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日前与张世范先生及几位同道午间小聚,先生忽问起撰写画册前言之事,顿觉十分歉疚。此事距提起至今已几个月过去了,我却因俗务缠身,未能及时交卷。细究起来,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原因:学生写先生,真的不是太容易,有些忐忑。师命难违,也就收拾思绪,梳理所想,试着提笔写来。既是为世范先生即将付梓的画册写前言,自当说"画"。然而想起艺术界常说"画如其人"、"画品即人品"的断语,那么谈画的同时也就自然会涉及对画家本人人格的评价。这并不意味着我对关于画品、人品之间绝对联系的完全苟同,社会中的人是那么复杂,如果艺术作品也那么复杂,我们还能有休息的空间吗?艺术创作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世俗生活中寻觅到一片相对安静的空间,撇
简介:1995年8月吴长江在四川石渠高原写生80年代的画家喜欢描绘西藏的画面,在当时的观众眼里,这些画面“表现了对人民和生活的感情,对社会现象和民族命运的关注”。20年后时过境迁,有人如实招来:我当初哪里是在画西藏,其实是借西藏画我心里追慕的古典油画。哦,重读80年代描画西藏的那些画作,果然看到来自不同艺术摹本的西藏,有凡高的样式、怀斯的样式,还有马蒂斯的样式……时值新时期美术旭日方升的时期,艺术发展呈现出各种新的可能性,这让艺术家们兴奋而惶惑,他们对古典油画的满腔激情,对现代艺术的浑身冲动,不由自主地托付给了西藏。难怪当时描画西藏的画面里有一种诱人的生气。今日的艺术已经不必用题材给自己“打掩护”了,艺术家可以专注地沉浸在纯视觉的探索,也可以径直去现实生活里实验前卫艺术的梦想。谁还需要西藏———这个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无关的物象?1995年7月我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同行者是中央美院版画系的吴长江。虽忝为同事,知其正式展出的版画,却从未见识过他在高原现场完成的写生作业———纸或簿是从日本远道买来的,人物是从藏区的集市、牧场、帐篷里选出来的,塑形是从谨严的学院造型衍化的,用笔...
简介:油画家冯怀荣气度豁达,不好张扬,幽默中具学者风度。其人格、品性定格于作品之中,在当今异彩纷呈又不免鱼龙混杂的画坛,颇具特色。执着中见其艺术之灵气,表现中见其真情之轨迹与文化之底蕴。冯怀荣的油画作品大都表现新疆的风土人情。作为北京画家的他,曾于70年代末应邀赴新疆讲学,以后又五次赴新疆写生作画。大漠戈壁的辽阔深邃、故城遗址的断壁残垣、古道深巷的神秘莫测,雪山森林的挺拔清新,无一不使他动情、神往。由心灵与自然的碰撞而进发出灵感,激起表现的欲望。他直面自然,寻求艺术的纯净。他的足迹遍历天山南北,神奇大地的朴实无华与他的人格取向和质朴画风相默契,他寻到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