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者,每每为戏曲史料匮乏,扼腕欷歔,抱憾不已。对于戏曲史上不少重要的问题,只好阙疑待考,或则管窥蠡测,难成定论。于是,编织在小说中的戏曲描写,特别引人注目。尤其在长篇小说中,更加绚丽多采,举凡剧种、声腔、剧目、曲文、演出,包罗万象,无所不备,这确是一块有待人们深入开掘的戏曲宝藏。《水浒传》、《金瓶梅词话》、《祷杌闲评》、《欢喜冤家》、《弁而钗》、《无声戏》、《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歧路灯》、《红楼梦》、《风月梦》、《品花宝鉴》、《海上花列传》……都为戏曲研究拓开了新的广阔天地。其中,尤以《金瓶梅词话》与《红楼梦》为最。

  • 标签: 金瓶梅词话 红楼梦 戏曲史 演出形式 西门庆 戏曲演出
  • 作者: 杨晓东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4期
  • 机构:摘要: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它是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 简介:东欧诸国的文学艺术,对我国读者和观众来说,并不陌生。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鲁迅、茅盾等革命文学先驱曾亲自翻译介绍了东欧诸国的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东欧诸国的许多优秀作品相继被译成汉语,陆继出版:如波兰的密茨凯维奇、显克维奇、莱蒙特、米沃什、捷克的马哈、聂鲁达、伏契克、塞弗尔特、恰佩克,匈牙利的裴多菲、约卡伊、米克沙特、卢卡契,南斯拉夫的普列舍伦、兹马佛、努希奇、安德里奇,罗马尼亚的爱明内斯库、卡拉加列,保加利亚的波特夫、仗佐夫、阿尔巴亚的弗拉舍里、皮塔尔卡等作家的作品,其中不少佳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标签: 东欧 戏剧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 绪论 新中国成立 文学艺术
  • 简介:本文分析造型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的过程,以了解造型风格演变差异化的原因。自古典艺术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开始,至文艺复兴时代,以"神论"精神主义为主的造型风格创作表达出沙文主义的理想,到了今日以新式的创作方法为基础的进展,改变了人类传统的造型风格,现代设计艺术所展现的风貌已完全创新。

  • 标签: 造型 艺术风格 演变 现代主义
  • 简介:最近有人著文,谈到关羽的“乞娶”,探查他的婚恋对象。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关羽的婚事,介绍得非常简单。只是在第七十三回,关羽攻占襄阳城后,诸葛瑾对孙权说:“云长自到荆州,刘备娶与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寥寥几句,一笔带过。至于关羽的妻子,究竟姓甚名谁,都未提到,真是神秘得很。因而,过去有地方建立关夫人庙,

  • 标签: 关羽 罗曼 《三国演义》 诸葛瑾 婚恋 阳城
  • 简介:明清时期,浙江的戏曲发展不但在创作上涌现了大批优秀作品,而且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这些戏曲理论集中反映了当时戏曲的繁荣深度和广度,从徐渭到李渔,从《南词叙录》到《闲情偶寄》,较为集中地论及戏曲语言的本色当行、戏曲曲意和曲律的辩证,戏曲主题的尚情论形成了三股戏曲思潮,即本色思潮、双美思潮、尚情思潮。这三股戏曲思潮基本体现了明清时期浙江地区戏曲发展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戏曲在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

  • 标签: 明清时期 浙江地区 戏曲思潮
  • 简介:<正>一870年以前,即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1116年),著名诗人陆游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说:政和中,大傩下桂府进面具。比进到,称一副.初讶其(一作“甚”)少。乃是以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乃大惊.至今桂府作此者,皆致富.天下及外夷,皆不能及.

