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财富。但实际上在很多局部地区,尤其是边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区,还蕴藏着大量的、丰厚的舞蹈文化财富。以往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探索研究,总是站在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高度在整体上进行把握,而忽略了地区间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客观形成,即地区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区域性舞蹈文化。“对舞蹈文化研究者来说,只有在认识上有所突破,才可能有突破性的创见和收获。”湘鄂渝黔边区是一块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片独特的区域里,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回族等10多个数民族的3000多万儿女。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成了独特的边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简介:一、当前舞剧、舞蹈诗创作的现状当前舞剧、舞蹈诗的创作十分活跃。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先后有100部左右的作品问世,而且绝大多数是大型作品。过去舞剧、舞蹈诗创作大都集中在中直院团和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现在地、县级团体也纷纷创作舞剧,而且不乏有较好的作品出现。这也与当前人才流通渠道拓宽有关。仅国庆50周年前后进京演出的就有《星海·黄河》、《傲雪花红》、《悠悠雪羽河》、《生命欢歌》、《敲响铜鼓》、《白龙泉》、《咕哩美》等十多部。东北地区历来重视舞剧创作,近年来推出了《长白情》、《白鹿额娘》、《二泉映月》、《关东那座山》、《莽势风韵》、《大荒的太阳》、《海蓝蓝》等不同风格的舞剧和舞蹈诗。上海歌舞团一个团就连续演出了《苏武》、《闪闪的红星》、《倾国倾城》三部作品。广东近来也收获颇丰:《深圳故事》、《绿宝石》、《中英街的故事》、《玄凤》等相继出台。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舞剧、舞蹈诗新作品多达17部。江苏的《阿炳》、《云港云》、《干将与莫邪》都出自地市舞团。部队创作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像《虎门魂》、《士兵的旋律》、《妈祖》、《雪花雪花》、《好兵李向群》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中直院团的《青春祭》、《情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