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中刘霖教授简称"刘",课题组成员张宝华简称"张"。张:首先感谢刘霖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这次访谈。这次访谈有以下三个主要内容第一,您参与创作与改编样板戏时期的音乐作品有哪些?第二,把参与创作的过程和当时能想起的事对我们说说。第三,这些当中还有没有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张:很多文革时期的音乐不仅仅是在文革十年里产生的,有好多是不是之前就已经成形?刘:是的,比方说舞剧方面,最早是北京方面的《红色娘子军》。那是1964年的事,文革还没开始。上海呢,创作的是《白毛女》。这两个,都是在文革以前就已经有了基本的架子,都已经公演了。文革以后呢,这两个样板戏分别由北京和上海做了修改。那时候江青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修改意见。张:当时《白毛女》是歌剧吗?刘:不是歌剧,是舞剧。由上海舞校改成舞剧。
简介:二、"样板戏"反西皮唱腔基因解析京剧"样板戏"剧目中的反西皮唱段及腔句数量不多,但比较杂乱。在《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杜鹃山》《磐石湾》之十个剧目的乐谱中,标名为"反西皮"的唱段及腔句涉及三个剧目,四个唱段,而未加标记并夹插于正西皮唱腔中的反西皮腔句则涉及四个剧目,六个唱段。此外,还有被某些理论家误解误析的反西皮唱腔涉及三个剧目中的三个唱段。在此,拟通过基因解析加以甄别,并对其改革之方法、创新之理念试加评析。(一)《沙家浜》中的反西皮腔句《沙家浜》中的反西皮唱腔共两句。用于第四场智斗一折——刁德一、阿庆嫂、胡传魁三人对唱。该唱段由反西皮摇板起腔,两句过后,转为正西皮。(例32)
简介:从未见过顾老先生,这是我终生的憾事。然而,常听顾泽长老师讲“我的爸爸常说……”,我就是在这样的教导下从顾泽长老师那里学到了顾氏制琴工艺,并能有所发展。时至今日,我仍认为这是件很幸运的事。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老先生重材质而又不拘于材质。一般地说,制古琴要用陈年梧桐做面板。但老先生在湖南时曾用煮过的新梧桐做了很多琴;在沈期间制作的楚楠琴是用马王堆汉楠木制作的,其音古朴宏亮很有特色。这说明如果没有桐木,其它木材也可以,但需年久、无裂、无节、质轻,木虽枯但要有存性。在制作工艺方面,老先生重点强调在三徽以上的面板低头(指渐渐向下倾斜)要大一些。这是针对明清以来制琴低头不足的情况而言的。经过数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