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詹明信(FredricJameson)教授是当代美国最为知名的人文学者之一,其研究覆盖了文学理论、文化研究以及现代、后现代文化思潮等诸多领域.詹氏有关阐释学范式、马克思主义以及文化研究方面的探讨方式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许多著作都翻译成了中文在大陆出版.笔者于2001年末与詹明信教授作了几次访谈,综合起来概述如下.詹明信教授的办公室坐落在杜克大学东校园新英格兰式的建筑群中,紧连大学艺术博物馆.办公室有里外两阃,外间有一个大桌子和10余把椅子,四面是直到天花板的书架,分门别类地挤满了文学和文化研究方面的书籍.里间是办公室,书报杂多,墙上还有一两幅中国画.我们对坐在办公室里,秋日和煦的阳光从百叶窗中透进来,把桌上那台老式机械打字机镀上了一层金黄.访谈从詹明信的著作在中国大陆的翻译和出版这个话题开始.

  • 标签: 詹明信 人物访谈 美国 人文学 后现代主义 文学理论
  • 简介:南希·休斯顿,法国女作家,1953年生于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后来跟随家庭移居美国波斯顿。她是著名文艺理论家茨维塔·托多洛夫的妻子。目前,她与丈夫及两个孩子居住在巴黎。主要作品有:《向后转》(1994)、《天使之印》(1996)、《道尔斯·阿戈尼亚》(1999)等。法国《读书》杂志刊登了卡特琳娜·阿尔冈对这位女作家的采访录。

  • 标签: 女作家 洛夫 天使 《读书》杂志 文艺理论家 波斯
  • 简介:让·诺埃尔·庞克拉齐30岁时发表第一部作品。1990年,在他40岁之际,他因所写的第五部书《冬季宿营地》获格迪西斯文学奖。1990年颁发的这一大奖认可了文学反映本世纪末的巨大灾难——爱滋病。这一疾病渗透小说家们的想象,如同肺结核萦绕19世纪作家的想象一样——从巴尔扎克的《幽谷百合》到荣膺诺贝尔奖的托马斯·曼的《魔山》。庞克拉齐的成功促使我们向他探询他称为“紫病”的爱滋病。

  • 标签: 托马斯·曼 拉齐 魔山 格迪 埃尔 一无所能
  • 简介:约瑟夫·奥康纳(JosephO’Connor)1963年出生于都柏林,1989至1996年间,定居伦敦,专门从事报刊和杂志写作。奥康纳的文学禀赋在其发表的第一部小说《牛仔和印第安人》(CorwboysandIndians,1991)中即崭露头角,该小说还入选惠特布莱德图书奖的最终评审名单。在此之后,奥康纳的小说创作成果颇丰,陆续推出一部短篇小说集《真正的信仰者》(TrueBelievers,1991)和长篇小说《亡命之徒》(Desperadoes,1993),《推销员》(TheSalesman,1998)和《大海之星》(StaroftheSea,2002)等。除了小说创作,奥康纳同时也为戏剧和电影撰写剧本,包括1995年的《红玫瑰与汽油》和1997年《天使的哭泣》),并发表了一系列非小说作品:《甜蜜的自由:在美国的爱尔兰文化中行走》(1996);两部喜剧作品:《爱尔兰男性的秘密世界》(1994)和《国内外的爱尔兰男性》(1996)。

  • 标签: 奥康纳 约瑟夫 访谈录 小说创作 短篇小说集 非小说作品
  • 简介:在这次访谈中,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小说家蒂姆·温顿先后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地域和文化特点,涉及到西澳的风景(海景)、地方主义、生态学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佛教和道教、文学创作的语言倾向等话题。同时,作家还发表了关于美国文学、英国文学和澳大利亚文学的见解,并对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不同特色进行了探讨。温顿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和独特的写作手法,是一位颇具研究价值的澳大利亚小说家。

  • 标签: 蒂姆·温顿 风景 海景 地方主义 文学 生态学
  • 简介:<正>问:当您为《最后的遗嘱》塑造人物时,您是否从您在当地小酒吧里所遇见的人中获取了灵感?答:不,我不这么认为。书中的人物确是虚构的,但我并不是那样直接地从他们中获得了灵感。我当然不会以我熟悉的人或所遇所见的人作为原型来塑造人物。诚然,小说中的人物会与你在酒吧里所见的人很相像。可我认为我的灵感并非直接来源于那儿。

