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在1963年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巴赫金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语言,提出了他著名的复调理论,进一步阐释了他的对话思想。他说,“复调小说整个渗透着对话性。”本期刊出三篇文章,分析审美活动中的对话性。

  • 标签: 审美活动 对话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诗学问题 小说语言 复调理论
  • 简介:“斯拉夫主义”本为历史名词,它产生于19世纪中期,在19世纪末趋于沉寂。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和急剧的社会转型,俄罗斯的斯拉夫主义开始复兴,并力求从传统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基础,成为当今俄罗斯社会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潮。

  • 标签: 俄罗斯 斯拉夫主义 西方主义
  • 简介:<正>本文述介1977年在纽约再版的赫尔曼·叶尔莫拉耶夫教授所著《1917—1934年间的苏联文学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起源》一书的最后三章。此书是作者根据他1959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通过的博士论文写成的。本书作者对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抱敌对态度,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实质上也是全盘否定的。他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斯大林文学政策的产物”,“是在党的直接控制下形成的”,它的创作原则是“日丹诺夫从党的政策和斯大林的词句中用教条主义方法直接演绎出来的”。书中的论点虽带有强烈的资产阶级偏见,但作者使用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具体地阐述了三十年代初社会主义现实

  • 标签: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方法 革命浪漫主义 作家 现实主义风格 创作原则
  • 简介:列昂尼德·列昂诺夫的长篇小说《俄罗斯森林》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文学中最典型的作品。在这部哲理小说中,作家隐秘地与苏联国家意识形态教条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展开论战。考虑到政治环境.列昂诺夫巧妙地使用了“拟态”手法,将庸俗社会主义的理念引向“荒诞的板致”,借反讽之力从内部引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教条,而他本人却隐遁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正统艺术家的面具之下。列昂诺夫试图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诗学神话代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神话,虽然二者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但这位浪漫主义者最终还是未能抛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范式。

  • 标签: 列昂尼德·列昂诺夫 《俄罗斯森林》“拟态”
  • 简介:俄罗斯国际社会学研究中心在俄罗斯40个地区向3200人发出调查问卷,就“如何评价2000年”问题广泛征集意见,并通过表格加以说明。

  • 标签: 俄罗斯 民意调查 社会调查 2000年
  • 简介:<正>为了正确开展与社会主义国家文学界的相互联系,更好地翻译和介绍这些国家的文学作品,使它们在苏联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应有的地位,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不久前成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委员会.委员会将出版一种名为《视野》(《?》)的不定期的作品集,它的编委会成员有艾特玛托夫、沃兹涅先斯基、格拉宁、阿达莫维奇和其他著

  • 标签: 国家文学 艾特玛托夫 苏联文学 文学作品 文学界 作家
  • 简介:隐喻在人的思维过程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巴拉诺夫(А.Н.Баранов)在谈到关于对政治活动家进行隐喻刻画的问题时说,“你告诉我,你使用的是何种隐喻,而我会问你,你是谁……”[1]。隐喻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意思,而借助其他方法。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人名隐喻现象(антропонимическаяметафорика)。先验个体的个性及其专名构成了语言的个体领域,它是世界图景(картинамира)的主要部分,又是一个特殊的坐标体系,我们经常参照它来评价其他个体的活动。通过与熟知的事物进行对比来评价新信息,或对旧信息进行再认识,是人类的普遍心理特点,阿鲁久诺娃(Н.Д.Арутюнова)指出,相似性的直觉感“在人的实际思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隐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即在于此”[2]。通过研究大众传媒中的人名隐喻,可以看出由某一社会生活领域内熟知主体组成的价值网络,在人民意识中是如何运作的。下面我们以彼得一世(ПётрПервый,Пётр,ПётрВеликий)的名字为例来研究一下现代俄罗斯政论话语中对个体价值进行描写和评价时专名隐喻(ономаст...

  • 标签: 中的彼得一世 价值思考 俄罗斯社会
  • 简介:评论界普遍认为巴赫金和纳博科夫的文艺美学思想存在一定差异性。巴赫金对复调小说推崇备至,而纳博科夫则认定作者的绝对权威。然而,巴赫金对于审美活动的“他者”与“我”,即作者和主人公的对话模式分析是动态而多元的。如果说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侧重于作者和主人公的平等对话关系,那么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和主人公》中则强调了作者对主人公和作品整体性的超视建构,彰显了审美主体间的非平等、“非复调”关系。而在纳博科夫声明作者始终在场的同时,自然也指明了作者与主人公的强弱对立。可以说。就探讨审美活动主体关系性这一问题,巴赫金与纳博科夫的思想是共性中存在差异,差异中又存在共性。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巴赫金审美主体非平等对话视角来分析纳博科夫小说《防守》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博弈关系,以期拓展对巴赫金理论和纳博科夫创作的阐释空间。

  • 标签: 巴赫金 纳博科夫 《防守》 审美事件 主体对话性
  • 简介:《看不见的人》(1952)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不同时期的美国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出现了越来越多围绕该书与其作者拉尔夫·埃里森的博士论文和文学专著。笔者在此想讨论一下这部小说中存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个属于正在经历第一人称叙述者过去事件的少年,另一个属于正在追忆事件的叙述者。既然不同的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小说做了研究,

  • 标签: 巴赫金 复调理论 《看不见的人》 身份问题 文学评论 小说
  • 简介:2016年11月25-28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集美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新世纪文论话语实践回顾与反思:新视野、新路径、新空间”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在厦门隆重召开。会议以“新视野、新路径、新空间”为指向,

  • 标签: 回顾与反思 第九届年会 学术研讨会 外国文学 诗学研究 话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