  • 标签: 傩面具 桂林 广西 莫一大王 道教 演变
  • 简介:赵朴初先生,1907年11月5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天台里。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他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生前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曼会副主席、中国氏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 标签: 赵朴初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共产党 故居 中国佛教协会 社会活动家
  • 简介:许子东在《读书》2011年第12期上刊登同题文章,文章认为,作者之所以研究张爱玲,就是关注张爱玲的文学意义,探讨张爱玲与二十世纪中文文学发展的关系。过去二十年。两岸三地对张爱玲的评论,看似十分热闹,

  • 标签: 文学史意义 张爱玲 《读书》 文学发展 二十世纪 两岸三地
  • 简介:《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书系》,对从文明戏时期到建国前夕这一阶段的重要戏剧理论批评著述进行集中影印,为现代戏剧研究保留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书系》本着“依看论,以论勾”的思路,其编纂体例及对内容的择取,使整套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按照原书出版时间的先后编排书籍,以求勾勒现代戏剧运动之轮廓;二、书籍的收录,又以各阶段美学动向为内在支撑,勾画出中国现代戏剧观念的演变历程;三、线性勾勒中,注重对重点戏剧家或戏剧现象的凸显;四、内容选编方面,力求面面俱到、风格多元;五、收录具有代表意义的外国译著。本文从以上五点对《书系》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其在戏剧理论批评领域的重大贡献做出评价。

  • 标签: 现代戏剧理论 现代戏剧批评 戏剧运动史 戏剧观念史
  • 简介:黄科安在《文艺研究》2009年第2期发表题为《历史与现实:郭沫若剧叙述意图的追问》一文,指出,剧作家在从事剧创作时,其“历史叙述意图”应该受到追问。以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中的历史剧创作为例。

  • 标签: 郭沫若 追问 意图 历史与现实 历史剧创作 文艺研究
  • 简介:国立戏剧学校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所官办话剧学校,它集学校与演出团体功能于一身,是中国话剧教育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代表,也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一个重要的话剧演出团体,它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价值。

  • 标签: 国立戏剧学校 话剧史 价值
  • 简介:由上海艺术研究所和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合作编著的《中国京剧》全书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99年11月18日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发来贺信。李瑞环在信中说:“京剧是我国戏曲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京剧诞生一百余年来留下了大量资料亟待整理,人们盼望有一部内容完整,论述翔实的京剧史书问世。你们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做了一件大好事。

  • 标签: 《中国京剧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国戏剧出版社 艺术研究所 书面 全国政协主席
  • 简介:评剧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种,发祥于冀东的滦南县,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一百多年的时间流行于全国,不但唱腔清丽圆润,委婉动听,而且戏剧表现形式丰富生动,深受大众的喜爱和青睐。评剧舞蹈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对口莲花落、拆出莲花落、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和评剧阶段。

  • 标签: 评剧 舞蹈 形成 演变 过程
  • 简介:在《前言》中,董每戡先生以剧史家“评价戏剧应两面兼重,万一不可能,不得不舍取一方时,在剧史家与其重视其文学性,不如重视其演剧性”之准绳,指出“过去一班谈中国戏剧的人”,把戏剧与词曲缠在一起,导致重案头而弃场上的历史性偏颇倾向。同时,作者阐明其撰写《中国戏剧发展》的主导思想、整体谋划与具体布局,从而崭露了作者在戏曲史研究上开创新生面的创获,以及初步构建戏剧史学体系的大略构思。在《明代艺人的演艺》中,董每戡先生从“戏曲,本为登场而设”的戏剧本体论出发,通过对汤临川《庙记》就演员演艺严格要求的精湛剖析,从及在《陶庵梦忆》《板桥杂记》《词谑》《马伶传》等有关记载明代演剧情况和演员的艺术材料的广阔背景下,揭示了明代演剧艺术上所取得的空前成就、引发清代戏曲诸腔灿烂期的重大作用与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特殊意义,并对词曲欣赏家们轻率地忽视明代民间艺人在表演、声腔上丰富创造的憾事,予以针砭。

  • 标签: 戏剧史 词曲史 文学性 演剧性 表演艺术 唱腔艺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戏曲史论领域,修史以哪个角度为主,即以“案头文学”还是“场上艺术”为主,有过不同的看法与不同的写法,大学中的戏曲研究者偏重于“案头文学”的研究.颇有精彩之作。从周贻白开始,包括建国后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胡忌、刘致中编著的《昆剧发展》,马少波主编的《中国京剧》等。则是“案头”、“场上”兼顾,让戏曲的发展能更全面地展示给读者。

  • 标签: 《中国京剧史》 艺术 中国戏曲 案头 研究者 周贻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