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Asasuccessfullandscapeoil-painter,Prof.ZhangDongfenghashisownspecialviewsaboutartsandlife.Whenwefacehislandscapes,wewouldfindhisworksareverycloselyrelatedtothespiritoftraditionalChinesepainting,evenincludingsomespecialtechniques,suchascunandcbawithbrush.Wewouldbeeagertoknowhowhisstylehavebeenformedandwhohadagreatinfluenceonhim…SomanycuriousquestionsareaskedbysevengraduatestudentsinGuangxiAcademyofArt.Maybe,thepuzzlesinourmindswouldbesolvedafterwereadtheinterview.
简介:邝健行先生,祖籍广东台山,1937年生于香港。1962年毕业于香港新亚书院中文系(新亚书院后来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成员书院)。1963年赴希腊,入雅典大学。1971年获雅典大学哲学博士。随后返港,入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任教。1995年转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2002年退休,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及新亚研究所教授、图书馆馆长至今。邝健行先生学术活动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希腊古籍的中文翻译;二是中国古典文学,尤其集中在唐代杜甫和律赋的探论;三是韩国朝鲜时期诗话以及中朝诗歌交流的研究。先生工古典诗歌,退休以后,学术研究之余,组织诗社,提倡风雅,指引后辈。其著作略举数种:《柏拉图三书》、《追思录》(以上翻译)、《诗赋与律调》、《科举考试文体论稿:律赋与八股文》、《杜甫新议集》(以上论文集)、《韩国诗话中论中国诗资料选粹》、《朝鲜人著作两种:干净衙笔谈、清脾录》(以上编著及点校)、《光希晚拾稿》(诗文集)。本刊特委托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一级导师董就雄博士就相关学术问题采访邝健行先生,整理出此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简介:本文以原有叙述分层理论为参照,讨论赵毅衡《论底本:叙述如何分层》的理论贡献,认为它从符号叙述学出发,将原有的线性底本转化为非线性的聚合轴上的痕迹,改变了底本的状态与性质。它有利于从写作者角度理解底本和述本,在解释“元小说”等问题上很有效。本文对新“底本”提出一些困惑,认为对于如何从读者角度来理解底本、述本,该理论还有进一步阐发的必要,比如读者的底本与作者的底本可否同一,不同读者的底本如何整合,读者如何比较底本和述本,如何解释合著或续写作品的底本问题,如何解释非虚构叙述问题等。本文在对原“底本”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试着回应《论底本:叙述如何分层》要解决的三大问题,认为这三大问题并未对原有分层理论构成致命挑战。
简介:廖明君(以下简称“廖”):兆荣兄,你好。我注意到你近年来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请你就此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彭兆荣(以下简称“彭”):谢谢明君兄的专访。众所周知,“遗产事业”已成当今世界上最重大的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现象之一,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参与文化、政治与经济角逐的新领域。“遗产战略”在不少国家制定国家战略方面起到无可代替的作用。表现上看,遗产是过去遗留和继承下来的“财产”,却又成为今天世界人民珍视的对象,因此,这是一个既“旧”且“新”的事业,需要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旧的”遗产有“新的”发明。
简介:詹姆斯·辛普森(JamesSimpson)教授,1954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先后获牛津大学硕士,剑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英国"以色列·戈兰茨爵士奖"获得者。现任哈佛大学英语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剑桥大学哥顿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中世纪、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的英语文学,著作有《文化改革:文学历史中的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英美偶像崇拜传统》、《英国原教旨主义及其改革的反对者》、《宗教改革与文化革命,1350—1547》等,曾编辑《诺顿英语文选》、《二十一世纪方法》、《后现代的莎士比亚》、《中世纪英格兰的偶像:偶像崇拜与反偶像传统》等。2012年5月,辛普森教授应邀访问中国,并作了"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大学文学教育与人文精神传播"等讲座。2014年6月,本刊特委托张颖博士在辛普森教授位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家中对其进行采访,在面谈和邮件基础上改定本文。
简介:目前.艺术学独立升格为第15个学科门类后,“艺术学”三个字成为了庞大学科群体的总称,其内涵逐渐边缘化、空洞化。艺术学怎样才能真正“说话”?这是艺术学学科发展所面临和亟需解决的课题。因此,该文在对梁玖的《审艺学》进行系统解读的过程中,一是揭示了《审艺学》是对艺术学本体论构建的一次有效尝试,是从围绕艺术本体视点而审视的一个结果,它既有拓宽艺术学研究视野的价值,又有提升艺术认识论、丰富和深化艺术创造实践理论与艺术传播应用、促进艺术批评的意义。二是肯定《审艺学》对于艺术学科学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三是回答论证了“审艺”成为学的内涵。四是倡导有更多的艺术学界学者参与到审艺学学科的讨论和建设中来,让审艺学的羽翼渐丰,实在地促进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完善性建设。
简介:在世界声乐艺术的百花园里,多少年来,无数的艺术家们在辛勤地耕耘着这片音乐艺术的沃土。在我们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昆明市,有一位从事声乐艺术教学的老专家,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方于教授。现年96岁的方于教授,1903年出生于江苏武进,1921年赴法国里昂大学攻读文学和声乐专业,先后师从罗马奖金获得者玛戴依斯和著名的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汤姆斯卡娅学习声乐。1927年回国后,一直从事声乐教学工作和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方于教授1936年来到了云南省昆明市,先后执教于中法大学和云南艺术学院。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云南省就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给我们研究民族声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方于教授的指导下,研究着方于教授的教学方法。方于教授曾系统地向我讲授过关于声乐教学的民族化问题,并希望我能将她老人家所研究的歌唱方法对学习声乐艺术的人有所帮助。
简介:吴志达教授,著名小说史专家,原名吴文星,1931年8月出生于南京,原籍浙江东阳,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取武汉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程千帆先生,1959年毕业留校。历任武汉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中国明代文学学会顾问,武汉大学一、二、三届校长教学工作顾问。主要著作有《中国文言小说史》、《明清文学史·明代卷》、《唐人传奇》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由其主编的《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颇受学界瞩目,影响甚大。本刊特委托武汉大学中文系陈文新教授就有关学术问题采访吴志达先生,整理出此篇访谈录,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