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门当”与“户对”是中国传统民居的门建筑中看似微小的构件,但除去其实用功能,进入到设计艺术文化研究的视野,它蕴涵着更深层的文化因素。正如西方艺术史家马克思·J·弗里德兰德所说:“说到文明,一只鞋能透露给我们的消息,和一座大教堂所蕴涵的内容一样丰富。”因而,我们在“门当”与“户对”的田野考察与文献研究中,需以小见大,读解隐含在“工艺”中的深层思想。“门当”与“户对”大多有着独特的造型与纹饰设计。这不仅仅显露出古老中国传统沿袭下来的对“门户观念”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其超越了精湛的技术维度,传达出古人怡然的自然情怀、朴质的世俗观念以及超乎象外的精神追求。此外,透过“门当户对”设计造型的意象分析,对现代设计的创作与理论研究仍具有无可替代的启发性。
简介:一、木雕槅扇、槛窗艺术的由来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门很是讲究,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殿门、山门、宅门、隔门、屏门等,其中殿门最为宏伟,宅门最讲身份,屏门和隔门最见精致。中国古代建筑以梁柱木结构为主,墙一般不承重,所以廊柱内,柱与柱之间一般安装槅扇代替墙面。屏门一般作为屏风,用于室内分隔空间,这些功能一直被人沿用至今。在《说文解字》中,“户,护也,半门日户。”又“一扇为户,两扇为门:在堂日户,在宅为门。”意为一扇两扇的门户,显然就是指开在墙上的住宅大门、院门和后门,大门、院门两扇,后门或便门一扇,都是实拼的板门,为防护的需要。而“在堂日户”与“在宅为门”的意思相同,也是房屋围蔽结构的一部分,既闭上可采光,打开可供交通往来。户,这里不是指一扇两扇的门,而是指一扇一扇的户隔,俗称“槅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