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3月初,还未过乙未年新年的正月半,我陪同无锡电视台《发现》栏目到苏州采访王能父先生的学生华人德先生。今年是王能父先生百年诞辰,《发现》栏目要拍一部关于王老的专题片,因我与王能父先生和华人德先生早年都有交往,所以就随节目组一起去看望华人德先生。采访中,华人德先生拿出数方王能父先生给他刻的印章,这些印章大多数是上世纪70年代,华人德在东台跟随王能父先生学习时,王老送给他的。

  • 标签: 金石寿 华人德 节目组 切刀法 无锡电视台 印社
  • 简介:我从1990年歼始进行书画收藏.至今整整十年了,盖金石书画之道,可抒情言志、陶冶情操、寄情遣兴、修身养性.而徜徉于金石书画艺术的海洋里又能使人感到无比欣慰,所以收藏书画有着无穷的乐趣。

  • 标签: 书画艺术 行书 十年 陶冶情操 书画收藏 修身养性
  • 简介:清嘉道时期,文人学子对金石的兴趣,甚至超过了对功名的热衷。如果见面不谈金石,似乎便是俗人一个。清未国运衰落、民不聊生,金石热也一度式微。如今仓廪实而文艺兴,金石之学及金石拓片的题跋,又成为当下文人雅玩的一种新形式。

  • 标签: 金石拓片 创作手记 题跋 嘉道时期
  • 简介:有些文字,需要刻石以垂之久远,昭示后人,但并不需要向山中采石,磨成方形碑料,运到别处去树立,那么,索性就把文字刻在山壁上。这种形式的石刻文字,称为“摩崖”。“摩崖”就不算是“碑”。但后人也有把摩崖文字称为“碑”的,如果我们不能说这是误用名词,至少也该认为这是“碑”字意义的引申。摩崖有两点好处:(一)可以永久保存,不摩崖有两点好处:易亡失。虽然难免遇到地震山崩,或人为的破坏,毕竟此碑刻经久。(二)刻文字的面积大小随意,不受限制。摩崖的起源,应当上溯到远古人民的崖画。但崖画绝大多数是用彩色垩土画在崖壁上,作人物鸟兽的图像,而不是镌刻的文字。因为那时还没有文字,也没有刻石的工具。因此,我们用“崖画”和“摩崖”这两个名词为它们作了区别。尽管摩崖刻的是图像,也只能说是摩崖画,而不是“崖画”。确实可信的第一处摩崖是陕西褒城县褒谷中的《畜阝君开通褒斜道摩崖》。褒斜道是秦蜀交通要道,在褒城东褒水上。两岸山崖,拔地而起,没有道路。秦汉时在山上修建阁道(栈道),以通行人。阁道容易损坏,发生危险,故经常要修葺。东汉明帝永平六年(63年),汉中郡太守畜阝君奉诏书修治阁道,完工,就在崖壁上刻了这一篇记录。从此以后,《石门颂》、《西狭颂...

  • 标签:
  • 简介:在英国剑桥传记中心《世界名人录》里,记载着这样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哈普都·隽明。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套《中国元帅》和《大将印谱》的组印。在作者的栏目里,也写着这样一个名字:哈普都·隽明。

  • 标签: 中华 金石 军事博物馆 名人录 中国人 名字
  • 简介:此秦二世铜诏版,旧无著录,殆是新出者,今为长安马氏所得。始皇帝廿六年诏文日:“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义县李文石先生跋訇斋藏大铜权拓本,谓“法度量”下“则”字属上读,近世考古者多从其说,以“则”为衡石之权。案《说文》:“则,等画物也。”段注:“等画物者,定其差等而各为介画电。”“则不一”即谓裁制不壹之器,使壹之,故当属下读。二世诏文“法度量”三字成句亦可证之,非必舍近而求远证也。

  • 标签: 题跋 金石 “则”字 《说文》 秦二世 度量
  • 简介:自清乾隆嘉庆二朝起。青铜器及碑版石刻的相继出土,引起当时文人的极大兴趣,并因此形成了发轫于清中期,崛起于晚清,对民国乃至当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金石学”与“金石学派”。“金”即指以夏商周为主的三代青铜器;“石”即指古代石刻,以秦汉至隋唐以前所刻为重。在学理上,金石学一改科举制度下以经学(四书五经及注疏)为核心的“官学”,而以考据训诂、访碑辑残、收藏古董为业。在艺术上,金石学推动了“碑学”的兴起,引起了清中后期书法风格由端庄秀雅、柔美娴熟向奇崛粗犷、雄强稚拙的“书学革命”,并促成了篆刻艺术的繁荣;绘画上“金石派”传统的形成,则在“四王”“四僧”“扬州画派”“京江派”等之外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画派,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传统内部发生的最重要变革之一。

  • 标签: 金石学 中期 黄易 乾嘉 家世 生平
  • 简介:作为一名金石学家,马衡在篆刻艺术上的造诣极深,从其第二任西冷印社社长之职在任二十几年即可看出先生在当时印界之威望,关于先生对于篆刻艺术的见解,

  • 标签: 金石学家 笔意 篆刻艺术
  • 简介:黄易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画篆刻家,文章对黄易的相关史料进行综合考辨,以社会学与网络论的视角,从金石鉴藏、搜访、保护、著述、交流五个方面对其金石学贡献进行重估。力图将黄易的金石学活动和贡献置于清代学术史的背景下进行审视和评价,并以新的证据对既往黄易研究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和观点进行辨析。

