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ВЫТЫ都是第二人称代词。前者表示尊敬,译为您;后者用于对亲近的人,也用作粗鲁,亲昵的称呼,译为你。这两个普普通通的人称代词,统治并制约着交际语言的各个层次。只有掌握了它们的正确用法,才能使人们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这里,我们从语用学角度简单地谈一下这两个人称代词的用法。一、用ВЫТЫ做称呼语的历史回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俄罗斯人之间都是以ТЫ相称,不分亲疏、等级长幼。这体现在童话中,对沙皇、上帝大主教的祷告辞中。只是在18世纪,当彼得一世在俄罗斯强制推行欧洲的礼貌语言和文明行为时,俄语中才出现ВЫ这一称呼语。起初,那些高官贵族用ВЫ来称呼与自己关系疏远社会地位低下的人,而不用ТЫ。用ВЫ称呼关系近或年龄大的人(父母、亲戚等),盛行于19世纪。当时,ВЫ用于有礼貌地称呼陌生人和不太熟悉的人,在正式场合,用于称呼年龄地位跟自己相当的人,而用ТЫ称呼则显得态度温和和友好一些。例如:Зачеммыперешлина《ты》ЗаэтонамиперепалоНагрошлюбвиипростотыАчтотоглавноепропало(Б.Окуджав...

  • 标签: 俄语里 浅谈俄语
  • 简介:布尔加科夫是苏联文学史上重要的小说家、剧作家。他一生命运多舛。在他传奇性的一生中有一点值得人们注意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就是他斯大林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多少为他的命运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30-40年代的苏联,许多作家的命运都与斯大林有直接或间接...

  • 标签: 布尔加科夫 斯大林 莫斯科 剧本 作家 卢那察尔斯基
  • 简介:俄罗斯著名作家阿斯塔菲耶夫在1992至1994.年间发表了一本“关于士兵的长篇小说”。小说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鬼坑》第二部《滩头阵地》分剐于1992年1994年发表于《新世界》杂志10-12期。作者因此于1997年被授予俄罗斯国家奖金。作者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重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局部情景。作品无论是在人物形象、主题还是在思想内容方面都作了大胆突破,对战争进行了“另外一种描写”。这部讲述“自己的战争”的小说发表后在批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 标签: 《该诅咒的和该杀死的》 小说故事 维·阿斯塔菲耶夫 文学作品 俄罗斯
  • 简介:<正>刚刚读完《我的骏马奔驰》(载《苏联文学》1986年第1期,作者:鲍·瓦西里耶夫)。这个中篇是作者自身的回顾。他是从童年开始叙述的,并没有严格按流逝的时空不漏的写下去,结构相当自由,如行云流水。然而是一篇可读的小说。这里几乎凝聚了作者一生的思考。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作者成为

  • 标签: 瓦西里耶夫 苏联文学 文学作品 作家 作者 结构相
  • 简介:俄罗斯学者普洛普在童话故事中发现了不变的"功能"项,格雷马斯将"功能"项(即行动元)结构化,形成了行动元模型,即符号矩阵。在长篇叙事文本(如长篇小说)中,宏观的符号矩阵不能解释各章节局部情节冲突的意义生成过程,所以局部情节的意义生成有赖于下级符号矩阵的建立,由此构成符号矩阵的层级结构。符号矩阵层级结构中的行动元遵循三条规律:一,部分行动元被继承,其余行动元被置换;二,符号矩阵左右两列的行动元不能交换位置,体现了作者价值判断的连贯性;三,符号矩阵上下两排的行动元可以交换位置,体现作者在处理局部故事情节时注意焦点的转换。相同位置的行动元,可能不属于同一语义范畴,但只要它们在符号矩阵的四个行动元组成的系统中具有同样的功能,语义特征上的差异可以忽略。

  • 标签: 普洛普 格雷马斯 符号矩阵 行动元 索绪尔 雅各布逊
  • 简介:《大师玛格丽特》是布尔加科夫文学创作中最具代表性、总结性的作品。小说中那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那对人性善的固守与诠释,那不肯就俗、坚守着本真的美学理想,都从那既神奇如天马行空,又古朴似“伊甸园”清流般的话语叙述中,从现实、神话与历史的三维时空的建构中清晰地表现出来。

