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者,每每为戏曲史料匮乏,扼腕欷歔,抱憾不已。对于戏曲史上不少重要的问题,只好阙疑待考,或则管窥蠡测,难成定论。于是,编织在小说中的戏曲描写,特别引人注目。尤其在长篇小说中,更加绚丽多采,举凡剧种、声腔、剧目、曲文、演出,包罗万象,无所不备,这确是一块有待人们深入开掘的戏曲宝藏。《水浒传》、《金瓶梅词话》、《祷杌闲评》、《欢喜冤家》、《弁而钗》、《无声戏》、《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歧路灯》、《红楼梦》、《风月梦》、《品花宝鉴》、《海上花列传》……都为戏曲研究拓开了新的广阔天地。其中,尤以《金瓶梅词话》与《红楼梦》为最。
简介:《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书系》,对从文明戏时期到建国前夕这一阶段的重要戏剧理论批评著述进行集中影印,为现代戏剧研究保留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书系》本着“依史看论,以论勾史”的思路,其编纂体例及对内容的择取,使整套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按照原书出版时间的先后编排书籍,以求勾勒现代戏剧运动史之轮廓;二、书籍的收录,又以各阶段美学动向为内在支撑,勾画出中国现代戏剧观念的演变历程;三、线性勾勒中,注重对重点戏剧家或戏剧现象的凸显;四、内容选编方面,力求面面俱到、风格多元;五、收录具有代表意义的外国译著。本文从以上五点对《书系》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其在戏剧理论批评领域的重大贡献做出评价。
简介:在《前言》中,董每戡先生以剧史家“评价戏剧应两面兼重,万一不可能,不得不舍取一方时,在剧史家与其重视其文学性,不如重视其演剧性”之准绳,指出“过去一班谈中国戏剧史的人”,把戏剧史与词曲史缠在一起,导致重案头而弃场上的历史性偏颇倾向。同时,作者阐明其撰写《中国戏剧发展史》的主导思想、整体谋划与具体布局,从而崭露了作者在戏曲史研究上开创新生面的创获,以及初步构建戏剧史学体系的大略构思。在《明代艺人的演艺》中,董每戡先生从“戏曲,本为登场而设”的戏剧本体论出发,通过对汤临川《庙记》就演员演艺严格要求的精湛剖析,从及在《陶庵梦忆》《板桥杂记》《词谑》《马伶传》等有关记载明代演剧情况和演员的艺术材料的广阔背景下,揭示了明代演剧艺术上所取得的空前成就、引发清代戏曲诸腔灿烂期的重大作用与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特殊意义,并对词曲欣赏家们轻率地忽视明代民间艺人在表演、声腔上丰富创造的憾事,予以针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