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在去年第4期《杂文选刊》读了韩进林先生《外国人,中国人》一文,觉得很有意思,故不揣浅陋,作《中国人,美国人》以续貂,聊博读者一笑。中国人以龙为祥瑞,认为龙会兴
简介:一年一度,国庆节如期来临。北京城,期待一年的盛大集会,一九七一年意外地没有出现。自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每年十月一日都是北京隆重狂欢的时刻。国庆集会举行时,无一例外,总是由毛泽东本人在这一时刻亲率党和政府高层核心成员,集体走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亮相“文革”爆发之后,一九六六至一九七。连续五年,当这一盛况出现时,多了一个新的景观,被称为毛泽东“亲密战友”的林彪每次都会站在毛泽东身旁。
简介: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名词来使用出现在近代,据考证,在西方,它出现于十九世纪;在中国,它出现于二十世纪20年代。但是,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知识分子作为知识、思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掌握者、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角色是一直存在的。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的能量的发挥需要依附一定的力量或者媒介,在自然经
简介:只要是人,哪怕是最达观的人,或者最没心没肺的人,总有一些话是他所不爱听的。作家怕说江郎才尽,外交家不愿被称为卖国贼,保密员怕说嘴不严,残疾人反感拿身体缺欠说事。血统论盛行时,一声狗崽子,伤了多少黑七类子女的心。
简介:—个很苦恼的人,今年近五十岁了。老公在一个机关里做官,官不大,也不小,大概是厅局级,而且是—把手,家里要车有车,要房有房,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老公有没有外遇不知道,但肯定没有抛弃她的企图。可是,她还是有些烦。看见别人大把地花钱。她好心动,怎么也是女人,天生就有花钱的嗜好,可是,她却不敢,不是她没钱,而是怕别人知道她有钱。这个苦恼还不算严重,大钱不敢花,小钱还是可以花个痛快,毕竟口袋里有钱,她苦恼的是怕老公出事。她把老公给她的钱,
简介:人类是天生的哺乳者,但不是天生的喝牛奶者。人类喝牛奶的最早记录出现在6000年前古巴比伦一座神庙中的壁画上。同在那个时期,古埃及人已经使用牛奶作为祭品,埃及神话中象征丰产和爱情的神哈索尔就长着一颗奶牛的头。
简介:<正>那事儿"那事儿。""哪事儿呀?"不就是那事儿吗!"中国的语言有一种含蓄之美,说起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指代词,可一用到特定的语境中,便有一些特别的意思,之所以不直接说出"那事"到底是"哪事",通常是因为不便宣之于口。而且如此一来,信息量极大,想象的空间也大,比如办公室里议论张主任和刘秘书之间的"那事儿",十个人可能有十个版本,两人的隐私也就被一网打尽了。
简介:佩德罗的唐人街佩德罗是个中国人。他住在马德里的唐人街。不知道他为什么要给自己取个这么俗气的西班牙名字,如果在马德里的街上大叫一声"佩德罗",大约会有一打以上的男人回头。如果名字失去了辨识性,又为什么还要起
简介: 100%的中国人认为中国的汽车价格比中国的白菜贵得多. 99%的中国人认为中国产的吉利轿车逊色于德国产的奔驰.……
简介:赛珍珠的小说《大地》里,主人公王龙每次手头有点钱,就想着买点土地。过去土地私有化,买了土地就是自己的不动产,也有人说这是农民心理在作祟。如今土地无法自由置换,房子买了,在国内起码可以拥有七十年,在美国可以无限期拥有。这时候我发觉中国人有点钱,多半还
简介:牡丹,做为中国特有的植物,究竟有什么魅力引得历代中国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沉迷痴狂?究竟有什么样的姿容称得上是国色天香,究竟有什么样的气度被列为雍容华贵的品质,国人为什么把牡丹视为国花?她的被认识和被赏识,又是怎样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简介:中国人缺了什么?我想说两点:一是缺少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更加缺少社会对我们的保障。我不太能够分得清楚究竟是前种"缺少"还是后一种"缺少",导致中国人目前的焦灼、烦躁和郁闷。
简介:到澳大利亚作七日游,原来目的是想领略澳洲的自然风光,见识白种人的生活情状。然而,由于时间有限,言语不通,这两方面的收获很粗浅。倒是遇见的一些中国同胞,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并引发出一系列思考。一位是老朋友x君。早年就读于中国著名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到北京某研究所工作,七十年代末,随夫人因继承遗产而移居澳洲。多年不见,甚为欢洽,除了亲自驾车陪同参观游览市容及奥运会场馆外,还畅叙阔别后境遇。x君乍到之时,本希望用其所长,从事与中文有关的职业。谁知当时该地华人不
简介:<正>1这个话题是我在美国南方大学访学期间参加一个讨论课的发言,这门课讲的是环境伦理学,主讲的老师让我谈谈中国人对环境的看法。另一位发言人是哲学教授杰姆,所以孔孟老庄等中国传统思想是他的话题。我自己感受的是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中国的环境和孔子等人生活的年代已不可同日而语。让我从几件小事说起。
简介:若问中国人最缺什么?倘若是退回到改革开放之前的年代,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那个时期的中国人除了一小部分可以随时吃到红烧肉的“肉食者”之外。大部分人最缺的就是食品。尽管有些脑子有些贵恙的人死不承认曾经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在河南、四川等地饿死过三千万人这个事实,但用生命书写的历史也显然也不是几个无耻的下三滥能够改写得了的。
简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面对压力无所适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心理医生或心理专家的帮助?心理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质量,现在应该清点中国人的心理安全了。
简介:中国人不喜欢排队,更不习惯排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买电影票。那时候文化生活贫瘠,看场电影就算是高档次的娱乐活动
行走天下·首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征稿启事
中国人,美国人
“中国人来了”
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社会依附的转向
中国人怎样评价男人
十种中国人
中国人的牛奶史
中国人隐私问语
马德里的中国人
中国人眼中的汽车
中国人也不乏商业智慧
雅安,中国人的新伤口
中国人异化的房产情结
牡丹与中国人的审美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澳大利亚所见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好吃?
现在的中国人最缺什么
清点中国人的心理安全
中国人为什么不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