  • 标签: 《大师和玛格丽特》 文本解读 神话 历史 布尔加科夫 文学创作
  • 简介:本文对伊·巴别尔(1894-1940)进行研究探讨。与以往从种族、语言和心理层面认为他是《骑兵军团》《奥德萨的故事》作者的外国作家,进而对这位讲俄语的犹太作家提出相应的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认为这些书突现了伊萨阿克·巴别尔精通于跨文本创作的才能。相应地,本文针对巴别尔带有文学

  • 标签: 巴别尔 小说 俄国 艺术风格 妓女题材
  • 简介:本文尝试对施佩特雅各布森的学术渊源进行对比研究,从诗性功能思想、言语交际理论形式论三个方面进行探析。两人均强调艺术文本的诗性功能主导,并对言语交际的不同功能进行了区分。相对于雅各布森对形式论的偏爱,施佩特尤为关注艺术文本中“作者的声音”。两人在诗性功能言语交际上的相似看法,体现了学术思想的传承共鸣。两人在形式论上的彼此相左,凸显了各自不同的研究路径。

  • 标签: 施佩特 雅各布森 诗性功能 言语交际 形式论
  • 简介:2000年是苏联大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诞辰90周年,2001年是他逝世30周年。我想起前年在他的家乡和他的弟弟及诸多乡民会晤的情景,想起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关心与问候。

  • 标签: 苏联 诗人 特瓦尔多夫斯基 威列依斯基 绘画艺术
  • 简介:本文旨在对当下俄罗斯文化状况予以透析,将文学视为建立个人和社会纵向关联的独特文化密码载体予以考量。在回溯近现代居于文化中心地位的俄罗斯及苏联文学的重要社会价值及功能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趋于娱乐性,丧失历史坐标功能的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现状与发展远景。

  • 标签: 当代文学 俄罗斯民族思想 文学中心性 苏联神话体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简介:<正>在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文学中,曾出现过一种散文抒情化的倾向。这类作品的作者在描绘客观的事物刻划人物的时候,笔端往往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赋予作品以鲜明的抒情色彩。别尔戈利茨的《白天的星星》索洛乌欣的《弗拉基米尔公路》、《一滴露水》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 标签: 列宁格勒 米尔 六十年代 战争年代 苏联文学 文学作品
  • 简介:自然与风景描写在屠格涅夫小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辅助阐明作品的思想内容,奠定作品的基本氛围,烘托人物的情感与个性,而且在屠格涅夫的人格意识中具有某种命定或先在的蕴涵:它们引发的不仅仅是美好与和谐,还有冥想、恐惧、灵魂的颤抖对永恒与死亡的思索。它们并非只是作为文学创作的技术手段而存在,而是具有某种哲学层面的形而上思考本体论意义。这其中既蕴涵了作者的人格之谜,也显示出屠格涅夫欲通过自身生活和文学创作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价值思考本体追问的可贵勇气。

  • 标签: 屠格涅夫 本体论 角色转换 意义 恐惧 期望
  • 简介:1916年5月6日,在回答初登文坛的作家阿尔汗格尔斯基关于生命的意义时,列·安德列耶夫说道:“生命是很难用几个简单的词来表述的。”事实上,这位表现主义大师在自己的一系列作品中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他的笔下,生命的意义存在于生命的极端死亡之中,而《叶列阿扎尔》《人的一

  • 标签: 安德列耶夫 文坛 生命 作家 表现主义 作品
  • 简介:论文从文本外视角切入叙述结构。果戈理讽刺作品的首尾相衔、内在授受的结构,陀氏危机小说的结构,普希金小说大团圆、对立力量共同解决主人公命运、借助古希腊罗马世界探讨当代精神危机的结构都对《大师玛格丽特》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小说的叙述结构是20世纪小说史上激活文化时空,扩充思想容量的新型结构尝试。

  • 标签: 《大师和玛格丽特》 叙述结构 布尔加科夫 长篇小说 文体结构 艺术世界
  • 简介: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与弗隆斯基的母马佛洛佛洛在多个方面相似。这其实反映了托尔斯泰宗教观的转变:他从一个彻底的异教徒转变成为一个所谓的“基督徒”,但他却始终未能洞悉基督教中灵与肉神圣合一的奥秘。

  • 标签: 安娜 合一 相似性 动物性 象征 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