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地方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的四川清音,人们关注其源起与形成自在情理之中。然而,正史也好,坊间也好,对此莫衷一是。主要观点有三:一是认为四川清音为本土曲种,由唐宋巴渝民歌或明代小曲演变而来;一是认为其为舶来品,是苏州弹词等江南小调“远嫁四川的女儿”;一是认为它来自陕西,是以流行于陕西农村的郦鄂清唱为主,兼收并蓄各地民歌、戏曲音乐而形成。通过对清代巴县官府档案以及清代四川地方县志的查阅分析,参考四川说唱艺术传统和明清普遍流行的小曲,四川清音应该是在明清小曲基础上,吸收各地民歌俗曲、戏曲音乐等形成。四川悠久的说唱艺术传统是其灵魂,明清小曲是其骨骼(源起),包容八方民歌、戏曲等元素为其血肉,是有本土根基而又不乏外来风韵的地方曲种。
简介:俄罗斯戏剧大师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耶夫雷诺夫曾认为其自身所处的时代是最反剧场性的时期,即便是戏剧自身也不具剧场性。作为对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戏剧反剧场化主张的回应,20世纪出现了重现剧场性的趋势。“剧场性”这个在戏剧、绘画乃至社会学领域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词语自18世纪以来就受到了众多学者和理论家的研究及阐发。本文对维克多·特纳(VictorTurner)、理查·谢克纳(RichardSchechner)、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Sennett)及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Fried)等人对于剧场性的理解和这一概念在艺术史和社会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做出了对于剧场性衰落与回归的理解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