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老胡是我的朋友。是在一个偶然的场合里遇到他,立马就觉得这个人可处,几个来回下来.就成了朋友。老胡是个画家.画国画的。他没有想象中画家的样子。譬如模样有点奇异,衣着有点特别,让人一看就觉得这个人似乎像个艺术家。相反。老胡五短身材.不仅其貌不扬,而且穿着是很注意的.并不刻意装扮艺术家模样。上课一定是西装革履,出门衣帽一定是体贴的,

  • 标签: 个人 艺术家 朋友 画家 模样 国画
  • 简介:水墨语言在新的语境下不断变化,是中国画的身份象征也是个人风格的体现。李慧在不断探索水墨语言的过程中,融入更丰富的含义和个人经验。对于传统与当代,具象造型与抽象语言,她有着自己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 标签: 水墨语言 中国画传统 媒介
  • 简介:2003年我从河北省承德市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那时候我16岁,带着对于远方的惊奇和陌生来到沈阳,第一次开始体验离开父母的学校群体生活。今年我29岁,在沈阳落了户口成了家,话语间偶尔会有东北口音,看到地图就知道上面每条街道的模样,这样算来我与鲁美结缘已有13载了。在这13年里,我经历了附中、本科、鲁美旁边公寓楼内画画的无业青年、

  • 标签: 群体生活 河北省承德市 公寓楼 学院美术馆 画如其人 基弗
  • 简介:10年前,“女画家的世界”曾引起不小的轰动。那时,她们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女,刚刚踏出美院的校门。历史也恰恰是在一个转折的临界点上,从80年代的计划经济转向90年代的市场经济,从理想主义转向个人经验。“女画家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说超越了性别,她们表现的并不是女画家眼中的世界,更多的是那一代人眼中的世界,尽管她们也是以女性的眼光,画出了女性的艺术感觉、生活感觉和生活世界,但这个转型期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比性别的经验更加重要。因此她们代表了一种新的共同经验,一种新的眼光和新的潮流。她们被称为新学院派,新生代,……,那个展览和90年代初的其他现象一道,预示了整个90年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差不多过去了一个10年,又是一个“女画家的世界”,在这10年中,社会发生了社会,艺术潮流发生了变化,艺术本身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对于艺术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最后一点,即艺术的评论,在这10年中,对于女艺术家来说,身份的批评或女性艺术的批评使女性艺术本身有一种不可归复性,尽管“女画家的世界”中的大部分画家都不在潮流之中,但人们观看她们的眼光已经发生了变化。关注女艺术家...

  • 标签: 个人方式 整体面貌 方式整体
  • 简介:自隶书的出现起,书法正式告别了古文字时代,开启了今文字的发展历程。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云:"吾谓书莫盛于汉,非独其气体之高,亦其变制最多,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可谓识见卓远,一语中的。汉隶上通三代,同启草、行,萌衍楷式。

  • 标签: 汉隶 《广艺舟双楫》 人体 古文字 今文字 康有为
  • 简介:有人曾在网上看到我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时,上木刻专业的第一张自画像,让他想到了丢勒1500年那张著名的正面自画像。那的确是我进入美院木刻专业的第一幅作品,不过那时候我还没有注意到丢勒,如果相像,那说明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之外,的确存在着某些相同而且永恒的"暗物质"。

  • 标签: 战争 个人 中央美术学院 自画像 暗物质 木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下面我先讲一个很有名的发生在1759年的争论,争论双方为狄德罗和科尔斯侯爵。贵族出身的科尔斯侯爵是一个业余的艺术爱好者,然而其陈述他不是因为出身好才成为这方面的业余爱好者,是因为复制、模拟、临摹,在此过程中逐渐培育自己的爱好,演化成了一种业余中的专业,有时候甚至比作者还更了解作品应该怎么做。而狄德罗站在启蒙立场,认为这种靠出身、靠观察经验、靠长期的罗列的行为是不对的,在启蒙时代,书写、理性才能够让我们真正理解作品,理解和理性占了上风。当时狄德罗自

