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1787年爱尔兰人罗伯特·巴克发明了全景画并申请了专利,全景画这一新词也随之诞生,并被载入了词典中。《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全景画作如下解释:“在视觉艺术中指连续性的叙事场面或风景,按照一定的平面或曲形背景绘制,画面环绕观众或在观众面前展开。通常以粗放而真实的手法绘制,与布景或舞台画相似,盛行于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全景画在英国诞生,曾经在18、19世纪的欧洲震撼朝野,它不仅是一种特殊的展示图像的方式,同时也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视觉艺术 全景画 欧洲 早期 19世纪 爱尔兰人
  • 简介:新媒体艺术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而言,可以给予观众更多参与空间,引发作品更多解读的可能,却因其目益增多的“科技元素”被质疑其艺术性。它也很容易使普通中国观众被其新奇的概念与炫目的科技元素所蒙蔽,将其误以为纯粹的“外来物”。其实,不管新媒体艺术掺杂了多少技术含量,对其利用的本质仍以观念为核心,只是不同的艺术家对现实世界采用了个人化的把握和表达方式。因此,秉承艺术形而上的特质,新媒体艺术仍有浓厚的哲学诉求。

  • 标签: 新媒体艺术 东方 早期 科技元素 艺术形式 技术含量
  • 简介:佛教造像艺术反映着各个时期的历史、政治、文化诸多社会现象。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均把视点投到我国北方佛教石窟上,而忽略了对南方佛像的研究。且大多认为佛教初入中国时,受到了儒道的合力抵制。近年来大量三世纪前后的佛教造像在南方被发掘,这些明显带有仙佛混杂现象的佛像向我们揭示了:佛像初传中国,神仙方术对佛教的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佛教正是

  • 标签: 佛教造像 佛教石窟 堆塑罐 魂瓶 造像艺术 羽人
  • 简介:清同光年间,胡镛(雪岩)是上海最出名的买办,胡宝玉是上海最出名的妓女,而胡公寿则是上海最出名的画家,这三个当时上海最有钱的名人,被合称为“海上三胡”。透过胡雪岩和胡宝玉,我们也可以想象当时胡公寿的知名度以及他在海上画坛的领袖地位。

  • 标签: 胡公寿 上海 画家 海上画派
  • 简介:20世纪初期的西北地区,由于交通,经济和政治的原因,处于一种闭塞的状态。美术史家王宁宇曾在《崛起的高地——20世纪中国西部美大势》一文中以”古调独弹的西部"为题来描述近现代以来西北美术的发展状况。他说:”除过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受宗教文化统治情形十分特殊之外,即使在陕西、四川、甘肃这些省份,与西方沟通交流而生的新文化特别是新美术的因子也是姗姗来迟。"在当时的西北,无论是文化人还是普通百姓,接触最多的造型艺术就是宗教或民间艺术,以及传统文人书画。

  • 标签: 西北地区 油画 早期 美术史家 少数民族地区 20世纪
  • 简介:  作为中国早期公共艺术雏形的石窟艺术,就其本身及其公共性而言,即使石窟艺术创造的原动力与职能并非就是为了表达公意,也并不是以大众的审美需求为导向和初衷,但是石窟艺术在发展流变的进程中,不论从风格、内容还是形式的变迁,无不与社会意识形态变迁及日常生活契合,显然一直在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理想.……

  • 标签: 中国早期 早期艺术 石窟艺术
  • 简介:颜文樑与刘海粟、徐悲鸿和林风眠,被并称为民国时期美术学校“四大校长”,学画、留学(游学)、创作和创办美术学校,他们有着相近的艺术经历,而且都留下了为人称道且至今仍血脉延续的教育硕果,比较研究他们的美术创作思想、作品风格以及历史价值,更能显现各自不同特点。

  • 标签: 作品风格 人物画 早期 美术学校 创作思想 民国时期
  • 简介:谈到中国早期现代美术教育必然绕不开上海这个城市,上海是我国早期现代美术教育的滥觞之地。20世纪初上海与北京、广州互相策应,以它们经济繁荣和文化包容为地缘基础,蕴育着一批仁人志士,他们挥洒着热情推动着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大小美术学校兴起,各类绘画团体、社团相继出现,各种展览会、画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 标签: 现代美术教育 中国早期 20世纪 教育事业 中国美术 美术学校
  • 简介:女神形象原是罗马古典宗教美术中常见的题材之一,随着基督教的合法化.种种古典女神形象开始借用并流行于基督教美术中,成为基督教早期美术中独特的图像志景观。5世纪前后,女神形象逐渐式微并最终被圣母形象取而代之。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极为复杂的政治和文化因缘:一方面.在基督教合法化时期,基督教徒对古典宗教文化和礼仪传统采取主动接纳或改造的态度.以期打破与古典宗教的水火不容的对立状态;另一方面,又明智且不失时机地创造出了具有自身宗教特性的圣母形象.用以取代古典宗教普遍存在的女神崇拜。这种富有张力的渐进措施.反映出基督教在不同的政治情态下所采取的文化改良策略。

  • 标签: 基督教美术 古典宗教 女神 圣母 中世纪
  • 简介:通过对1948—1951年三次官方敦煌壁画,临摹展览中的董希文作品的检视,从敦煌壁画研究的逆向反证,揭示了董希文在敦煌的多重研究任务,并从事北朝早期壁画的专题研究,他的临摹研究直接关联他的创作。但在数年内历史条件的剧烈变化中,敦煌的艺术机构功能也由此发生转换,作为美术家创作的借重资源的位置也逐渐偏离。