  • 标签: 黄易 金石学 访碑 清代学术史
  • 简介:王福厂为近现代金石书刻一代宗师,又是我国第一个研究金石书画的艺术团体——西泠印社创始人。在他成功的研究、创作生涯中,师友的切磋、相助起了一定的作用,如亦师亦友的钟以敬,金石同好的丁辅之和唐醉石,书画契友的陈汉第与余绍宋。从王福厂的交友录中可欣赏到前辈尊重艺术、虔诚追求的人格魅力。

  • 标签: 金石 书画 创始人 交友 近现代 艺术团体
  • 简介:近百年学术维新,不仅在于学术研究内容的巨大变化、制度上的变革——从科举考试到近代学堂;科目上的改造一从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到现代学术与学科分类;学术语言文字的变迁——从文言文古汉语到白话文语体文;

  • 标签: 金石学 发刊词 书画 学术研究 科举考试 现代学术
  • 简介:看王真真的作品,惊诧于她那不同面貌的风格与技巧。表现方法不拘一格,题材从重大历史事件到自家后院的无名花草都展现得得心应手;《打回老家去》是历史题材的作品,是一幅十多米长,等人高的巨作,整个画面有一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行进的人群有如铜墙铁壁,描绘出一个民族面对侵略所表现出来的抗争与不屈。大刀阔斧的黑白

  • 标签: 国画作品 重大历史事件 生存方式 历史题材 基本功 表现方法
  • 简介:梁启超云:“清儒不喜效宋明人聚徒讲学,又非如今之欧美有种种学会学校为聚集讲习之所,则其交换知识之机会,自不免缺乏;其赖以补之者,则函札也。后辈之谒先辈,率以问学者为释其疑滞而奖进之。平辈亦然,每得一义,辄驰书其共学之友相商榷,答者未尝不尽其词;……。此种风气,他时代亦间有之,而清为独盛。”。足见函札在清代治学著述中举足轻重之作用,此处我们借梁公“函札”一词广义之友人的书札以观有清一代友人间的来往、问学,书札此时成为蕴含众多信息的重要来源之处,或可补正史巨著所阙。《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中存有一封友人钱坫致黄易信札:

  • 标签: 金石 梁启超 书札 黄易 讲学 得一
  • 简介:冯宝麟:书法一直是我所珍爱的,而且默默地在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上耕耘着.近年来,相对于篆刻创作和学术研究而言,我在书法绘画上投入的精力较少.不过,提高书法的创作水平,实现篆书、篆刻的"双篆合璧",一直是我的愿望.我把笔墨的锤炼当成自己的必修课,所以采取"闭关修炼"的方式,我想只有沉潜,才能深入."插柳不叫春知道,莫问春来早与迟",一个从艺者,当你真正地钟爱这门艺术的话,那就应该把你自己当成"柳枝",深深地插入文化传统的沃壤之中去吸吮那里的营养,然后生根、萌芽,待春风浩荡之时,你已经"绿树成荫",为艺坛添一片风景.这是我的理想所在.

  • 标签: 书法 篆刻 学术研究 文化传统 绿树成荫 创作水平
  • 简介:印人之别号中,每见有以“印”为定语者。据余所知,当以清朝同光时之魏稼孙为嚆矢。魏之号“印奴”,有赵之谦所刻细朱文长方形印为证。老辈印人中,如王福盦号“印佣”,韩师登安号“印农”。与余同辈者,余号“印迷”,亡友又兼同社(西泠)傅嘉仪则号“印道人”。

  • 标签: 《金石刻画臣能为》 篆刻艺术 艺术风格 治印艺术 艺术创作
  • 简介:钱大昕是清代乾嘉时期着名史学家,作为一代“通儒”,他在金石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在其着作《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和《潜研堂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大量的书法理论观点,其书论大多以史家视角阐发书法史,以学术化的态度回归“史”的学科本位,对于後世书法史研究颇有启示。

  • 标签: 钱大昕 书法 金石佐史
  • 简介:吴大澂一生深研金石文字之学.于书法取得了较高成就,“写金文为开山鼻祖”,治印率先从钟鼎、古玺取法,对当时及后世的书坛、印坛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拟就其金石研究与书学成就作专题研究,并借此以对金石学与书法的内在关系窥视一二。

  • 标签: 吴大澂 成就 书学 金石文字 专题研究 内在关系
  • 简介:晚清同、光之际,继乾嘉以来的金石考据之学益盛.与此同时,商周时期的鼎彝銅器不断出土。如此之多的古代青铜器铭文,已不仅仅被作为文字学研究的对象,其书法艺术价值也开始被古文字学者们所关注,他们于考证书体源流的同时,也对上古文字金文产生了浓厚兴趣,故金石家往往也多善篆书。他们的书风古质典雅,在晚清“碑学”书坛上独树一帜。其中,吴大澂顷毕生精力于鼎彝铭文研究,不但有《说文古籀补》、《字说》等重要古文字著作,而且他的金文篆书,尤为当时所瞩目。

  • 标签: 金石学 吴大澂 篆书 青铜器铭文 书法艺术价值 古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