  • 标签: 狄德罗 模拟装置 业余爱好者 启蒙时代 艺术爱好者 巴尔特
  • 简介:在接受我访谈的时候,琦琦·史密斯手里的铅笔几乎没有离开过下面的纸,同时她也回应着一连串的助理们请示午餐安排等事宜。嚓,嚓.嚓,尖利的笔尖划过纸面发出的清脆的声响充斥着她纽约下东区阳光普照的工作室。铅笔有节奏的刮擦声由偶然变成了一种有意义的动作,如同她的艺术人生——在创造性直觉与表现丰富的创造物之闻发出的一种无调性的回响。史密斯去年荣获了国际雕塑中心授予的终身成就奖,这在美国女性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 标签: 史密斯 琦琦 好奇心 对话 个人 终身成就奖
  • 简介:2009年9月26日至10月26日,“虚拟的距离——姜中立个人油画展”在台北云清艺术中心举办。此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是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姜中立于2008至200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所作。

  • 标签: 油画展 个人 台湾 中央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艺术中心
  • 简介:本文从增强研究生导师对学位论文的指导责任、完善论文答辩程序、建立学位论文等级评定机制、构建学位论文的评估标准等方面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具体对策。

  • 标签: 提高 研究生 学位论文 质量
  • 简介:有机会看老杨最近的画.偌大的尺寸,全是在藏族聚民区和北方山村的现场写生。每幅肖像画的完整、厚重、闪亮、湿润的色彩从亮部到暗部,接着又从暗部到亮部进行过渡和衔接,中间色层细腻、生动且耐看,本事全隐藏在其中。这种毫不干涩的滋润效果源于物体交接处来回描绘.要求眼睛的敏锐和手上的素描功夫。

  • 标签: 写生 山村 杨飞云 可靠性 绘画 肖像画
  • 简介:建筑空间是介乎于社会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过渡地带,其布局和设计体现了城市发展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OPEN建筑事务所致力于通过建筑、装置等多元手段,探索人与自然、建筑与城市、空间与意识的关系,而这几个关系的讨论也是公共艺术时常涉及的主题。今天的建筑、社区和公园在以露天美术馆的姿态和功能参与到城市的景观中,城市公共空间体现出对于人的照顾,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 标签: 建筑 装置 城市
  • 简介:本文首先围绕中晚唐(9世纪)美术史家张彦远的个人家世、郡望、家宅旧第、他的生平仕履等等问题做了一次较全面的梳理。然后,透过他的家世,结合中晚唐历史政治背景,广泛检索史料,发见其父祖辈交从联系和政治结交圈子的线索,从而得出他的家族与李德裕等属同一政治集团的论断,并对其家世盛衰、所历历史事件略微作了探讨,为更深入解析张彦远的个人世界及历史环境对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 标签: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郡望 李德裕
  • 简介:文章借用一句俗话”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说出了一个哲理,即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并以此引申到绘画教学中来论述“教师引进门,修艺在个人”的辩证关系。本文从教师外因向导的关键以及学生内因变化的核心方面作了相关阐述.增强了绘画教学师生间关系的作用与认识.从而使绘画教学在教有所导、导有所学.学有所获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在提高教学实效方面也有所启迪.

  • 标签: 绘画教学 师生关系 外因向导 内因变化 作用
  • 简介:这本由资深媒体人严虹采写的《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上),现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面向全国出版发行。这本书分上、中、下三本,通过这100个人物口述实录的讲述,用100条纵横交错的人物线索,真实地呈现了一位优秀艺术家有血有肉的成长历史,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方力钧多维度的艺术人生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由他引发的艺术现象、艺术事件是如何发生和发展,并构成一部中国当代艺术史的。

  • 标签: 艺术历程 口述实录 方力钧 个人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发行
  • 简介:对城市的权利还未被落实、说不清、有待被发明时,对艺术的权利就是对前者的预支,是在城市空间中把个人身上的因其城市权利未被落实而造成的症状、痛苦和周遭的病变做成个人的艺术作品的权利,是将城市本身做成其个人作品的权利.

  • 标签: 城市空间 个人作品 艺术作品 权利 建筑
  • 简介: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现,反映艺术家外部和内心的社会体验,通过反映现实客观性和主观性,使艺术作品有了个人的主观视角.反映出人的认识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当艺术作品进入公共空间展览时,带给受众的体验是多方位的,即有个人属性的艺术作品也有反映社会属性的艺术创作。那如何区分个人语境下的艺术作品呢?

  • 标签: 艺术作品 《兰亭序》 个人 语境 平安 社会价值
  • 简介:蒋采苹:"我们全家都是搞艺术的,都能互相理解。你再看看,我们家四个人四个样,孩子们说我们最反对就是跟父亲一样,跟母亲一样。"人·物·表蒋采苹:1934年生,河南洛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研究会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画家。潘世勋;蒋采苹先生,1934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家。

  • 标签: 个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1934年 谈话 国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