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所谓嫉妒就是得知别人占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是宝贵的东西时所产生的情感。这是一种含有憎恨成分的情感。应该看到,许多青少年的嫉妒都深藏在心中,如果处置不当则会以扭曲的形态爆发出来。一个偏远的市镇发生了一件恶性凶杀案件,凶手和被害人都是中学生。以下是凶手的父母在案发前的一些言行:“你看李家的孩子学习多好,人家多有出息,你的学习这么差,真笨,还有脸吃饭?”“你看李家的孩子预选考了第一名,你连预考的边都没沾上还有脸活着,真是恬不知耻!……”在此三天后,血案就发生了,凶手父母追悔莫及。父母的喋喋不休,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为了让孩子奋起直追。但其粗暴的言行却造成了孩子对李家孩子的强烈嫉妒。心理学研究表明以下四种情况极易引发嫉妒心理:1.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相同或不如自己的人居于优位;2.自己厌恶或轻视的人居于优位;3.与自己同性别的人居于优位;4.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居于优位。凶手居然占据了其中的三点。这起血案是家长在孩子前进的道路上选择“榜样”不当而引起的,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难怪高尔基会留下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语:“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简介:散文在近期的“火爆”,与以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上的跋涉和《文明的碎片》的拾拣为代表的的那一路创作的影响不无关系。但就实情而言,这一路散文的些注意,大多停留在知识阶层,而且是其中的一部分共鸣者,其涉及面非常有限。散文在一时间的升温,多半是由于女性散文的写作;尤其是青年女性散文的写作。青年女性的散文大量涌入90年代的创作界,造成了当前文坛的一大奇观。不论人们如何评价这一类散文,不论人们的价值判断有多大差异,你不能不承认,女性散文的繁荣的确展示了时代进步,更是文学进步的一个侧面。从最低限的估计来看,女人们不顾这样那样的“提示”和“指导”,能够如此这般自如而随意地写自己所思所想所乐于公
简介:据分析,我国犯罪正呈现暴力型、低龄化趋势。青少年犯罪现象突出。本文所提的校园犯罪是指以在校学生为犯罪主体或犯罪对象的犯罪。笔者试从中学生犯罪的特点及诱因分析入手,力求探讨一条有效途径,防治并消除中学生犯罪。一、当前中学校园犯罪的特点其一是突发性特点。犯罪行为的发生往往突如其来,行为人事前没有过激的情绪或动作表现,表现为一时性起而为。如某农村中学初二学生杀人分尸一案,罪犯×××只因跟同寝室同学吵一架,半夜便起杀机。这一特点使学校对事件的发生防不胜防,监控困难。其二是行为人主观过错模糊性特点。犯罪的构成必须具备四个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相对成年人犯罪,学生犯罪主体很少考虑犯罪后“得”与“失”的份量对比关系,有时只因一句不中听的话,一个不乐意的动作就引发悲剧。有的仅仅是好奇或抵不住诱惑而步人犯罪,如吸毒。偷盗案件的发生,行为人往往并不急需用钱,而仅为了模仿电视剧某些情节。心理幼稚,动机模糊,是学生犯罪的显著特点。二、中学校园犯罪的诱因分析《犯罪学》理论告诉我们,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也跟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人的生活节律相联系。动荡的政治环境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