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纵观日本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它的发生比西方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余年。对此,日本的学者,研究家也不得不予以承认。然而,直到昭和初期,“儿童文学”这一名称才正式在日本出现。在此之前,明治时代(1868-1911)称其为“故事”,大正时代(1912-1925)称其为“童话”。大正时代的“童话”推祟“童心主义”。按照字典上的解释,童心本指人类幼儿时期所具有的原始的心性,也就是纯真无邪的心境。最早将童心作为文艺理念并付诸于文学创作实践的是被誉为“童话之父”的小川未明。

  • 标签: 儿童文学 童心 童话 研究家 创作实践 文学发展
  • 简介: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复旦金石词典系列”中的一种《美国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主编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虞建华教授。全书有五十多万字,是一部颇有分量的辞书。在当今众多的美国文学史、美国作家与作品选读和各种有关美国文学教材中,该辞典覆盖宽广,信息丰富,设计独特,具有实用价值,可以作为教学的案头参考书,也可用于了解整个美国文学概况的读本。

  • 标签: 美国文学 美国作家 作品 辞典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外国语大学
  • 简介:<正>去年八月我应丹麦文学信息中心邀请到丹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考察访问。在此期间,我见到了许多丹麦文化、文学界人士,其中有丹麦笔会主席、作协副主席、丹麦科学院院士,还有不少作家、诗人以及出版界人士。在同作家和诗人交谈时,我向他们提出五个同样的问题,目的是想通过他们的回答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创作意图、对丹麦当前文坛的看法以及他们对电国文学的了解。我向他们提出的

  • 标签: 丹麦文 作家 创作意图 科学院院士 考察访问 信息中心
  • 简介:读书自学文才初露韦编联,1933年出生在广西合山市河里镇一个壮族山村里。父亲是个农民,读过私塾,通晓文墨。家中有一柜子藏书,书桌上放着一部三十二卷木版印刷的《康熙字典》,父亲视为老师。父亲爱书如命,劳动之余就是读书,读到精彩处就大声吟诵起来。

  • 标签: 文学 作家 耕耘 土地 父亲 读书
  • 简介:西方现代派文学以其独树一帜的文学视野、纷繁林立的文学流派在二十世纪文坛上熠熠生辉。澳大利亚作家怀特以其反映现代世界的复杂和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刻危机而著称于文坛,并使其在澳洲文坛上形成一股颇具声势的文学主流。本文重点论述作家怀特如何运用象征、荒诞和意识流这一现代派文学的三个主要艺术特征,创作出独具澳洲风情的现代派文学作品。

  • 标签: 现代派文学 特征 象征 荒诞 意识流 怀特
  • 简介:在日本左翼文学研究领域,二战时期左翼作家的大面积转向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难题。大多数左翼作家在政府的高压政策和军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下,脱离左翼文学阵营,又大面积发生了左翼作家参加侵略战争、创作战争文学的事实,这在世界左翼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现象。其中火野苇平、上田广、石川达三的战争文学作品,甚至被批判为“侵华文学”、“文学战犯”等等,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左翼作家因素、从文学本体和文本自身的超时空存在来把握的话,虽然这些作品在创作意图、时代环境因素以及战争等当时的社会效果方面属于侵华文学范畴,但其中左翼文学青年早期形成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意识和平民意识、作品整体印象上模糊的反战意识,或者可以给清醒的读者留下反思契机。本文主要以左翼作家的战争文学作品为中心,对其创作机制、艺术方法选择及形成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日本左翼作家 文学转向 战争文学 民族主义 从军作家 火野苇平
  • 简介:中国学者普遍对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感到陌生,对她获奖感到震惊。本文对米勒其人其作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其创作生涯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特点;指出米勒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反映了专制统治下的恐惧感和流亡者们的异类感;认为她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体现于其诗化的语言艺术,以及在文学形式上尤其是拼贴诗形式上的创新;分析了她的创作所具有的鲜明的跨文化特征及其影响。

