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奉劝,学习和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可我在长期的书法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学习书法一定要“三心二意”。随着书法热的持续升温,家长和学生越来越重视书法的学习,尤其是小学和幼儿园的中大班学生可谓在书法学习上花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一段时间下来,凡是能做到“三心二意”的,书写水平则有明显提高,相反,则提高不明显。那么什么是学习书法的“三心二意”呢?所谓“三心”即是“细心、耐心、恒心”,而“二意”就是“笔意和字意”。缺乏这“三心二意”,是不可能把书法学好的,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太大的长进,要学好书法,必须培养“三心二意”,否则事与愿违。1.细心即学习书法时仔细琢磨。因为书法是一门中国文字特有的线条艺术,从学习创作到欣赏,都非常强调心的作用。当我们对着一本好的字帖练习时,我们必须对帖本上的字精磨细琢,分析其笔画特点和结字特点。一个粗心大意的人,不能掌握理解笔画的特点,不能认真把握点画的书写,是很难把字写好的。我们知道,汉字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单元,如果不能把每个单元的长短、大小、粗细、欹正处理得当,是写不好字的。书法学习,要求每一个学习者都要做到细心,即在学习实践中要思考分析。2.耐心耐心就是心里不急躁,不厌...
简介:青年朋友登门,常诉说不得名师指导为憾。我说,古代名碑刻迹便是最好的老师。来者说,名碑刻迹无以言传。我说,那“碑”与“迹”的存在就标志着身教,就意味着言传,不过要学习者去深入体察、辨别,取其所当取者,弃其所不必取者,把“无言”的字帖当成一位活生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刚好手头一篇培根(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大思想家)的名文《论读书》,里面有这样的话:“……然而学问本身不会教给人们它的用途:致用之道在于书外,超乎书上,只有细心观察才能获得。”照培根的哲学思想体系,他说的“书外”与“书上”非它,最基本的一条是实践,他所说的“细心观察”是经验———理性———经验的过程,也全然离不开实践的。从事书法创作要讲悟性、灵气、天分,可是离开了刻苦锻炼,一切都将落空。古人名碑刻迹如何在我们心中活起来,眼前之竹怎样成为胸中之竹,又怎样化为笔底之竹,这里有一个相互转化即如何实践的问题。众所周知,临摹早已成为公认的重要方法,读帖也被肯定为有益的途径。但是,如何临摹与读帖又是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深化的问题。“实践”只要不是盲目的,那不断具体化与深化的过程便无止境。倘若学帖而不遵帖,又倘若学帖而惟帖是从,都一样得不到古人的精髓,也没有真...
简介:“意”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围之一。“意”的理论源远流长,它最先并非出现于画学著作中,而是出现在哲学领域里,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曾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取象以表意为目的。《庄子》篇中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就是说前者是工具,后来是目的,不能拘泥和执着于工具的“言”,而忘却了“得意”的目的。“意”作为美学范畴一经提出,势必会影响到绘画领域,在中国古代画学中,对“意”的研究历代论者众多,各家各派之论虽皆大同存小异,释解仍有不一,这就导致后人对“意”的含义的认识或宽泛或朦胧不清。在中国美术史上比较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中,首次提出“意”的是魏晋南北朝时的画论家谢赫和姚最。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刘顼的画“用意连绵”,姚昙度“天挺生知,
简介:本文考察了魏晋南北朝书学崇尚神韵、意趣的精神特质,并将魏晋书学之审美趣求关联于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性和玄学问题。文章认为,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与形神之辨密切关联于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理论,总其要归大约有二:崇尚书法艺术的神采、韵味,并由这神采、韵味区分艺术风格特征以及判别艺术水准之高下;探讨书法艺术形式之构成,总结笔墨形式作为书法艺术语言的运用技巧。从层次上来讲.前者为“意”之祈寻,后者为“象”之探索。象由意生,意从象出,“立象以尽意”,两者在艺术表现上为浑然之整体。正是由着对艺术神韵的祈尚,六朝书学把目光投向了传达艺术神韵的艺术形式。六朝书学对艺术形式的看重,有着尚意、贵神的底蕴。如果脱离了那“以形写神”、“得意忘象”的精神旨趣而孤立地看待六朝书论对于艺术形式的研讨,是不得要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