在上海与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联合召开“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艺术创作”座谈会。会议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本刊编委奚姗姗和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姚国华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徐桑楚、于本正、桑弧、梅朵、刘泉、边善基、钱国民、陈朝玉、王纪人、杨代藩、陆寿钧、赵志强、刘立忠、金柏松、顾晓鸣、花建等上海电影界领导、艺术家及理论界知名人士20余人。上海市电影局党委副书记杜文林代表局领导出席了会议。座谈会发言踊跃,讨论热烈,与会者针对会议议题发表了很多鲜明坦率的观点和意见。大家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这一命题的提出,应该是对党的以“二为”、“双百”为核心的文艺方针的重申、坚持和发展,是对我国电影优秀传统的肯定、继承和弘扬,也应该是对过去、现在及未来中国电影发展走向的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为了使其健康地顺利地发展,还需要有关领导部门在经济上、体制上予以调整、支持和保障。会后,许多同志根据发言撰写了“笔谈”文章。张骏祥、赵焕章等同志因故未能参加会议,但都专门撰写了文章。本刊将在本期和下期连续刊载这些文章,以期吸引更多的电影工作者和读者、观众参加“笔谈”活动。
简介:关于“电影与我”电影,从它诞生以来,就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历史的积淀,无数具有精典意义的电影中所拥有的深刻的思想、鲜活人物、隽永的故事、精彩的情节、典型的语言、精湛的表演、尖端的科技……以及融合了这些元素而生成的众多偶像,曾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意识,我们的人生。在我们人生的成长阶段,常常因一次偶然的和电影相遇,或许便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潜在的原始性动力;或许为人生创造了一个值得永远追求的梦境;或许人生因此而直接改变;或许在充满理想的内心深处留下了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情结……这就是电影的力量!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带着仆仆的风尘回首那歪歪邪邪、深深浅浅的脚印时,或清清晰晰、或隐隐约约总离不开电影的身影;当我们在艰难的跋涉中把目光投向未来时,总会看见电影在远处对我们的呼唤。电影,不仅给我们快乐,给我们享受。给我们消闲,给我们知识,更重要的,它还让我们认识自己。“电影与我”便因此而问世。在这个栏目里,你一定会看到一个也许会比电影更真实、更丰富、更动人、更精彩的世界。朋友,欢迎你走进这个世界。《电影评介》编辑部刘斯奇
简介:<正>九月初我回到北京,第二天卽到北影和导演、美工以及美术界的张光宇、正宇等同志座谈戏曲片六出戏的布景问题,初步决定《抗金兵》照舞台演出处理,增加女兵人数,《别姬》背景仿陕西皮影,《洛神》用电影手法,《醉酒》用国画通景手卷,《宇宙锋》用宫殿及家庭二景,《金山寺》用马远画水景的手卷。九月底,北影请苏联摄影专家雅可夫列夫和录音师戈尔登两位同志聚餐,席上我们虽是初次见面,但彼此欢谈,有如故交一样的亲切。厂长告诉我:“专家对我们这次拍摄工作非常热心,检查了厂里的灯光设备后,已和苏联有关方面联系,决定支援我们二十支灯,现在正在运输途中。”我向专家表示感谢。影片决定十月十五日试拍,试拍期为一月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