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2001年6月,在荧屏上消失许久的杨澜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不同的是。这次她是在自己担任老板的阳光卫视上露面的,而且重新推出《杨澜工作室》的访谈节目。从此,杨澜结束了单纯做主持人和单纯做老板的历史,也因为主持人和老板的双重身份而再次成为大众与传媒关注的焦点。

  • 标签: 电视节目 《杨澜工作室》 成功经历 主持人
  • 简介:快速发展的大众传媒不仅以工具的形式为文学的生产、传播以及文本的转换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条件,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制约力量进入文学内部,以自己的技术特质规约文学基本的美学特征、艺术语汇和语法规则,用自己的运作理念、运作方式和审美导向、评价标准影响文学,干预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变革文学的生产方式、流通方式及消费方式。文学为此经历了困惑与无奈的折磨,在认清了文学生态环境和文学地位变化的事实后,终于以开放的意识、亲合的姿态和积极的选择,表达了对大众传播时代文学生存方式与发展模式的理性认同。

  • 标签: 文学地位 传播时代 大众传媒 运作理念 美学特征 语法规则
  • 简介: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至四十年代末期,陕西延安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成了理想和激情的代名词。红军历经艰难险阻长征到达这里,以及以后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风云变幻,都使中国西部地区黄土高原上这块原来并不起眼的地方,一下子聚焦了世界的目光,无数热血青

  • 标签: 历史选择 毛泽东思想 延安 中国革命 中国西部地区 中国共产党
  • 简介:“蒋兆和的选择”(1)出自刘曦林先生的《蒋兆和论》里的一小章,主要论述了蒋兆和为什么选择了现实主义文艺。而作者之所以要再论“蒋兆和的选择”,是因为刘曦林先生过于强化了蒋兆和对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倾向性,

  • 标签: 蒋兆和 刘曦林 中西绘画 马蒂斯 流民图 人类情感
  • 简介:某夜,苏有朋匆匆忙忙回到台北,没时间与离家独个儿居住的妈妈见面,母子俩半夜12时多通电话,有朋说着说着,就在路边哭了起来,妈妈亦然。他跟妈妈说:“你不要再这样子在外奔波啦,我如此拼命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念来念去都不通,唉,说来话长!

  • 标签: 苏有朋 歌星 演员 家庭 生活 电视
  • 简介:绳子(艺术/生活一年表演,1983-1984)是行为艺术家谢德庆最为人知的五件一年表演作品之一,其余四件分别为:笼子(1978-1979),打卡(1980-1981),室外(1981-1982),不做艺术(1985-1986).在这件行为里,谢德庆和女性艺术家琳达·莫塔诺在腰间用一条8英尺(约2.4米)长的绳子绑在一起,包括外出、休息、洗刷甚至上厕所,绳子都不能解开,在那一年里,两人几乎要时时刻刻面对对方,——也许只有在睡眠时才可以暂时的不用考虑,但也保不准他们会偶尔出现在彼此的梦里,因为在这个行为结束后,他们都觉得个人隐私严重被侵犯,受够了彼此,甚至互相“仇视”.

  • 标签: 行为艺术家 标准 女性艺术家 个人隐私 绳子 表演
  • 简介:本文讨论人生经验对影视观众选择心理的影响。人生经验由年龄、性别、职业所决定,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具有明显不同的生活范围,不同的生活范围赋予人们的是不同的人生经验,而不同的人生经验无疑对人们作为影视观众的选择心理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描述这种影响的过程、分析其特点,并揭示其对影视制作和播映的意义,便是本文的任务和目的。年龄·兴趣·目的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瓦伦汀在《实验审美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一次选择实验,实验者为玛丽·卡尔金斯,被试是300名来自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小孩和150名大学生,实验方法是让被试在三幅

  • 标签: 人生经验 电视观众 影视作品 选择对象 影视片 不同职业
  • 简介:“如果您要想成为一个专职的舞蹈家,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应有一个健全的体格。”这话引自十九世纪著名的芭蕾大师乔治·诺维尔的《舞蹈和舞剧书信集》,我认为这是每一个严谨的舞蹈学生必读之书。诺维尔在此书例举了大量舞蹈演员所必须具备的生理素质,任何排除他理论在外的选材研究都是不完整的。至今,这些理论同1760年代一样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生理素质 十九世纪 跖骨 书信集 美国芭蕾舞学校 骨龄
  • 简介:美国电影《蜘蛛侠》自从2002年上映之后,又分别在2004年7月和2007年5月推出了《蜘蛛侠Ⅱ》和《蜘蛛侠Ⅲ》。本文认为这三部以蜘蛛侠为主角的电影在全球的火热上映与当代西方的流行文化思潮,尤其是学术界关于异化的思考以及西方盛行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刻反映了在西方后现代技术统治时代人们所切实体验的在个人欲望和社会责任之间自我的分裂、异化及面临的选择

