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影片《云上的日子》改编自安东尼奥尼的小说集《泰伯河上的保龄球道》。著名演员约翰·马尔科维奇饰演一个在世界各地寻找灵感的电影导演.把四个发生在不同城市的小故事串联起来。第一个故事中工程师来到陌生的小城费拿拉,邂逅了女教师;第二个故事则发生在法国海滨小城,导演遇上一个自称杀死父亲的女孩;第三个故事讲述的是一段婚外情。一个美国男人在妻子与情人之间徘徊辗转;第四个故事中.一个男孩遇上了一个特别安详脱俗的女孩。女孩说她正在恋爱。所以她很满足。男孩告诉女孩自己爱上了她,女孩回答说.明天自己就要到修道院了,原来女孩的恋人是上帝。将这或有来龙却没有去脉,或者有去脉却没来龙的四个故事,由一位电影导演飞往世界各地寻找电影感觉串在一起,拍成了一部电影谓之《云上的日子》。
简介: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在和声的运用方面主要是以典型的"力度性的强功能和声"为材料创作完成的,笔者从和声运用的方面所提出的"质朴的‘力’"正是这种功能性和声的强力度表现。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公元1—2世纪罗马时代埃及法雍地区木乃伊肖像画的特点,以及这些画像所反映出的深刻的精神内涵:埃及人对死后灵魂不灭进行全新诠释,活的永恒代替了古代埃及固定不变的永恒。作者认为。这种变化具有很重要的政治意义,反映出罗马时代埃及人要求“复活”的社会内容。复活!复活!走出坟墓!走出坟墓!而这正是罗马统治下埃及人要求摆脱奴役、恢复传统的要求。罗马统治下的埃及民众具有强烈的摆脱束缚的要求,就在自己的坟墓里放进了最为鲜活的肖像画,使之变成了最奇特的、最美丽复活之地——进入墓室不再意味着人去另一个世界生活,相反,他们只是带着深沉的惋惜之情,携带着自己巨大的生命能量,进入到了一个复兴的圣地:在那里,他要靠着自己美丽的生命力去完成那使自己复活,也使埃及传统复活的重要使命。
简介:俄罗斯戏剧大师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耶夫雷诺夫曾认为其自身所处的时代是最反剧场性的时期,即便是戏剧自身也不具剧场性。作为对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戏剧反剧场化主张的回应,20世纪出现了重现剧场性的趋势。“剧场性”这个在戏剧、绘画乃至社会学领域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词语自18世纪以来就受到了众多学者和理论家的研究及阐发。本文对维克多·特纳(VictorTurner)、理查·谢克纳(RichardSchechner)、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Sennett)及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Fried)等人对于剧场性的理解和这一概念在艺术史和社会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做出了对于剧场性衰落与回归的理解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