  • 标签: 斯威夫特 英国小说 福克纳 当代作家 约克大学 塑造人物
  • 简介:<正>1966年,《巴黎评论》请求对约翰·厄普代克进行采访,被厄普代克拒绝,直到第二年,厄普代克才接受了这一要求。接着于1968年《巴黎评论》记者查尔斯·托马斯·塞缪尔对厄普代克进行了采访,其内容如下:

  • 标签: 约翰·厄普代克 小说家 作品 短篇小说 作家 评论
  • 简介:勃兰德:格拉斯先生,近二十年来,您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您有没有估计到会获得此奖?格拉斯:我没有期待,也没有估计到会获得此奖。我总是太忙了,忙于创作。我甚至十分高兴我四十岁时没有获得此奖,因为对一个作家来说,在此年纪获奖无疑是一个负担。如今我已年过古稀,此时可怀着极大的喜悦心情接受此奖,但有一点儿嘲弄的味道。勃兰德:您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呢?

  • 标签: 人物访谈 作家 德国 君特·格拉斯
  • 简介:  诺曼·梅勒(NormanMailer,1923.1.31-2007.11.10),美国著名作家,非虚构小说的革新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梅勒倡导一种新闻报道的写作风格,把真实事件、自传、政治评论还有小说的丰富多彩结合在一起.梅勒的代表作为战争小说(TheNakedandtheDead,1946).因对美国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梅勒2005年被授予国家图书奖.他还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并以洞察、热情、毫不妥协和原创精神闻名于世.2007年11月10日,梅勒在纽约西奈山医院因急性肾衰竭与世长辞.……

  • 标签: 上帝诺曼·梅勒 诺曼·梅勒访谈录
  • 简介:虽然先前未曾谋面,但当笔者见到眼前这位留着披肩长发的女士时,就已经很确定地认为,她便是今天上海博雅珊美术中心的主角——旅法画家山飒。最初听说山飒是因为她的少年成名。笔者在求学期间就曾读过山飒发表于少女时代的诗歌、散文等作品。你难以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是如何取得这番成绩的:8到16岁共出版了4本诗集;

  • 标签: 旅法画家 山飒 少女
  • 简介:鲁道夫:君特·格拉斯先生,您的出生地但泽几乎在您所有的叙事作品中都显得举足轻重,而实际上这些作品的情节大部分是发生在联邦德国或西柏林的,如《局部麻醉》和《蜗牛日记》——至少,我们可以在其中某个情节里看到但泽和它环境的影子。您自己在那儿生活的时间还不到二十年,被迫离开但泽时您也只有十七岁,而且您创作的整个背景都远离这座城市,那您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格拉斯:原因很多。有一点首先要肯定的是,有许多作家,他们在整个生命旅程中特

  • 标签: 人物访谈 德国 作家 君特·格拉斯
  • 简介:2000年,裘帕·拉希莉的首部短篇小说集《疾病解说者》获得普利策奖。2003年,她的长篇处女作《同名人》出版后赢得一致好评,成为畅销书,并被改编拍成电影。拉希莉的第三本书《不平常的尘世》更是超越了她之前的作品,展现了她的最高创作水平。拉希莉的小说首先聚焦在孟加拉人身上,其次是移民一代,探索背井离乡、孤立、同化的主题。《不平常的尘世》对这些主题进行了扩大和深化,它将会长久打动读者的心。拉希莉对人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演变洞如观火。她的文章虽然有点正统,但又简明易懂,这是令人称道的。《波士顿环球报》评价《不平常的尘世》为"八篇精彩故事再次肯定了拉希莉作为这个国家最多才多艺和优雅的年轻作家之一的地位"。尽管她是个年轻作家,但她的作品是成功和永恒的,《不平常的尘世》经得起时间的考验。2008年4月1日,《不平常的尘世》首版上市,4日我电话采访了裘帕·拉希莉。

  • 标签: 拉希莉访谈 文化阐释 移民文化
  • 简介:比森:写科幻小说有特别的“诀窍”吗?是否科幻小说存在要求不严的情况?

