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比较研究中国作家张承志与印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的伊斯兰写作,具体分析了张承志的小说《心灵史》和V.S.奈保尔的《在信徒的国度:伊斯兰世界之旅》等作品。本文认为:张承志的伊斯兰写作表现出强烈的前现代的激情,是圈内人的“文明内部的发言”,其写作姿态是“主位的”(EMIC)。而奈保尔的伊斯兰写作是圈外人的研究,其写作姿态是“客位的”(ETIC),他只是一个旁观者、思考者和批评者,并表现出西方世界的伊斯兰俗见。主位的文化感受和客位的文化感受,是这两位作家的伊斯兰写作最大的不同。
简介:V.S.奈保尔在其21世纪小说《半生》和《魔种》中描写的婚姻既是小说主人公政治牟利和宣泄种族政治、文化焦虑的手段,又是管窥20世纪后半叶以伦敦为缩影的英国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以“婚姻主题”为自我言说的媒介,奈保尔谴责了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在殖民与后殖民时期,对以印度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民族独立运动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建立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奈保尔发出了超越国界、政治文化差异的伦理道德观的呼吁,该呼吁也是作家本人解除因其流散情节和文明危机感而引发的道德焦虑的有效途径。
简介:在托马斯·品钦的《V.》中,以符号V.的繁衍扩散为特征的离散结构暗示出历史阐释的熵化,凸显了历史的问题性和叙述的盲点。每一章的叙述人是谁?叙述人从哪里获取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否可靠?V.的多义性与叙述视角的分化是否有着逻辑上的关联?《V.》的隐喻结构和历史探索对表现小说的主题具有怎样的意义?本文拟从隐喻结构与叙述视角之间的关系入手,挖掘V.的象征意义,贴近作者的历史关切。
简介:ThispaperexaminesthemotifofsurvivalinMasujiIbuse'sHiroshimanovelBlackRain(1969).Itexploresnarrativetechnique,figurativelanguage,voiceandtone,andthegapbetweenthoughtandfeeling,toshowhowthenovelachievesitsartisticeffects.
简介:传统观是T.S.艾略特全部思想的核心,完整性、历史意识、语言的作用、情感客体化、共同体的构建、创新的意义是其内涵所在,他围绕这六个方面阐释了人与其所在世界的事实性关系,即此在的状况,试图通过构建传统观去把握此在,以求为时代提供恢复秩序的确定性,使欧洲文明能够发展和延续下去。
简介:英国当代女作家A.S.拜厄特在其创作的第二部"新维多利亚小说"《天使与昆虫》之《婚姻天使》篇中,在一个通灵故事的框架中从女性视角重新讲述了19世纪桂冠诗人丁尼生的妹妹艾米莉·丁尼生与他的挚友亚瑟·哈勒姆(同时也是艾米莉的未婚夫)之间的故事,并藉由艾米莉的视角引入丁尼生的妻子、另一个艾米莉·丁尼生的故事。拜厄特从女性经验出发,却并没有局限于女性经验,而是将其置于更为广阔复杂的现实背景之中,探讨男性与女性在知识、情感与性等方面的分享。
简介:20世纪初科学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使得科学的文化历史属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被视为不断重构的叙事。本文梳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在文化批评领域里出现的重新阐释达尔文主义的热潮及当代达尔文小说的兴起,并比较了达尔文思想在维多利亚小说与当代小说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本文重点分析了英国当代女作家A.S.拜厄特在其创作的新维多利亚小说《尤金尼亚蝴蝶》中如何从当代视角重构了一个19世纪达尔文主义科学家精神成长的心路历程,从而与达尔文主义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举意与旁观——论张承志与V.S.奈保尔的伊斯兰写作
V.S.奈保尔21世纪小说中的婚姻政治与伦理悖论
《V.》的隐喻结构与叙述视角
Memoirs of a Survivor: Masuji Ibuse's Black Rain
对此在的把握——论T.S.艾略特的传统观
天使在人间——A.S.拜厄特对艾米莉·丁尼生的重构
后现代文化重写达尔文主义——A.S.拜厄特新维多利亚小说中的达尔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