  • 标签: 董希文 敦煌壁画 临摹 研究
  • 简介:座椅是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开始出现的一类高坐具,它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起居方式,其来源与印度佛教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印度早期佛教中的座椅图像进行研究,可以追溯中国座椅的来源以及椅背拏具图像的传播。早期佛教座椅,承载更多的是宗教象征功能,参照现实生活原型为蓝本。椅座上的装饰源于佛传故事,寓意佛陀对众魔的征服,后世发展为定型图式,广为流播。在印度,僧人们使用专门的禅坐绳床,将座椅的精神寓意转化为生活功用,对中国唐宋高坐具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标签: 丝印度 佛教 拏具 绳床
  • 简介:以“图画”的旧瓶盛装“美育”的新知,是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发轫期一个重要的现象。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传统师徒相授制的教育模式与外来学校班级制的教育模式发生了持久的“对话”,从而塑造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课程独特之形态。

  • 标签: 中国近代 学校教育 美术 图画 手工
  • 简介:这个命题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是集中谈谈画家本人的创作和当时俄国与世界美术诸流派之间的联系;二是要阐明马列维奇在整个20世纪世界美术中所处的地位。当然,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前提。首先在本世纪早期(前三分之一)的苏联艺术中,马列维奇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段时期的俄国美术又与世界其他美术流派的联系空前紧密,因此

  • 标签: 维奇 前卫派 圣像画 立体主义 画史 基础美术教育
  • 简介:中国早期佛教艺术样式的四次变革及其原因陈传席随着佛教和佛教艺术研究的深人,很多问题清楚了,但很多问题又出现了。比如,佛教艺术并不仅仅是从"丝绸之路"传人我国的西北方,然后从我国西北向东向南传播,而也从西南向北向东传播。既有北传的系统,也有南传的系统,...

  • 标签: 《历代名画记》 佛像 早期佛教 顾恺之 佛教艺术 艺术样式
  • 简介:盘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史,不乏具有进步思想、娴熟技能的名家宗师,如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然而,还有一些对我国新兴美术教育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家,却由于种种原因被遮蔽、被遗忘。本文所探讨的,是陈抱一。陈抱一是广东新会人,生于上海,少时家境富裕。他对绘画的爱好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并于1907到1908年间在张聿光的指导下学画。

  • 标签: 上海美专 西洋画 现代美术教育 教学 早期 进步思想
  • 简介:本文選取敦煌草書簡作爲研究樣本,通過設置筆形數量、起筆順逆、收筆出鋒與否、末筆出鋒與否以及轉折筆形書寫狀態等參數,並與敦煌隸書簡字樣,王羲之、智永、孫過庭等人草書字樣進行比照,探討早期草書形成的幾個主要特徵,研究發現:早期草書書寫與隸書相比,筆形數量進一步减少;起筆順鋒增多,逆鋒减少;筆形趨短與書寫美化;部分保留波磔筆形;轉折筆形數量增加,形態增多;連筆映帶成爲草書標志性筆形,尤其是連筆映帶的大量出現打破原有隸書筆形組合秩序;連筆映帶的末筆下行出鋒的書寫特徵,爲建立起草書書寫空間關係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敦煌漢簡 筆形參數 早期草書特徵
  • 简介:一、概况《东南文化》1990年1~3期发表南京艺术学院阮荣春先生文章,该文5万多字,分六章系统地研究了印度和中国佛教造像的起源,他认为,汉晋时期由中印度经长江流域至日本存在一个受秣菟罗造像风格影响而形成的早期佛教造像南方传播系统(简称为"南传系统")中国早期佛教造像先兴于南

  • 标签: 佛教造像 秣菟罗 汉晋时期 魂瓶 传播系统 早期佛教
  • 简介:徐(詠)青被誉为中国水彩画之父,早年受业于土山湾画馆,后虽长期从事商业美术活动,但始终没有中断以各种形式进行的西画传播活动.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关于徐(詠)青的西画传播乃至美术活动总体上还处于资料匮乏的轻描淡写状态.本文在挖掘整理图文资料的基础上,从社会机构的美术培训、学校美术教育及西画创作等方面梳理徐(詠)青的西画传播活动,以视觉呈现与文字描述的形式复现徐(詠)青的西画传播活动.最后通过与同时期其他西画家的横向比较,分析徐(詠)青西画传播的成就与特色.

  • 标签: 徐(詠)青 西画传播 水彩画 铅笔画
  • 简介:自1913年的军械库现代艺术展览之后,美国出现了一股持续的欣赏与接受现代主义美术的热潮。受到这个浪潮的推动与裹挟,各种私人美术画廊的筹备与开放在纽约渐次展开,方兴未艾。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这种局域艺术气候下的一个个案:从丹尼尔画廊的创办者,画商查尔斯·丹尼尔(CharlesDaniel)与美国现代艺术家皮特·布鲁姆(PeterBlume)的交往,窥见个体艺术家与画廊之间的互动生态及其对美国早期现代艺术史进程的影响。

  • 标签: 美国现代艺术 私人画廊 皮特·布鲁姆 丹尼尔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