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如同在实验田里劳作的农民,我想每一个画家都是在做着自己的一种试验吧。我的实验田是宣纸,我试图在这块天地里找到更多的可能性,让这种传承深厚的绘画从传统的样式中走出来。
简介:耿自礼档案耿自礼,1963年生,河南滑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书协副秘书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受家庭熏陶,喜爱书法。1987年入河南电大中文系书法专业学习,从师于周俊杰、许挺诸先生。作品入河南省第二、三、四届中原书法大赛,青年第一、二届书法展,首届篆书篆刻展,百家精品展,第三届“墨海弄潮”展,全国第二届新人展,全国第五、六届中青展,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隶书展,全国首届扇面书法展等。获中原书法大赛、第三届中国书法篆刻电视大赛三等奖,全国第一、二届水利艺术节书法一等奖,全国第六届书展“全国奖”等。作品入《历届获奖作者书法集》。
简介:2007年我从慕尼黑大学学习归国后,介绍慕尼黑前市长、画家车哈特麦尔在湖北省美术院办画展,其间认识了画家张军。几年的接触,渐渐了解了他的为人和画作。早有计划写一篇小文谈对他的画作的观感,但总是因事缠身,难以完成。近期因研究湖北当代美术史,方才敏于他的绘画。张军是一个画山水的画家。他的山水画以气势和雄厚感人,给人一种力的美。他在营造大山的雄浑与壮美之中,给人一种崇高的境界,这些形成了他的绘画的风貌。他的作品之所以有这种审美的效果,得益于他早年的生活经历。他于1968年从江苏下乡到湖北十堰,在十堰生活了近40个春秋。人生最壮丽的时光差不多都是在大山里度过,因而对这里的大山有着独特的情感。
简介: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轨迹几乎就是一部微缩的、从特定且相对独立的角度关照社会的艺术史,个体在特定的时空维度中受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影响,个人艺术的呈现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形态和思想形态的载体。当代艺术在过度的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停留在没有思辨的"新"的程度,如何上升到足够"深度"的思辨表达是艺术生效的拐点,超越了个人性精神层面的界定,智慧的、思辨的方法论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客本期"对画、对话"栏目的是孙建平、王明贤、徐唯辛三位先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孙建平与徐唯辛都是学院出身、担任美术学院领导的工作,孙建平曾担任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副院长,徐唯辛是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但在艺术上却都是从学院艺术转向当代艺术。他们采用巨大的尺幅、不约而同的选择肖像作为思辨的表述通道,作品中所蕴藏的思想和方法论各不相同。王明贤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的副所长,中国"文革"美术专家,多年研究"文革"时期的美术。三个看似相关又似无关的个体由各自的艺术经历谈起,话题涉及从学院艺术到当代艺术,特殊时代与独特的艺术遗产,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绘画,艺术家的方法论与艺术语言四方面问题,试图通过对话来探讨当代艺术中个体艺术如何对社会产生效应以及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责任思考和所应当承担期的文化责任。
简介:一、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机制当前蓬勃发展的经济形势与复杂多元的社会文化,迫切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更新观念、紧紧把握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脉搏,立足本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转变机制,大胆创新.首先,我系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办学宗旨,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全系的工作中心,并据此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管理方式与手段、服务范围及模式.其次,我系更加突出了教育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将这一培养目标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真正落实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最后,我们努力将静态教学转为动态教学,突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鼓励教师自主教学、师生同步学习,使常规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多元化样貌.我系自成立以来,一直将教学改革置于整个教学工作的首位,鼓励教师采取多种形式、大胆更新课堂讲授方式,开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多样化渠道,实现由传统"师徒"关系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模式的崭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