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舞台意象与表现王晓鹰(一)象征、意象、表现所有的艺术都具有象征性。但并非所有的象征都具有艺术性。关于象征,黑格尔写道: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它...

  • 标签: 表现性 意象创造 桑树坪 “残酷戏剧” 美的形式 自然形态
  • 简介:蒋寅先生在《物象、语象、意象》一文里指出,“意象”一词由于语义的感性化,导致了学术上的众说纷纭,甚至于观点南辕北辙,无从对话,因而只有在对“意象”的概念完全界定清楚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其理论体系。这似乎有些悖论,甚至于陷人不可知。对于一个感性的美学概念,何以能完全界定清晰呢?“意象”,作为一个稳定、自足、可靠的传统美学范畴(元范畴),必然有其界定清楚、可以一眼辨认的主干范畴(核心范畴)——这是客观静态的主导部分,只有在其衍生的从属范畴或潜范畴里才可能旁枝逸出,有其主观的喧哗与骚动,

  • 标签: “意象” 戏曲 美学概念 元范畴 美学范畴 感性化
  • 简介:借用园林意象表达主题是莎士比亚戏剧常见的手法。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皆大欢喜》描绘亚登森林——一个理想的“绿色王国”。本文分析“亚登森林”所蕴含的三种“园林意象”的类型,即:牧歌文学式的人间乐园、爱神的花园和沉思的花园,进而解读这些意象所表现的政治、宗教、爱情和道德等方面的相关主题,探讨莎士比亚对人类理想社会和完美品德追求的人文主义思想。

  • 标签: 皆大欢喜 园林意象 牧歌文学 爱神的花园 沉思的花园
  • 简介:中国杂技团创作的情境杂技剧《一品一三绝》通过十三个杂技“绝活”将中西文化元素、现代表现手法融为一体,突出了中华文化“文墨”之彩,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浩瀚和博大精深。序言

  • 标签: 杂技 意象手法 艺术性 中华文化 文化元素 表现手法
  • 简介:莎士比亚的晚期剧作——《辛自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情节构思富于高度的概括性和超现实性,旨在从总体上把人生凝缩成为诗的意象,诗情与传奇色彩的有机融合,使全剧成为典型的诗剧和传奇剧,在揭露现实矛盾和悲剧性情节的基础上,总是高高耸立着“和解”的主题,它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和谐”理想和莎翁晚年主张“宽恕”、强调博爱的思想观点。

  • 标签: 《冬天的故事》 《牡丹亭》 意象 情节构思 《暴风雨》 莎士比亚
  • 简介:抽象动画不只是屏幕中运动变换的几何图像,还蕴含着丰厚的人文思想和精神内涵,涉及时间的思考、情绪的表达、历史社会的变迁等观念。本文基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背景,为提升动画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动画与符号学、生态学跨领域研究、动画与绘画、装置、材料等跨学科研究、动画与社会生态发展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并通过抽象动画影片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来讨论抽象动画语言的意象与符号。

  • 标签: 抽象动画 生态文明 意象符号
  • 简介:"新时期"的"戏剧观争鸣"在上世纪80年代初爆发,旨在为中国戏剧寻求出路。内容上倡导"人学"的复苏;形式上主张"新现实主义"(或曰"诗化现实主义"),是"争鸣"的焦点。在此文化背景下,新一代优秀导演迅速成长,王晓鹰就是其中的代表。对"假定性"的独特认识,使得他面对各类题材都能驾轻就熟;而向"表现美学"的拓展,又能让他通过"诗化意象"表达自己的哲理思索。本文立足王晓鹰突出的舞台作品,结合其个人专著,去理解他对"争鸣"的特殊回应,并试图对"诗化意象"做以客观的分析与论证。

  • 标签: 王晓鹰 表现美学 诗化意象 假定性
  • 简介:2008年5月1日,济南杂技团的大型京剧意象杂技剧《粉墨》在山东济南首演。首演得到了领导和观众的认可,掌声响起.这一刻我心里算踏实了一些。《粉墨》能够在泉城闪光,能够惊艳四座,对团里这么多可爱的杂技兄弟姐妹们,对邓宝金团长的信任,我也算有了令人欣慰的交待。

  • 标签: 杂技 意象 京剧 兄弟姐妹 济南
  • 简介: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整部剧作笼罩在阴沉恐怖的宗教神秘色彩中。莎士比亚笔下有构成这些神秘色彩的多样元素,剧作中"睡眠"贯穿文本始终,更增添了剧作的神秘韵味。本文将对《麦克白》中的睡眠意象进行解读,分析文本中睡眠产生的环境,睡眠的生理、心理意义和象征意义。

  • 标签: 麦克白 睡眠 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