  • 标签: 赫塔·米勒 诺贝尔文学奖 德国 罗马尼亚
  • 简介:D.H.劳伦斯拿到了他写的小说《白孔雀》第一本印刷本,赶回家去放在奄奄一息的母亲手中。她那时视力已经模糊,但她还是看看封皮,又看看扉页。尽管她非常爱她的儿子,但她并不认为这是一本什么了不起的书。在她心灵深处,她是很尊敬她儿子的,但她认为在事业上她儿子是不会作出什么惊人的成就来的。

  • 标签: 心灵深处 一本 印刷本 一瓢 大卫 霍屯
  • 简介:"我不干捉刀的事.我只写自己的小说."杰弗里·戴恩嘟囔出这两句话,感觉自己仿佛是在咀嚼沙砾.他已经有整整五年没卖出过一个故事了.

  • 标签: 影子作家
  • 简介:2015年10月8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现年67岁的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西耶维奇(Светлана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Алексиевич,1948—)。颁奖词称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多声部创作是记录我们这个时代苦难与勇气的纪念碑"。阿列克西耶维奇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白俄罗斯作家,也是继1953年丘吉尔之后,第二位以非虚构类作品夺得诺贝尔奖的作家

  • 标签: 列克 维奇 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 斯维特 兰娜
  • 简介:李彦数十年“为新移民女性立传”的独特价值,在于以“内倾式”书写女性的“命运之变”“灵魂之痛”,其生存浮萍与精神脊梁之悖论,构成内在生命真相的多样性。她对母亲形象的塑造与母女关系的追问更富有探索性。《嫁得西风》与《海底》等作品,也是这方面的典范。

  • 标签: 新移民文学 女性经验 《嫁得西风》《海底》
  • 简介:我母亲讲述了一件三十年代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那时正是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她和我的父亲住在乔治亚州的一个小镇上,抚养着六个儿女.他们是小佃农,当时的食物,尤其是面粉,十分匮乏.要想领到政府红十字会发放的面粉,必须提交由当地政府签发的证明才行.那天,母亲正打算去镇上领取面粉,恰好收到一个北方的阿姨寄来的一大箱旧衣物.

  • 标签: 作家南方 南方之旅 黑人作家
  • 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大文豪海明成站着写作的怪癖几乎是无人不晓了,难怪海明威的墓碑上刻有这么一句双关妙语“恕我不站起来了”。实际上海明威并不是非要站着才写得出那铁骨铮铮的硬汉小说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腰部曾因飞机失事而受伤,站着写可以减轻一些痛苦。海明威真正的习惯是在动笔之前一个劲地猛削铅笔。纵观世界文坛,以怪诞而有趣的方法创作的文人不在少数,只是我们少有所闻而已。就写作时的姿势来说,可以称各不相同:美国大作家

  • 标签: 西方作家 世界文坛 美国当代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 飞机失事 卡波特
  • 简介:  莫莉·贾尔斯,对我们国内读者来说可能是个很陌生的名字,因为在笔者研究该作家的几年里,发现汉语文字资料里的这个名字只在介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文章里被顺带提到:"此间她的朋友莫莉·贾尔斯给了她很大帮助.贾尔斯是一名教师兼作家,曾帮助编辑过谭恩美的大部分作品."……

  • 标签: 作家模特儿
  • 简介:当小女孩艾丽丝翻到安徒生的《小美人鱼》最后一页,看到小美人鱼化为海上泡沫消失在清晨阳光中时,她扔下了书,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绕着屋外一圈又一圈暴走,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改写结局——让王子和美人鱼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人鱼再也不会回到半人半鱼的状态。”当时她就知道自己将来一定会写作,

  • 标签: 日常生活 诺贝尔文学奖 女作家 加拿大 小说 理想
  • 简介:明清两代有不少女性走出家庭,展现自身,冲击传统性别伦理体系。但更多的女性在维护传统,陈尔士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位。她亲自课子读书并著《授经偶笔》阐发经旨;她编纂女训诸作,作《述训》《述略》自觉传承闺阁仪范:她是贤德之妻,家书二十八封委婉尽情;她还工吟咏、富才华,懂医药、知书画,是一位内心丰富、品行高洁的女史。虽然处处可见她维护传统的努力,却也不可避免受时代影响。

  • 标签: 陈尔士 课子 闺阁垂范 家书