  • 标签: 罗宾逊 快乐 科幻小说
  • 简介:他,站在那里,被敬仰的目光包围.随低沉的声音流淌出的,是那首加拿大华人无不知晓的诗.像迷途的孩子在这里流浪,被一块块无字的木牌深深触动.风雨剥蚀了墨痕,岁月淡化了记忆.踏过脚下黄土掩埋的白骨堆,寻找金山男人留下的踪迹……他朗诵的,是自己的第一首诗:,朱蔼信.作于1977年.

  • 标签: 作家朱蔼信 华裔作家 接续华裔
  • 简介:李奇教授是美国著名批评理论家、《诺顿批评理论选集》主编、俄克拉荷马大学讲座教授。他的《解构主义批评》(1983)和《美国文学批评:30年代至80年代》(1988),后者的2009增订版改名为《1930年代以来的美国文学批评》)为我国学者所熟悉。他的后期著述包括《文化批评,文学理论,后结构主义》(1992),《理论之重要》(2003),《与理论同行》(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理论之梳理,批评与辩护:李奇选集》(2010)。本次访谈成于2009年4月。在批评理论兴起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对它进行回顾与展望,话题涉及到我国批评界关注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包括:对“批评理论”的界定,批评理论兴起的时代和学术背景,文学研究与批评理论的关系,批评理论和文学院系乃至和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对文化研究的反思,“后理论”以及“反理论”思潮出现的缘由,以及批评理论未来的发展和命运。

  • 标签: 批评理论 解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60年代 文化研究
  • 简介:王红旗:祝贺你主编的"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书"和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合欢牡丹》由鹭江出版社出版问世。这是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的一件盛事,作为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的学者,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女性文学委员会的负责人。

  • 标签: 海外华文 世界华文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王红旗 知识女性 生存境遇
  • 简介:◇请介绍一下你的这本新的文集--.◆我女儿爱洛伊丝搜集了一些我以前在报纸专栏上发表的文章.很久以前的文章,挺普通!从1948年开始,那是一封题为的公开信.它是我当时寄给的,在那封信中,我谈了一些众所周知的事情.作为资料,它或许是有意义的.最近的一篇文章写于2009年,与人类初次登上月球的周年纪念日有关.

  • 标签: 和谐法国 当代作家端木松 法国当代作家
  • 简介:本文以提问的方式与乐先生展开对话。从乐先生的七十年北大历程,可知她所取得的成就,既与自身永不停止精神求索有关,同时也离不开两代汤先生的恒久支持与宽容;乐先生认为,现代中国的时代需要以及中国知识人的忧世情怀使得她的比较文学研究始终是以中国自身的问题为焦点,而论述的展开则以新人文主义的价值目标为基本诉求;在方法论上,要注重对传统文学文化的研究。研究的水平上去了,方法的问题也会跟上去;她还要求把关注的层面做进一步的扩大,不光是在比较文学的层面上,而且还要在跨学科、跨文化以及人类命运与精神共同体的层面上来关心和讨论问题。最后,乐先生还就意味深长的“无言”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乐黛云 中国比较文学 方法论 精神求索 忧世情怀 人类精神共同体
  • 简介:在这篇访谈中,著名印裔美国小说家芭拉蒂·穆克吉就移民文学与新作《新印度小姐》两个主题展开讨论。作为移民文学的创始者之一,穆克吉详细陈述了移民文学的概念、含义、发展历程、其作为全球化时代文学的意义,及其与后殖民文学的区别。穆克吉本人身为移民者传奇的一生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对此她在访谈中都有所涉及。《新印度小姐》是穆克吉“新三部曲”的终结篇,与第二部时隔七年,为批评家和读者盼望已久。这部小说与移民文学的联系、对另外两部小说的发展、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写作技巧,以及穆克吉本人希望通过该小说表达的人生观念,都在访谈中有所反映。

  • 标签: 芭拉蒂·穆克吉 移民文学 后殖民主义 《新印度小姐》 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