  • 标签: 《蜘蛛侠》 美国电影 异化 当代西方 文化思潮 哲学思潮
  • 简介:近年来的文化研究,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趋势。亚文化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圈,更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亚文化的构成,特性,价值,以及与其它文化形态复杂多样的关联和变动关系。亚文化是于主文化与反文化之间,亚文化相互之间的摩擦,亚文化处于社会转型期时的表现,都应从理论上给以分析和阐明,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疑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亚文化 文化研究 中国文化 社会群体
  • 简介:合唱是声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声音的观念与演唱方法的选择对于一个合唱团而言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本文从中西方合唱观念的演变过程探索合唱团在表演过程中如何选择最理想的演唱方法,同时提出在演唱中要不断追求多元化的歌唱理念。

  • 标签: 合唱声音 观念 品格 多元化
  • 简介:想要统计一年中打着“淘宝”旗号的展会、博览会、艺术节有多少实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几乎每个月都有不同内容、不同类型、不同规横的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

  • 标签: 展会 淘宝 珠宝 博览会 艺术节 同类
  • 简介:2006年爆发于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制片人张伟平与小成本艺术片《三峡好人》编导贾樟柯之间的论战渐渐平息,近几年国产电影市场渐入佳境,2008年国产电影票房达84.33亿元,增幅达25.38%,创历史新高。在大片高歌凯进的时候,旧事重提并非不合时宜,本文认为,与那次争论相关主题的研讨并未结束,也不应该结束。

  • 标签: 新生代导演 电影市场 电影票房 不合时宜 贾樟柯 艺术片
  • 简介:如何引导刚进入大学艺术专业的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路、专业路、精神路,已经成为当下一个越来越需要讨论的命题。文章基于现实问题与需要,以及艺术教育理想与既有实践,系统讨论了在高等艺术课程体系中设置《艺术学科与专业选择》课程的道理。研究从“缘由”“价值”与“规格”视点,讨论和结论了开设《艺术学科与专业选择》课程的必要与内涵。研究认为,师生共同的现实需要是开设的核心缘由,认识链条专题开发、建构人生整体性繁荣、学科通识与顶点认识这三个人生规划价值是构成不可替代的课程存在价值,以及“四个认知规格”与力求达到“出手去俗现尊贵”的学习要求。

  • 标签: 艺术学科 专业选择 课程设置 缘由 价值 人生规划
  • 简介:声乐作为一门学科是我国高职艺术院校普遍开设的课程,而曲目对于这门课程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传统的声乐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毕业以后很好地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声乐曲目的拓展极为重要,这要求教师选择适合学生自身要求的模式,来丰富学生的视野,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本文就高职声乐教学曲目教材使用现状及高职声乐教学声乐曲目的拓展需要的原因及对应方法进行了阐述。

  • 标签: 高职声乐教学 声乐曲目 拓展
  • 简介:当我听说有人想要将《繁花》搬上舞台的时候,就想写一篇名为《"繁花"落地莫为屑》的文章,大意是这样人物庞杂、事件琐碎的文学作品改编需要慎重。作为一个上海本土的戏剧教师,我对《繁花》呈现在上海的舞台上,尤其是全沪语的演出,将会有怎样的体验效果充满了期待。

  • 标签: 原著作者 舞台剧 长篇小说
  • 简介:大凡设计者都可能经历过这样的困惑一对形象的选择。形象作为对主题思想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舞台设计是通过有形的视觉形象在舞台上传递信息而产生的感觉和氛围来感染观众。用视觉符号表达出准确的、明晰的、淋漓尽致的舞台整体形象,使之更贴切剧本潜在的意蕴和符合人物情感语言,这也是每一个设计者的终极追求。

  • 标签: 舞台设计 《风雨红棉》 生命 主题思想 传递信息 视觉形象
  • 简介:几年前,应《画廊》和《艺术当代》的邀约,硬着头皮写了几篇关于东北当代艺术的分析介绍文章。写此类文章非我志趣,对于一个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工作室的艺术家来说,对他者的好奇一般是用来校正、对比自己的劳动,而不可能如星探般的职业批评家那样,几乎将所有苗头尽收眼底。所以,当一个艺术家说起地域的艺术状态来,多少会因视野偏狭而不那么客观,此处也是。

  • 标签: 艺术生态 东北 青年 自律 当代艺术 《画廊》
  • 简介:传统音乐欣赏教育过分强调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偏重技巧训练,却相对忽视了其意义和作用可以实现的重要环节——音乐欣赏教育的审美功能.本文将从儿童音乐欣赏教育的现状和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出发,着重论述如何选择儿童音乐欣赏教学方法,为儿童音乐教育寻求一个更加贴近儿童自身发展需求的科学道路.

  • 标签: 儿童心理 小学音乐欣赏 教学方法
  • 简介:文艺学的背景理论是哲学。在西方,每一文艺思潮的背后,必伴有相应的哲学思潮;在中国,文史哲历来不分家。从事文艺学理论研究者,必须具有较深察觉的哲学眼光。对当代青年学子,最为重要者,一是哲学入门,一是哲学选择与归缩。本文以牟宗三、李泽厚为参照系,主张从西方哲学入门,并以之作为手段;以中国哲学为归宿,为“安身立命”之所;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为求生目标,造就自己的“看家本领”.

  • 标签: 文艺学 理论研究 儒学 牟宗三 李泽厚 西方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